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金丝雀”预言贸易减速

文 /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邢海洋

今年的全球经济,几家欢乐几家愁。越南对美出口“井喷”,2019年一季度对美国出口增速高达40.2%。而素有全球贸易“金丝雀”之称的韩国,却在这当口上跌入了谷底。

在最新一轮摩擦升级之前,全球贸易就已经逼近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曾警示,从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的全球贸易量环比下降1.9%,这是自2009年5月以来最大跌幅。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统计数据显示, OECD国家一季度进口额按季节调整后减少了1.2%,出口额小幅增加了0.4%。与2018年第三季度第一轮影响中美贸易的新加增关税措施生效时相比,G20国家进口额按美元计算下降了2.7%,出口额下降了0.8%。贸易摩擦尤其阻滞了中美间的货物流动,美国一季度进口额下降了1.9%,其从中国进口额降幅更是创历史极值,大幅下降了12%。 

在全球货物和服务产业链中,中国反而颇为稳健。2019年,中国一季度出口增长3.9%,相形之下美国出口增长0.7%,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韩国的出口一季度出口额分别下降4.3%、2.3%和7.1%。这还只是第一季度的数据,到了5月,韩国出口同比下降9.4%,是连续6个月出现下跌。韩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经济“金丝雀”,是因为它的经济高度依靠进出口,外向型的特点决定了它提前感知到海外市场的变化,以国内的数据迅速予以报喜或预警。2019年5月份前,韩国的出口数据并不比过去“难看”,2~4月间虽然放缓但出现了“止跌”迹象,可5月份的数据出炉,贸易数据急剧恶化,让人忧心。 

既然是金丝雀,韩国供应的是全球产业链中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货品,那就是芯片。韩国的制造业三星独撑小半片天空,其芯片出口一直是韩国出口的主要驱动力。多年来,中国进口了近30%的韩国产品,对韩国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0%。尽管中国制造业一直渴望在芯片产业实现突破,可芯片知识储备并非“一日之功”,于是我们看到,2018年中国进口芯片总额再创新高,突破了3000亿美元。端坐产业链上游,韩国享受着芯片业的好时光,但也危机隐伏,中国在智能芯片领域正在发力,内存可能迅速量产,尤其当华为证实了一整套“备胎”芯片存在的时候,产业链上游芯片的需求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相对而言,中国对日本商品的需求早从家电、电子产品等过渡到了纸尿裤、马桶盖等日常生活用品,而日常消耗品的供需很少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波动,日本的对华贸易就没有韩国那样明显。 

只有相互需要才有贸易,在这个意义上,全球贸易的减速并非“一日之功”。智能手机崛起之前,中国虽逐步崛起为制造业大国,但并非是一统天下的制造业中心。更早的时代,世界上相当部分的工业品则靠着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来供应。可如今,当中国完成了产业链的配套,工业品的加工制造不再需要元器件在各国之间的流动,贸易需求自然就减少了。据2017年一份全球贸易监测报告,全球出口价值在2007年7月达到高点后,每年平均增幅还不到1%,可若从1991年开始算起年均增速超过5%。足见全球化时代的红利期早随着保守势力的兴起和产业链的转移结束了。 

全球化红利的消退并不意味着贸易就应该停滞。贸易的好处就在于将各自的比较优势都发挥出来,提供消费者最为优质廉价的产品。如今,低端制作可以找到更廉价的地区,但中高端的优质且廉价的产业链却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配套,这也正是商业和政治领袖们的担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