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E钢材出口:优化

2018年中国钢材出口10强    单位:亿元

企业出口值居出口200强位次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51.0 64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114.5 88

本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114.1 89

江苏沙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08.8 9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01.2 108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59.4 187

鞍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58.7 189

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56.4 199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9.0 &—

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有限公司48.2 &—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率先进行了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从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发展方式的“切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捷报频传。2018年,我国钢铁行业提前完成了5年化解过剩产能1亿~1.5亿吨的上限目标;主营业务收入7.65万亿元,增长13.8%;实现利润4704亿元,增长39.3%;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8%,上升2.2个百分点。出口增长方式优化亦为全行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添砖加瓦。2018年,我国钢材出口量为6922.5万吨,减少8.1%,但出口值并未随出口规模同步萎缩,在出口平均价格上涨17.1%的有力推动下,我国钢材出口值增长7.7%,逼近4000亿元大关,达到3984.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质取胜、以价取胜的增长新格局。

我国钢材出口值前10强企业榜单的入围门槛由2017年的47.3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48.2亿元,入围2018年我国出口200强总榜单的钢材出口企业也由2017年的6家增加至8家。其中,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口值增长12.8%,达到151亿元,成为首个钢材年出口值超过150亿元的“巨星”,连续2年问鼎钢材出口10强榜冠军宝座,在2018年出口企业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也由2017年的第71位挺进至第64位。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集结号”下,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靠低端低价“跑量”的模式已然过时,主要钢铁生产和出口企业不再追求出口规模的扩张,而是把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制胜法宝”,从而实现“货真价实”的量价齐升。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优化升级产品结构,凭借汽车钢板等领域的竞争优势,2018年出口钢材197.8万吨,增加8.2%,出口值为101.2亿元,增长20.1%,在钢材出口企业10强榜单上居第5位,在我国外贸出口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由2017年的第120位上升至第108位。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聚焦转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精品钢材,在钢材出口量增加8.6%的同时,出口均价上涨15.5%,合力推动出口值增长25.4%,达到59.4亿元,在钢材出口企业10强榜单上的位次由上年的第10位挺进至第6位,时隔1年再次入围我国外贸出口企业200强总榜单,居第187位。五矿营口中板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内高端宽厚板材和线材的重要生产企业,连续多年实现中厚板出口总量全国第一,2018年在钢材出口量减少15.2%情况下,出口均价上涨20.1%,出口值不降反而增长1.9%,在钢材出口企业10强榜单上居第8位,并以第199位的成绩晋级我国外贸出口企业200强总榜单。

除了出口产品结构,我国钢材出口的优化还体现在国际产能布局上。近年来,海外贸易壁垒层出不穷,令我国钢材出口空间不断被挤压。例如,在美国对进口钢铝产品征收关税后,韩国原本出口美国的部分钢材转为在其国内销售,抵减了韩国对我国出口钢材的需求。2018年,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本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江苏沙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鞍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等钢材出口10强企业对韩国的钢材出口值分别下降7.1%、26.1%、38%、56%,分别拖累其钢材出口总值下降1.2、8.5、12.3、10.6个百分点,其在我国外贸出口企业200强总榜单上的位次也分别由2017年第81位、第75位、第73位、第170位下滑至2018年的第88位、第89位、第97位、第189位。为积极应对贸易摩擦风险,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纷纷通过海外投资、股权并购等方式,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优化产能布局,提升了行业抗风险能力。以钢铁产业大省河北为例,钢企“走出去”已初具规模,初显成效。目前,在境外已累计建成(并购)钢铁项目8个,产能635万吨,并提出到2020年年末,河北省钢铁企业在境外产能力争达到1200万吨的国际产能合作目标。

“优化”永远在路上。2018年,我国钢材出口行业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较2017年提高0.4,达到66.8,表明行业出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可喜苗头,但集中度仍然差强人意,2018年,我国钢材出口值前10强企业合计出口钢材861.2万吨,仅占同期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21.6%。钢材出口情况是国内生产情况的冰山一角,国务院《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前10家产能集中度为60%~70%,其中包括3~4家8000万吨级钢铁集团,6~8家4000万吨级区域型钢铁集团”,现实情况尚有差距。

201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如今,钢材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已经今非昔比,但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仍然是心头之痛。对于我国钢企而言,打造出口的护身盔甲,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和经营策略,持续加快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