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一袋废弃物牵出的“枪毒合流”走私大案

文 / 钟华   周磊 

经过在黑暗中仔细的搜查,缉私警察在茂密的灌木丛中找到了一袋散发着奇怪味道的可疑包裹……

2017年11月30日晚21时许,南宁海关隶属东兴海关缉私分局在广西东兴中越边境一线巡逻值守过程中,通过哨塔视频监控和人力巡查联动配合的方式破获一起重大“枪毒合流”走私案件,现场查获制式手枪2支,手枪子弹40发,枪管消音器2根,毒品氯胺酮1198.4克。这是南宁海关首次查获“枪毒合流”走私案件。

可疑男子深夜“造访”,执勤警察察觉猫腻

“当天是我在三号哨塔值班。大概晚上8点多,我在查看辖区视频监控的过程中,注意到在管段独墩岛一带北仑河岸上有可疑人员及船只活动迹象。为了防范走私风险,我就通知在附近值守的同事前去查看一下。”缉私警察赵磊回忆起案发当晚的情景。

附近的执勤人员接到赵磊发出的指令赶到现场后,发现有两个可疑人员,但询问盘查时两人自称是周边村庄的渔民,刚刚打鱼归来。因现场未发现涉嫌走私的货物和其他可疑迹象,于是该两人便迅速离开了现场。

难道就是打鱼那么简单吗?执勤人员根据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出的“人、货、船”三者间的关联经验,还是觉得有些可疑。为了彻底消除走私隐患,当班的赵磊遂对视频监控画面进行反复回放。果然不出所料,监控画面显示在执勤人员前往现场盘查的时间差中,可疑人员似乎随手将手里的一个袋子丢进了灌木丛里。这一不合常理的举动,使缉私警察觉得其中必然存在猫腻。   

废弃物中惊现“枪毒”,走私大案浮出水面

经过在黑暗中仔细的搜查,最终缉私警察在茂密的灌木丛中找到了一袋可疑包裹。破旧的塑料袋被层层包裹,散发着奇怪的味道,一眼看过去与日常丢弃的生活垃圾无异。但是当现场搜寻的缉私警察用手去轻触包裹时,才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后经现场开袋检查和取证,该袋废弃物中共有手枪2支,手枪子弹40发,枪管消音器2根,疑似毒品一大包。

案发后犯罪嫌疑人均已逃离现场,身份无法确定。鉴于案情重大,经请示上级同意后,东兴海关缉私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并连夜组织警力对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进行追踪和摸排定位,锁定嫌疑人丢弃包裹的过程,并根据现场盘查时获得的“居住在附近”“涉案人员为父子”的信息进行排查走访,将目标人员从60余人逐步缩小到20人,并最终成功确定了案发现场自称是周边村庄渔民的犯罪嫌疑人身份。

犯罪嫌疑人身份确定后,专案组立即派出警察对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地点摸排蹲点,考虑涉案人员可能持有枪支,经过周密部署并联合防城港市公安局开展抓捕行动,于次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项某强,并在其藏身处搜查出毒品、制毒工具和枪支瞄准器等物品。此时距案发时间不到24小时。

专案组对查获的子弹进行取证固定。  图/王淑艳

办案警察层层剥茧,跨境协作缉拿案犯

据犯罪嫌疑人项某强交代,案发当天他接到儿子项某华的电话,要其雇请竹排到北仑河越南一侧的码头上接他回中国,项某华上岸后将随身携带过来的红色塑料袋包装的包裹丢弃到独墩岛灯柱下,随后父子2人乘坐电动摩托车离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使得案情在不到24小时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事情却远没有结束。

专案组发现项某华在乘坐摩托车离开案发地后并未回家,而在中途下了车,自此失去踪迹。他去了哪里?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专案组发现项某华有亲属在越南广宁省经商,而且案发前其在越南广宁省活动频繁,在越南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本次作案没得手的情况下,为了回笼资金,其潜逃越南并实施新的犯罪活动可能性较大,随后立即通过东兴市公安局启动跨境警务合作机制,向越南公安机关通报该犯。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018年年初,项某华因涉嫌非法储藏毒品罪被越南警方抓获,抓获后项某华拒不承认其真实身份,宣称自己叫“李华”,亦不承认其境内走私枪支、毒品的情况。实际上项某华这种谎报自己身份,逃避侦查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一次通过越南警方协助采集其本人DNA信息,入库进行比对,最终确认越南公安机关抓获的嫌疑人“李华”就是“枪毒”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项某华,同年5月1日越南广宁省边防部门通过东兴口岸将项某华移交东兴海关缉私局。

据犯罪嫌疑人项某华到案后供述,案发当天他在北仑河独墩岛附近越南一侧水闸旁的树丛里从一个叫“阿乐”的越南人手中接到红色塑料袋包装的包裹,并和“阿乐”约定由其将包裹通过中越界河北仑河带回中国一侧,然后“阿乐”从东兴口岸入境后再电话通知他将包裹送到指定地点。约定达成后他通过父亲已雇请好的船排回到中国,在上岸后将随身携带过来的包裹丢弃到独墩岛的一个灯柱下。

案件侦办困难重重,侦查人员力排疑难

据专案组警察陆宇介绍,犯罪嫌疑人项某华到案后只交代其携带包裹进境,并将随身携带包裹丢弃,至于包裹中装的是什么东西,其拒不交代,如何证明项某华走私枪支毒品的犯罪事实和主观故意是摆在专案组面前的难题。

经查,犯罪嫌疑人项某华2010年因盗窃财物被公安机关处理后,再未使用真实身份在社会上活动,对外活动自称“公仔”,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该案中犯罪手法隐蔽化特征非常明显,犯罪嫌疑人项某华携带枪支、毒品进境选择偷渡地点为中越界河北仑河独墩岛下游方向,该地人烟稀少,河窄水浅,缺乏天然屏障,案件查发难度大;另外其携带的包裹为红色不透明塑料袋包装,袋子内部亦有衣服、袜子等物品伪装,其在携带过程中直接蹲坐在袋子上,来逃避海关视频监控的巡查。所以警察在先期的视频巡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其携带有可疑物品,错过了“人赃并获”的最佳时机。

面对重重疑难,专案组“不抛弃、不放弃”,细致耐心地收集证据,逐步还原了自案发当日下午5点许犯罪嫌疑人项某华给其父项某强打电话雇请木排、从越南人“阿乐”手上接过包裹并偷运进境、遇到海关值勤人员检查后将包裹丢弃、骑车逃离现场、为逃避公安机关侦查偷渡出境的整个犯罪过程。而后从项某华有过吸毒史,且曾因非法携带毒品犯罪被越南公安机关处理的情况入手,推断其具有走私毒品的故意。在证据面前,项某华终于交代了其帮助越南人“阿乐”携带毒品及枪支、弹药走私入境的犯罪事实。

经过6个月的侦办,目前这起案件已进入起诉判决阶段,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