中国海关

改革开放40年:广西外贸风生水起扬帆远航

经过40年的不断探索和推进,广西对外贸易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取得显著成绩,成为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领先省份。

 / 谢娱  周磊

砥砺奋进40

1978&—1991年:起步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适销对路的出口商品生产,兴办三资企业,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984年,广西北海被列为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为广西提供了更广阔的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机遇,当年外贸进出口值激增1.5倍。1990年,自治区政府进一步完善承包责任制、下放进出口经营权,广西外贸站上了10亿美元的台阶。

1980&—1991年,广西对外贸易规模从600.2万美元快速上升至10.7亿美元,年均增速为60.3%

1992&—2001年:曲折前行阶段

1992年广西发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意见》,为外贸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1992&—1994年,广西外贸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1995年,广西外贸达到30.9亿美元,为这一阶段的最高点。受国家出口退税率调整、外贸企业资金短缺、银行贷款利率上升等因素影响,1999年广西外贸总值跌至17.5亿美元。2000年,国务院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广西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当年外贸总值重返20亿美元台阶。

2002&—2012年:跨越提速阶段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分步降低了进口关税,有力促进了市场经济改革进程,带动了广西对外贸易发展。2002年,我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扩大了广西与东盟合作的影响力。紧抓与东盟合作的战略机遇期,广西外贸2002&—2008年开启了连续720%以上增速的高速发展期,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跨上了1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的台阶。

2002&—2012年,广西外贸由24.3亿美元,增长到294.7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8.3%

2013&—2017年:量质并举阶段

2013年以来,广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优化升级经济结构。2015年,党中央明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新使命,广西改革开放迈入新格局。由于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广西传统优势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形成挤压,2016年广西外贸出口下降17.8%2017年,借助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北部湾城市群的机遇,在外部需求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条件下,广西外贸扭转了2016年较为低迷的局势,呈现快速的增长。

2013&—2017年,广西外贸由328.4亿美元,增长到572.1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4.9%

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

边境贸易和一般贸易主力支撑

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外贸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占比最高超过80%,其他贸易方式发展起步较晚。随着对外合作交流的深入推进,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调整,一般贸易在广西外贸中的比重逐渐缩小,2017年占比为36.8%

1991年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后,广西边境贸易快速发展。2014&—2016年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边民互市贸易的兴边、富民、睦邻作用日益明显,2016年和2017年均保持约100亿美元的规模。2017年,边境贸易(含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占比38.1%,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方式,进出口值在全国居首。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西加工贸易由进料加工贸易起步并迅速发展。2014年广西全面启动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取得显著成绩,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由2013年的51.2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18.8亿美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建成了北海出口加工区、钦州保税港区、南宁综合保税区、凭祥综合保税区以及多个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体系逐步完善,2017年广西保税物流进出口23.1亿美元。

进出口市场立足东盟致力多元

广西与东盟国家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巨大。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受益于此,广西与东盟贸易从2000年的4.4亿美元,占比21.8%,增长到2017年的280.8亿美元,占比49.1%,贸易规模扩大了62.8倍,年均增速达27.6%

广西在稳定我国香港地区、日本、欧盟和美国等传统进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贸易伙伴由1985年的90个拓展到2017年的217个,遍及全球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广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了密切的贸易联系,2017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进出口311.4亿美元,占广西外贸总值的54.4%

民营企业渐挑外贸大梁

外贸体制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外贸进出口主体多元化,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崛起,并逐步超越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国有企业进出口值在广西外贸总值的占比由1993年的68.6%萎缩至2017年的16.1%

2004年我国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民营企业开始成为推动对外贸易迅速扩大的重要力量,2005年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外贸进出口主力军,占34.8%2009年占比进一步上升至56.2%的历史高位。2017年,广西民营企业进出口244.5亿美元,占42.7%

广西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逐年发展壮大,已成为广西经济发展和外贸进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广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1.4亿美元,占24.7%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对外贸易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土特产、矿产品以及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广西外贸出口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广西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加大压缩、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2017年,广西出口初级产品占11.7%、工业制成品占88.3%,与1985年初级产品占50.8%、工业制成品占49.2%的结构有了明显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广西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推动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新的外贸发展优势正在显现。2000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一直位居广西出口商品首位。2017年,广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9.1%37.7%,均高于同期广西外贸出口整体增速。

原材料进口依存度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能力不足,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进口用以提升研发、制造、加工能力的机械设备和产品,这一时期广西进口以机电产品为主,1985年机电产品进口占当年广西进口总值6成。随着国内产业基础的逐渐夯实,原先需要进口的机械设备被国内产品取代,2017年广西机电产品进口比重已降低到17.6%

与此同时,广西以重大项目为龙头,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支撑,大力发展粮油加工、石化及金属冶炼等重点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旺盛,对资源、能源产品进口的依赖进一步增强。2017年,广西进口初级产品146.3亿美元,较1985年增长826.9倍。

双核驱动引领开放发展新局面

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对外贸易高度集中于港澳以及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梧州市因其地理位置优势,以珠江内河航运为纽带,在广西外贸发展中一度占据重要地位。随着1984年北海市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1992年南宁市获批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广西对外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1992年国务院将凭祥、东兴列为边境开放城市,为广西沿边地区的开放发展奠定了基础。崇左市自2003年建市以来,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外贸迅速发展,2009&—2017年的年度进出口值连续稳居广西各市第一。

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立;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国务院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正式迈入双核时代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进出口498亿美元,增长20.7%,占同期广西外贸总值的85.9%;西江经济带7市进出口362亿美元,增长22%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广西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结构明显优化,展现出旺盛的活力与蓬勃的生机。

栏目编辑李灵   ling_12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