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5G还很远
文 /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邢海洋
在韩国,最早尝鲜的5G用户颇为失望,花着5G的套餐费,却经常掉线,甚至连切换到4G都很费劲。运营商给出的解释是,5G是高频信号,信号衰减快,几百米就需要一个基站,且不能绕开障碍物,只能直线传输,这样一来,在5G基站还没有完全铺开的情况下用户的体验就好不到哪里去。要等到5G网络完善起来,还得2年。
5G在城市里500米一个基站,而4G的传输半径是2.5公里。仅建设基站的繁难与费用恐怕就会使5G铺展起来比4G要费时费力得多。提起了5G,证券市场就像打了鸡血,一直为5G欢呼。可对于用户,当他们可以流畅地视频电话,了无挂碍地看电影打游戏的时候,对更快的5G并不迫切,毕竟4G的带宽已经超过了一半家庭的有线宽带。
5G要有足够的带宽,就必须依靠高频率的无线电波,也就是波长很短的无线电波。2G/3G/4G使用的无线电波是分米波或厘米波,5G则分两个频段,低频段与4G的频段相仿,只高出了一倍的样子。高频段则是带宽更广的毫米波。之所以有两个频段,就是因为毫米波有着天然的高传输速度和带宽,也同样有着不可克服的缺陷。因为波长短,毫米波在大气传播中受到氧气、水蒸气和水滴的影响,其在空气中的信号衰减是非常严重的。下雨天我们手机定位可能遇到困难,俗称“雨消现象”,就是因为GPS卫星发出的信号被雨水“截留”了。
最令用户难以接受的则是,毫米波是不能穿越障碍物的,水泥墙、家具甚至拿手机的手掌,那些由水分子和有机大分子组成的手掌,都会对信号传输造成障碍。故而,用户如果是在家里想享受到极速的下载,他可能得靠近面对基站的窗户,而在居室内部用到更多的是5G里的低频段传输信号,这一部分的带宽并不比4G宽多少。
5G真正展示出它的魅力的,是万人空巷、千万人聚集在一起之时。在体育比赛赛场、购物中心或音乐会现场,当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使用数据流量,毫米波的巨大的带宽为大流量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能。对普通消费者,5G带来的便利正在这个时候发挥,否则,我们可能不得不重新回到简单通话时代。
这边5G紧锣密鼓,那边卫星WiFi也频频放风。近日亚马逊抛出了一项卫星互联网服务,计划将3236颗网络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在全球提供互联网服务。亚马逊的计划招致了马斯克的嘲笑,在推特里他称贝索斯的这一举动是Copycat,马斯克的Space X早在2016年就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交文件,申请运营一个大型卫星网络,在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这一卫星网络将包含4425颗卫星。不过,马斯克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两年中他没发射几颗卫星,太空中还丢失了一部分。在两家公司的太空争夺中,无疑亚马逊有更多的资金支持。
3年前的愚人节,网络上曾盛传腾讯将推出卫星WiFi服务,消息一出来,一众技术达人就对技术障碍进行了探讨,实际上,以现有的科技水平,选用特定的信号传输波段,可以极大降低信号在大气层的衰减,只要功率足够大,距离并不是问题。
5G来了,用不了多久卫星WiFi也可能落地,新技术向我们打开了无数的可能性。不过它的真正闪光之处,是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自动驾驶和火箭技术绑定在一起的。作为消费者,不妨等上一等。
栏目编辑:鲁翔宇 Luxiangyu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