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最深的夜,最亮的灯

文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  王姝婷    上海海关卫生处  王玉珏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

——《血疫》这部科学经典作品,描述了埃博拉病毒的缘起。为了把埃博拉病毒抵御在国门之外,国际机场海关关员战斗在卫生检疫的第一线。

15000公里和15小时

傍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关员小杨从负一层的机场食堂里走出来,拿着打包好的晚饭,匆匆穿过停车场,她要回去和同事们一起准备应对来自非洲的埃博拉出血热重点航班ET684。

埃博拉病毒,这个从丛林里走出的病魔,在非洲大陆上收割了无数的生命。提到埃博拉,便不得不提到非洲第二大国家——刚果金。从2018年8月1日到2019年3月5日,刚果金已经报告了907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其中569例死亡。曾经有人说,西非有多远,这个病毒就离我们有多远。虽然相隔了15000公里,但非洲直航航班的开通带来了便捷的交通,众多中国企业、数万中国公民也已经在刚果金工作生活,参与当地建设。这一切,让恐怖的埃博拉离我们近了起来。

为了应对埃博拉疫情,海关总署及时发布了公告,防止埃博拉出血热传入我国。浦东国际机场目前有一班非洲直航航班ET684,这架飞机能承载将近500人,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出发,历时15个小时,飞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部分从刚果金来中国的旅客,都会选择这个航班。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是上海关区直面埃博拉的第一道关,小杨是旅检处的一员,为了把埃博拉病毒抵御在国门之外,为了守护每一位归家的旅客的健康,他们一直准备着。

航班会迟到,但不会失约

浦东国际机场,距离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是华东区最大的航空枢纽。也许是为了避免光害,机场附近并没有什么繁华区域。已经晚上22:00了,机场周围一片黑暗,只有塔台的信号灯在闪烁。而航站楼和机坪,却还是永远的灯火通明。

今晚,对于小杨来说,只是无数不眠之夜的普通一个,她和旅检处的同事们已经做好了防护,随时准备迎接埃博拉疫区航班ET684。只是今天这个航班晚点了,预计下午17:00就能到达的航班,现在还在高空飞着。

“这个病要紧吗?”隔壁边防检查站的兄弟们派了个代表过来咨询了。警察小哥很帅,但笑容里有一丝紧张。“可严重了呢,病死率达到了62%!”小杨认真地回答他。看到小哥更紧张了,小杨忍不住笑了,告诉他:“放心吧,我们先查完,保证他们一定是平安到达你这儿。”

时间推进到北京时间23:30,航显屏幕上ET684终于翻绿,晚点7个小时后,刚果金的旅客终于要到达了。

疫情战斗,一个都不能漏

ET684落地,应对埃博拉的卫生检疫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从刚果金回来的旅客,要经历严格的卫生检疫,确保安全后才能入境。这么做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内的安全,更是为了保证刚果金旅客一旦有不适,可以马上得到救治。我们的目标是,回家一个都不能少,疫情丝毫都不能漏。”防护服面罩后的小杨,视线牢牢锁定专用通道的红外测温仪,观察着通过的每一位旅客。小杨已经做好了全部防护,她负责今晚埃博拉防控的现场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有症状的旅客,她会第一时间进行排查。

晚点的ET684航班上,大约有400名旅客,其中疫区旅客50人左右。为了保证安全,普通旅客和疫区旅客必须分开、普通航班和疫区航班也必须分开。浦东机场的凌晨零点左右,正是红眼航班到达的高峰,从泰国、柬埔寨、日本等地来华的旅客陆续进港。不打无准备之战,为了分开旅客,海关当班科早就按照机位设置好专用通道,也第一时间和航空公司核对了旅客名单,虽然航班比预计晚了7个小时之久,现场的准备丝毫不乱。

“刚果金旅客到达,正准备上电梯,第一位旅客是刚果人,男,背花书包,带着红色帽子。”对讲机里传来科长的声音,“日本航班上客结束,最后一位老爷爷戴渔夫帽,注意分流。”跨越零点,刚果金旅客终于到了。

旅检关员小陈站在专用通道前引导旅客分流。戴帽子的日本老爷爷缓缓走过之后,小陈马上将疫区航班专用通道拉好,直至疫区航班结束,这里将不会再有其他航班旅客经过。

拿着《入境旅客信息表》的红帽子花书包小哥出现了,紧随其后的是50名同样来自刚果金的疫区旅客,小陈数着人数,引导他们全部走进专门隔离出来的查验区,他们会逐一接受医学排查。“正好50,一位都没有少。”封闭查验区的小陈默默地舒了一口气。在这50名旅客之后,同航班的其他300多名旅客也会陆续到达,顺着海关卫生检疫查验的指引,安全回家。

机场口岸卫生检疫人员对来自埃博拉疫区重点航班进行登机检疫。图/周峻岭

现场进行疟疾快筛。图 / 汪若婕

浦东机场海关对埃博拉疫区入境航空器实施“精准检疫”。图/周峻岭

查验现场响起警报

隔离查验区内,做好了防护的关员们开始工作了。小陈负责核对护照,指导旅客填写信息表。小汪和小唐互相配合,为信息完整的旅客进行体温测量。“滴”一声提示,测温仪上出现了38.9℃的字样,体温超标了!这是一位来自刚果金的中年男子,中国人,一脸疲惫的样子,不知是不是因为熬夜,眼睛有点发红,看到小唐测温仪上的数字,他忍不住地咳嗽了几声。小唐马上将他带至一旁,为他再测量了一遍体温,还是38.9℃,这确实是一位来自疫区的有症状旅客。

过高的体温,刺激了现场关员的心脏。虽然内心期盼疫区旅客能全部健康,但真出现问题,关员们也早有预案。“这位先生,请跟我来。”在现场实时监控的小杨,快速将这位高热旅客带至流行病学调查室。小杨询问后知道,这位旅客姓唐,45岁,在刚果金当地一个林场工作。唐先生工作的场地在野外,虽然有防护,但野生动物还是时常跑进厂区,他也经常会被蚊虫叮咬。“不能排除埃博拉的可能啊,我得马上汇报”,小杨拿起对讲机,“报告科长,疫区旅客中有一位有高热症状,目前不能排除埃博拉可能性。”汇报完毕,小杨发现,高热的唐先生状态更加差了,他告诉小杨,自己出现了头晕、头痛的症状,十分难受……

平日里演练上的文字,此刻却真正成了现实。现场会诊、上报情况、办转诊手续、全程陪同接送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每分每秒,都关系到旅客的生命安全。小杨和同事们忘记了眼前可能面临的巨大风险,忘记了身上重达数公斤的防控设备,忘记了办公室里还没拆封就已经凉透了的晚饭,专心处理疑似病例,按照预设流程完成疫区查验。

夜色到了最深的时候,疫区旅客已经全部检查完毕离开了机场,排在第一个的红帽子小哥,此刻应该已经坐上了转往义乌的大巴车开始补觉。旅检现场消毒液喷洒的轰轰声停了,片刻的宁静中,灯火通明的入境大厅,依旧是整个机场最明亮的地方。陪同唐先生去公共卫生中心的小杨,此刻还没有回来,但她刚刚打来电话,公卫中心检测的结果是,旅客为疟疾阳性,目前准备开始抗疟治疗,现场关员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