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企业怎样“稳外贸”,汉口北的一个样本

文 / 本刊记者    李灵        通讯员    北君

近日,位于武汉的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向外公布29条外贸支持政策,以支持该企业上级集团所辖范围内的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外贸产业发展。该政策不仅内容全面,政策到位,支持力度高,而且是由一家民营企业推出,引起业界良好反响。这表明,发展外贸,除了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稳外贸”,企业同样可以有所作为。汉口北就是这样一个全新的样本。

两年间,市场出口额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坐落在武汉市黄陂区南部的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汉口北市场”),两年前还是一个纯内贸的批发市场,是武汉市知名市场汉正街的承接搬迁之地。尽管汉口北市场拥有逾6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庞大体量,3.2万家商户在此经营,年交易额超过700亿元。但在外贸领域,却是几乎没有“开张”过,鲜有外商到这里采购。2016年起,汉口北市场的建设者、当地知名的民营企业卓尔智联集团,果断启动市场的外贸转型之路,积极培育市场外贸基因,并于当年9月获商务部、海关总署、外汇管理局等国家八部委批准,成为第三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政策东风之下,卓尔智联集团成立汉口北进出口服务有限公司,全力以赴发展外贸产业。2017年市场出口额达到7.78亿美元,2018年达到13亿美元。两年间,市场出口额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为武汉市外贸新的增长点,成绩引人瞩目。

卓尔智联集团旗下的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通过大胆创新,努力实践,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成为在全国“稳外贸”背景下,一个企业园区自力更生推动外贸发展的新样本。

投入7000多万元建设外贸基础设施

在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之前,汉口北没有任何外贸基础设施。获批之后,在当地政府和武汉海关等监管部门支持和指导下,短短3个月时间,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借助集团资源,投入7000多万元自有资金,在市场内快速建起海关监管场所、外贸服务中心、外商服务中心和市场采购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并配套建成涉外酒店。2016年12月28日,汉口北市场采购贸易顺利实现首单通关。

招商引贸与市场孵化相结合

为了推动市场商品出口,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全年不遗余力地面向商户开展50场不同形式的外贸技术培训,帮助有潜力的商户做出口。还不断到沿海地区开展招商引贸,快速壮大市场出口主体。仅2017年一年,市场新引进的出口企业就达78家,新增外贸备贸商户1000多家,引进各类第三方外贸服务机构11家。

积极开展“走出去”和“引进来”

两年来,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先后带领200多家重点商户,面向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市场拓展。一路走一路谈,先后带回5亿多美元的意向采购合同,市场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也结交了一批批的外商朋友。

与此同时,该公司又不间断地邀请外商到汉口北参观考察并举办“一带一路”外贸发展论坛等活动。据统计,两年间到汉口北市场考察的外商超过700人次,累计签约采购额超过8亿美元。众多国家的驻华大使、参赞等使节也都先后慕名来到汉口北市场考察,无形中帮助市场做了很好的国际品牌传播。

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

如今在汉口北市场,商户不出市场,就能解决所有通关、物流、收结汇、退税、贸易融资问题。这要归功于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专门建设的一站式平台——汉口北外贸服务中心。2019年年初,汉口北外贸服务中心升格为汉口北国际贸易港,新建成的国际贸易港,实际是一座集纳了各类外贸服务业务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服务大楼,融合海关申报大厅、汉口北政务服务中心和外贸(企业商务)服务中心、外商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各类办事窗口一应俱全。

为了帮助企业打通出海口,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联合泛亚班拿等全球TOP10中的七大知名国际物流集团,开通自汉口北市场始发的11条水运、铁路国际物流专线,可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60多家空运物流公司开通面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运线路。不仅满足了市场商户出口的需求,还为周边地区出口企业解决了物流难题。当了解到很多企业都有海外仓需求后,该公司派出专业队伍赴海外逐一勘察选址,两年间建立起97个海外合作仓,覆盖23个主要出口目的国。

线下服务尽管完善,但为了满足企业的远程办事需求,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又自主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建立了“卓贸通”国际贸易线上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出口企业真正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实现报关、订舱、租仓、退税、信保甚至融资需求。通常在税务部门需要至少10个工作日完成出口退税办理的,通过“卓贸通”平台,最快3天就能退税到账,被商户形象地称为“极速退税”。在“卓贸通”平台购买海外征信调查、出口信用保险等服务,费用比市场上至少下浮20%。通过这一平台,不仅贸易便利化,更是成本便宜化。

融合发展多种外贸新业态

自2016年9月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以来,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带领汉口北市场商户不断向更多外贸新业态领域探索,摸索出了“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相结合的通关模式”“市场采购贸易与一般贸易相转换的发展理念”,并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外综服业务的发展,又大力助推了其他新业态的快速壮大。2018年,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通过外综服业务,带动了汉口北市场一般贸易出口3亿多美元,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带动跨境电商出口达近9000万美元,以服务贸易带动跨境电商出口达3000万美元。当地政府部门也非常看好汉口北市场的外贸发展模式,并予以政策支持,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之后,汉口北市场相继被列为湖北省外综服试点平台、中国(武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重点园区、湖北省外贸新业态综合试验区,成为国内少有的“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外综服”四种新业态融合发展区域。

出台新政,激发出口新动能

2019年3月25日实施的“汉口北外贸29条”,被誉为汉口北外贸2019年新政。在新政中,有不少政策专门针对外贸个体工商户和从事外贸SOHO的个人,还有多条政策面向境外采购,对在汉口北市场采购的外商给予重奖。这些内容与各地政策相比,显得别出心裁。

据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总经理、卓贸通CEO徐建峰介绍,新政出台,是为了发挥民营经济活力,更好地优化汉口北外贸营商环境,调动更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个人的外贸积极性,推动更多外贸主体集聚汉口北;激发更多境外采购商到汉口北市场采购的动力,打造内陆型外商采购中心。同时,新政支持范围覆盖了市场采购贸易、一般贸易、跨境电商等多种贸易方式,体现了汉口北市场全面推进外贸新业态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湖北省外贸新业态综合试验区的决心。

新政出台后,立即引起了众多企业和商户的强烈反响。近段时间,闻风而动前去现场咨询入驻者络绎不绝。据该公司客服人员介绍,几乎每天都要接待三四十拨客人,电话咨询的更是有200多个,来访来电的客人几乎都是想了解如何可以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的。目前已经有23家区域外的出口企业提交了入驻申请。

对于由企业自行出台的汉口北市场外贸支持政策,湖北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不仅乐见其成,更是添砖加瓦积极赋能。人行武汉分行、外汇管理局湖北分局的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第一时间向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了解情况,并表示将积极支持汉口北市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推行“取消个人结售汇年度额度限制”。武汉市税务局进出口退税管理处隔日即发布五条支持汉口北外贸新业态综合发展的具体措施,从“在汉口北建立出口退税绿色办税通道”“协助汉口北防范涉税风险”“大力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业务发展”“大力支持汉口北跨境电商出口”“积极参与开展外贸新业态研究”五个方面予以全面公开支持。武汉海关明确表示支持汉口北全面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支持汉口北建设保税仓。湖北省商务厅、武汉市商务局及当地的黄陂商务局对汉口北推动各种外贸新业态融合发展,并大力建设北欧商品展示中心推动与北欧经贸合作表示全力支持,并正在积极帮助汉口北市场向外宣传相关政策,推动企业招商引贸。

据汉口北进出口服务公司总经理徐建峰估算,今年在新政刺激下,汉口北外贸出口总额有望较去年增长30%以上,预计支出的奖励资金将超过1亿元人民币。汉口北外贸新业态将进一步得到融合发展,为汉口北市场在2022年实现“年出口额20亿美元,打造3~5个优势出口产业”的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