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东海关档案里的历史风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外国人撤离海关时,有的将海关档案带走,有的销毁,而东海关华籍关员在外国人撤离前,提前下手接管东海关档案,使东海关档案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全国旧海关档案中保存最齐全、最完整的一个全宗。
文 / 烟台海关 李建伟 侯发全
中国近代海关在1859年建立后,除负责一般海关业务外,还承担港口建设、航运、气象、检疫、引水及邮政等职责。中国旧海关留存卷帙浩繁的海关文献,是近百年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统计数据和文字资料。东海关全宗档案便是其中之一,该部档案形成于1862—1949年,是我国现存旧海关档案中最为系统完整的一个全宗,也是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被当代史学界、经济学界称为“瑰宝”。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当时总理衙门认为“登州向系私设口岸,隐匿多年,现即新设口岸,应派员专理”,于是便下令开办烟台厘局。而与此同时,英国人又提出要将1858年(清咸丰八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由登州改为烟台(芝罘),清政府被迫同意后,总理衙门便催促青州府候补知府董步云等地方官加紧筹办烟台开埠相关事宜。1861年6月,直隶候补知府王启曾到达烟台办理通商开埠相关事宜。王启曾在到达烟台后,经过短暂的准备工作,于1861年8月22日(清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宣布开关,烟台港正式开埠。而在烟台开埠时,东海关并没有一起成立,外国船只进出烟台港,仍由福山县设在烟台港口的厘金局征收商船税。1862年1月16日,奕訢向皇帝请旨,“饬调登莱青道移驻烟台”“仿江苏上海,浙江宁绍台等道之例(即兼海关道),专司中外税务”。于是1862年3月,登莱青道由莱州移驻烟台,设道台衙门于四道弯北头路南,由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并在当年3月,设监督衙门于烟台山东坡,东海关正式成立。
东海关虽然成立了,但在征收洋税的时候,崇芳遇到了困难。当时烟台港尚无码头,商船大都停泊离岸较远的深水处,靠舢板来回驳运客货。负责征税的巡役必须划小船靠上去,才能检查货物征税。这时中国船还好办,但“外国货船进口,外国人不准巡役人等近船”,中国巡役与外国人彼此又言语不通,崇芳不得已,便与英、法两国领事官筹议雇佣外国人恩得令等人。外国人分两批来烟,第一批恩得令等人于1861年10月间到关。他们不过是充当通事和扦子手,并不掌握海关大权,这显然不是英国人所期望的。为达到控制和掌握海关大权,实现经济掠夺的目的,1863年(清同治二年),代理总税务司赫德任命英国人汉南(C.Hannen)为东海关首任税务司,汉南到烟后,在赫德的操纵和英、法驻烟领事的支持下,很快便集税务、港务、建筑等大权于一身,先是制定了“船舶进口章程”和贸易统计制度,后又借口“租世昌洋行房屋过少不敷办公,且于稽查偷漏亦属不便”为由,在烟台山下另盖洋楼一所。从此,东海关有“洋关”和“常关”之分,海关实权逐步被英国籍税务司窃取,海关主权旁落洋人之手,海关监督便徒有虚名。东海关在洋人把持下达80多年之久,直到烟台第一次解放。
东海关
设立始末
烟台档案馆馆藏的东海关档案2382卷,全部为永久卷,总长度93.58米,平均每卷厚近4厘米,其中最厚的每卷达13厘米,最重的每卷达8000克,绝大部分系英文等外文铅印精装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外国人撤离海关时,有的将海关档案带走,有的销毁,而东海关华籍关员在外国人撤离前提前下手接管东海关档案,既没让外国人带走,又避免被销毁,使东海关档案完整地保存下来,是全国旧海关档案中保存最齐全、最完整的一个全宗。东海关全宗档案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十大类:
东海关
档案
总税务司、副总税务令、电文;东海关致总税务司、副总税务司、领事馆及津、沪、胶等海关函件、报告等;全国海关关卡名称、地图;中国海关起源发展史及其职能;海关法规汇编、公报、公告;各海关间往来函件等。
综合类
中国官员名称、中国劳工在古巴等国外情况;东海关职员名单、履历、鉴定登记簿、通信录,任免令、调动令、记录簿;工资及加薪记录簿、登记表;职工录用、救济申请书、函件;职工办事细则、人事管理制度;海关人员免除劳疫证、检疫证明书等。
人事类
华盛顿海事会议条文;各海关航船布告、港务布告;国际、国内进出口船舶总册、清表;百吨以上中国货轮名单、汽船照片;民船报关、注册、进出口挂号及变更营业登记薄;香港船舶避风区;船舶海事报告;灯塔、浮标等航海标志、气象等日记、报告;潮水测量记录表;引水会议记录;港务课与各单位来往函件等。
港务、交通类
美国印制的《中国商业手册》、验货手册、贸易年鉴;统计工作细则;各海关及华北等地区贸易统计月、季、年报;企业营业执照,中国关税自主沿革史;各海关会计课来往函件;东海关税务司令及各海关税务布告;各项税收账及统计报表等。
贸易、税务类
东海关监察杂项文件;各海关走私查私报告;查获走私案件、走私金银、外币、货物清表;扣押货物清单及搜查笔录;查私物品及奖金分配办法;免税物品及查获军火、毒品登记簿;查私密告登记簿等。
监察类
全国邮局名称表;邮政通令、规章、费率等,邮政工作报告、统计报表;满清邮政地图;邮政题目录,邮包税登记簿;进出口邮包报告簿等。
邮政类
工业产品登记、报告书;布匹等生产情况及印染料样本,各种国际展览会商品目录;中国大豆、蚕业、纸张、药材、茶叶、盐等生产情况等。
工农业生产、产品类
国民党军委布告,英俄战争时期的英军官杂记,海关船艇、关警队装具、武器、弹药消耗情况报告、报表;威海分关武器弹药储备表等。
军事类
中国币制沿革、度量衡换算制,中国俄亚银行各行清算报告等。
金融类
上海租界土地细则;安东等海关驻地概况;国际鸦片委员会报告书、鸦片销售单据,禁止限制药品索引等。
其他类
东海关全宗档案2382卷,全部为永久卷,总长度93.58米,平均每卷厚近4厘米,其中最厚的每卷达13厘米,最重的每卷达8000克,绝大部分系英文等外文铅印精装本。
TIPS
数量众多的东海关档案为我们研究东海关职能、作用及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提供最原始、最直接史料。从东海关档案中可以感受到鸦片战争以来至抗日战争胜利,烟台乃至整个中国在西方强盗的肆意践踏下扭曲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真实状况:西方列强在经济上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海关管理权等方式进行掠夺,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通过传教士来渗透他们的强盗逻辑,禁锢人民思想,从而达到侵略中国目的。现将东海关档案中部分重要档案资料简要介绍如下:
五个《东海关十年贸易报告》
东海关贸易统计报告自1863年开始。后根据1890年的《总署务司通令》第524号要求,开始编写10年贸易报告,自1882—1931年,由东海关代税务司卡雷尔(J.W.Carrall)、税务司安文(F.S.Unwin)、苏古敦(H.Sugden)就东海关贸易、关税以及烟台地区工业、农业、渔业、矿业、文化、教育、民生及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向总税务司所做的报告。报告中详细记载10年中各种贸易统计数字及税收情况,分析进出口贸易变化及其原因,记录烟台港口及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甚至包括农业种植方法、果品各类及管理方式、豆饼制作工艺等。最后,对烟台发展前景进行相对客观公正的分析,指出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以便外国侵略者有针对性制定贸易侵略计划。10年贸易报告详述烟台地区10年间各方面的经济文化社会变迁,宛如一部区域百科全书,从这些材料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毫无秘密可言,全部为外国人掌握。
基础数字统计表
东海关档案中存有数量较多的各种统计表,例如,《烟台港历年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1863—1931年)》《各国历年进出烟台港船舶艘次与吨位(1863—1931年)》。通过这部分档案我们可以研究烟台贸易史、工业史、农业史等,可以分析烟台繁荣和衰落的原因。如档案中有这样一组统计数字:胶州和烟台两个港口的贸易总额,1901年为白银4875万两,其中胶州贸易额为875万两,烟台贸易额为4000万两,是青岛的5倍;而1911年两港贸易总额是白银8275万两,其中,胶州贸易额为4375万两,烟台贸易额为3900万两,已经低于青岛。这说明从1911年起,烟台作为北方贸易中心的地位已经动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烟台与内地之间落后的交通方式阻碍了烟台贸易的发展;二是青岛等北方港口的开关也严重冲击了烟台的对外贸易;三是胶济铁路的开通,使烟台腹地范围进一步缩小,经济影响力大大削弱,在山东贸易中的龙头地位逐渐丧失。这些情况,东海关档案中都有记载。
各种规章制度
赫德担任总署务司期间,十分注重用西方国家的管理制度来改造中国海关,为中国建立起一套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中国海关组织与管理制度。受此影响,东海关也陆续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例如,1863年制定的《烟台口东海关管理章程》《东海关船只进口章程》《烟台口各国商船进出口起下货物完纳税钞章程》,1945年制定的《东海关民船碇泊与码头管理规则》《东海关出口货物验查规则》等。另外,有辛亥革命时期东海关税务司向总税务司报告烟台革命党活动情况的密函若干及东海关税务司德益向清政府献策(筹增进款善策节略)等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档案资料。也有反映东海关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成的档案资料,如《东海关历任海关监督一览表(1862—1944年)》《东海关历任税务司一览表(1862—1947年)》《东海关职员结构图》等等。通过这些档案,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如何通过东海关控制烟台经济,如何通过经济进一步渗透到我国的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加深中国殖民化程度。
栏目编辑:鲁翔宇 Luxiangyu12@sina.com
东海关
档案中重要内容解读
HISTORY 钩沉
东海关税务司署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