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哪些要素构成了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缺失是造成经济犯罪的一个最直接的根源。企业失信行为的蔓延,更可能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严谨的信用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 / 邢康男

当前企业信用发展现状

在任何时候任何市场环境下,企业信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良好信用的企业,才会有长远的发展。然而我国目前脆弱的信用制度基础仍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较低的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对信用的需求越来越注重。2014年,中国政府正式出台全国性的顶层设计文件,将其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近4年来,在很多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进展。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

一是信用的制度缺失。这一方面表现为刚性管理制度缺失,一方面则表现为必要的信息采集制度的缺失。刚性管理制度缺失削弱了诚信的制约机制。人性的弱点是天然存在的,商业领域仅仅靠道德良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刚性的信用管理机制,管理者就不得不为人的素质和品质伤脑筋。我国经济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财产关系还未完全理顺,财产规则还未完全简历起来,因而企业自身的财产意识和履约意识也没有随着市场的发育和市场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相反,在经济生活中无信用规则约束、失信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惩治、信用链条不能连接到整个经济裕兴,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失信成为了失信者的通行证,守信成为了守信者的墓志铭,就不可避免地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产生比较严重的负而影响。  

二是信用市场的缺失。信用市场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无论是交易行为还是融资行为,失信的“陷阱”随时都可能存在,并且时时都在对市场规则发出挑战。其次,市场的信用约束呈现出软化的特点,由于失信得不到严惩,守信得不到有力的褒扬,再加上社会的失信成本过低,因而不能对失信者起到有力的和有效的震慑作用。还有,企业、市场和社会的信用关系不健全。失信现象的断链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再次,信用的道德缺失。信用的制度缺失与市场缺失的直接后果是信用的道德缺失,而信用的道德缺失又反过来放大信用的制度缺失与市场缺失。经济学意义上的道德有一个基本要求,即从事商业活动要诚实和守信。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违约和欺骗将会增大交易成本,对双方和整个社会造成损失。

供应链服务企业信用体系构建的原因

当前的企业信用缺失增加了交易成本。市场经济靠信用来维持,如果社会缺乏信用,意味着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契约失衡,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并共享收益的制度安排遭到破坏,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一旦信用缺失,交易过程中的运作就变得十分困难,造成企业运行成本的上升,从而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信用缺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信用的好坏对企业的经济以及声誉的影响力都是以指数型的规模来评价的。然而目前,中国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由于信用缺失而引起的诸如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避银行债务、偷税漏税等恶劣问题,不但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更成为困扰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尤其是为全产业链条提供整合服务的供应链服务行业,其信用的好坏甚至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信用缺失无法为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18年了,WTO的核心的价值是其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机制和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中国市场经济中由于信用缺失,导致中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困难,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及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信用缺失直接导致了商业犯罪的盛行,也是造成经济犯罪的一个最直接的根源。企业失信行为的蔓延,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影响,更多的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加剧社会财产的分配不公。

企业信用管理从高到低划分为3个等级(表1)

信用评价等级主要评分内容(表2)

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依托大数据,以信用识别为基础,通过对供应链中各企业信息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可以推动各行业经济发展,完善国内供应链信用体系建设。

目前,业内针对供应链服务企业制定的信用评价体系及等级评分,主要是从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治理的规范性、抗风险能力、主要客户资信状况、主导服务的盈利模式、成本变动趋势等进行评价,包括对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供应链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营销管理、品牌推广、信用管理、合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供应链管理、财务风险控制与操作、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企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计分方法实行千分制,企业信用总得分。项目权重项目总得分如表2。并根据企业信用总得分,将企业信用管理从高到低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AAA、AA、A,对应关系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