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正在影响世界的几件大事
看似很不经意的细节,其实透露出别有用意的风向。
又到年底,一系列大事正在发生,而这三件,正对国际局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 / 刘洪
第1件事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简称RCEP)要谈成的最后一刻,
印度退出了
退出的理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印度总理莫迪的解释是:“当我根据印度人民的利益来评估RCEP时,我没有得到一个积极的答案。因此,无论是圣雄甘地的护身符,还是我的良心,都不允许我加入RCEP。”谈了7年,最终临门一脚了,就这样的结果,难怪马来西亚很生气,已近百岁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怒喷,既然印度这样做,那“第一年就应该结束谈判”。
RCEP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它使投资更加开放,贸易更加自由,带来的,将是整个区域经济更具竞争力,考虑到当下的贸易保护主义逆流,RCEP达成将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事件。
本来,这应该是16国的组合,即东盟10国——泰国、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文莱,再加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这6个周边国家。人口总计占世界的约一半,GDP占全球的近1/4。
其余15国一致同意,印度却突然退缩了。问题出在哪里?
恐惧。恐惧竞争,恐惧损失。
据说莫迪不敢签,是因为印度农民害怕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乳制品将带来冲击,印度工厂主担心来自中国等国的廉价工业品将“淹没”印度市场……
于是网络上流传着一篇文章,标题就是“这两天,全世界都在劝印度:别怕”。
全世界都在劝印度,竞争确实会带来冲击,但按照目前协定,冲击其实相当有限;更要看到,这种良性竞争,是对自身经济的激活。
就如同中国,当年对加入WTO也有各种恐惧,入世也确实带来了一些冲击,但如果中国也恐惧着不入世,谁能想象中国经济能有今天?
一个没有印度的RCEP即将签署,这将重塑亚洲的贸易格局。而且,如果印度不加入,那很可能,15国会开始RCEP2.0版谈判,提高因照顾印度而降低的低配标准。
应该说,留给印度的时间不多了。这个世界,机会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第 2件事
马克龙最近的两次高光时刻
过去这几天,马克龙两次成为高光人物。一次是到中国访问,一次是断言北约脑死亡。
两者有关联吗?或许只是巧合,但时间点真的很有意思。
首先,是马克龙访华大获成功。中国领导人在上海和北京两次会见,中法签订了150亿美元的贸易大单,真是签单也签到手软。更关键的是,这是在关键时刻,东西方两个大国的握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中国与法国代表的欧洲的握手。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就评述说,鉴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国扮演着负责任大国的角色。与华盛顿不同,中国正对全球问题做出贡献。因此马克龙对北京发出称赞:“欧洲和中国有能力为更加合理的世界秩序做出贡献。”
在马克龙访华的这一周,中国第二届“进博会”召开,一系列新开放措施出台,对法国和欧洲来说,现在正是拓展中国市场的黄金时刻。这从“进博会”上,马克龙热情邀请中国领导人品尝法国红酒和牛肉食品,法国企业家争先恐后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就可以看出。
这么庞大的市场,谁都想要。抓住时机,果断出击,显现了年轻政治家马克龙做事的果断和老辣。访问回国后,《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文章发表,马克龙在专访中直言不讳:“北约正在脑死亡,欧洲不能再指望美国了。”
第 3件事
普京在筹谋明年的重大活动了
2020年最重大的事件会是什么?从目前看,有英国脱欧,有美国大选,但还有一件盛事,那就是2020年5月7日红场大阅兵。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俄罗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
红场胜利日阅兵,一年一度,但2020年这次很不一般,因为是纪念战胜纳粹75周年。普京已经在广撒“英雄帖”了,第一个公开的邀请对象,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当着记者们的面,特朗普承认,自己确实已经收到了普京的邀请,他很赞赏,“如果可以的话,我很想去。”
在随后的金砖峰会期间,普京也公开表示:“对于一个曾为战胜法西斯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其领导人出席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庆典,即使是在大选之前,这次访问也是正确的。当然,这不由我们来决定,美国总统将做出这个决定。”
除了特朗普,根据印度媒体的披露,莫迪也收到了普京的邀请。5年前的红场胜利日阅兵,当时率领印度代表团出席的,是时任印度总统的穆克吉。莫迪之所以没去,是因为2013年他还在忙着大选,那年5月9日之后才正式上台成为总理。但这一次,不出意外的话,莫迪将前往莫斯科。
普京广撒“英雄帖”的背后,是国际形势确实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5年前的红场胜利日阅兵,是“逢十”大庆,中国、印度、塞尔维亚、蒙古国等还首次派出了自己军队去参加阅兵,中国、印度、埃及、委内瑞拉等国领导人,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很多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前一把手都到场。但普京也不是没有遗憾。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西方国家纷纷抵制,拒绝派代表团参加,或者降低了代表团的层次。比如,作为姿态,德国总理默克尔虽然还是去了莫斯科,但不是在5月7日红场大阅兵的当天,而是第二天去莫斯科无名烈士墓献了花。
今年情况已不大一样。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在改善,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普京应邀去了法国。特朗普更公开呼吁,应该重新接纳俄罗斯,将G7再次升格成G8。
因此,只要形势不发生重大逆转,默克尔、马克龙等西方的政要,很可能会出席这次红场阅兵。他们如果都去了,那特朗普就更有理由去了。如果那样的话,这还是特朗普上台以来第一次去莫斯科。这将对俄罗斯与美国乃至与整个西方的关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0年5月7日红场胜利日大阅兵,已经成为俄罗斯明年最佳的外交筹码。普京应该正在积极布局,这从已经公开的邀请名单就可见一斑。当然,谁先谁后,请帖公开背后是很有讲究的。最好的朋友最先请吗?还真不一定。最难请的客人最先公开请。这就是谋略和手腕,也确实起到了独特的效果。另外,相信接到邀请帖的,肯定也不止特朗普和莫迪,肯定有知心老朋友,也有老冤家。
老冤家如果真去了,那明年的红场大戏就更精彩了。不信,大家就走着瞧吧。
三件大事,表面看似乎没有太多关联,但实际会相互作用,并对地缘政治、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格局带来重大影响。
第一,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但走回头路的人,这个世界也不少。所以,中国领导人在“进博会”演讲中就做了一个生动比喻:“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第二,还要看到,博弈正在多维度进行。显然,马克龙所称的“北约脑死亡”,对12月的北约峰会带来严重冲击;普京的热情邀请,又会给美俄关系带来新变数。英国有英国的折腾,美国有美国的自私,印度有印度的恐惧,法国有法国的谋略,俄罗斯有俄罗斯的手腕。风云际会,大家都在下一盘大棋,都在努力布局,都不容小觑。
第三,这个年末,最让人感触的是“进博会”上的这句强音: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世界看到的也必将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中国,也难怪听完这次演讲后,马克龙很感慨地说:“这个主旨演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系列布局已经开始,大戏就要上演了。
栏目编辑:鲁翔宇 39729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