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上海海关:“科创”再提速

 / 上海海关    邱伟科  杜佳

超过48小时,进口的细胞样品差不多就报废了。如果通关速度大大提高,这对于上海方兴未艾的细胞治疗产业是一个重大利好,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降低研发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宗海博士话里透着期待。20191223日,上海海关出台了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涉及便捷通关、保税研发等多个务实创新举措。科济生物成为10海关创新示范点企业之一。

为解决上海科创中心研发机构通关的疑难杂症2019年年初,上海海关成立了全国首个支持科创中心建设的专门机构——上海科创中心海关(以下简称科创海关)。它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实现全市科创机构的集中统一管理。

自科创海关成立1年以来,着力职能化、平台化、制度化、虚拟化建设,主动找准定位,更多发挥职能部分的作用,立足张江、跳出张江、依托张江、放眼全市,修订完成《上海海关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保税研发监管方案》《研发用品便利化措施》3个方案,让海关部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改革创新举措的集中度和显示度进一步提升。

发力科创板

2019814日,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国外购买的一批减免税仪器顺利运到了厂区,完成仪器交付的公司关务经理姜涛感叹道:今天这批仪器及时到货,我们正在进行的科研实验就能如期进行下去了。自从我们公司申请上市科创板,千头万绪的工作等着处理,一个小细节就可能导致上市失败,幸好在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这方面得到了上海海关全程的大力支持,我们公司才得以成为首批上市科创板的企业。据了解,这批仪器主要用来测试误码率,可以享受到67万元的税款减免。

2019年年初,科创板概念炙手可热,多家科创企业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业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也在酝酿着上市申请。而上市准备所需的公司名称变更却引起了起科技IPO过程中一次不小的虚惊

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往年一直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资质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2019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第25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起科技因公司名称变更后与名单中企业名称不同而陷入困境,面临着无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难题。科创海关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设置专人对接,积极协调上海市发改委和相关职能部门,灵活运用税款担保、快速通关等海关监管手段,为企业办理减免税手续提供靶向性方案,优化减免税审核确认与税款担保互补机制,采取以减免税税款担保形式先行进口设备为该企业的科技创新进程保驾护航,积极跟进企业后续的报关与核保流程,适时提供政策指导与建议,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为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申请科创板上市的关键时刻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科创海关全年助力安集微电子、微创心脉医疗、起科技、晶晨半导体4科创板挂牌企业顺利挂牌,累计为上述企业办理征免税证明44份,审批总货值187.6万美元,减免税款183.9万元人民币。

研发企业白名单

科创海关在工作调研中发现,许多科创机构都面临着研发成本高、进出口困难、监管证件多等难题。比如,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因研发急需进口一台二手小动物PET-CT活体影像系统,无奈二手医疗设备的进口审批流程较为繁杂。上海海关在全面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和该进口设备的风险点后,启动一站式服务预案,经过多方协调,实施全程指导与监督通关,为美迪西解了燃眉之急。

考虑到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企业特殊的需求,为科创提速增效,科创海关定制了一系列便捷举措,其中不少为首创,如科创机构及研发用品确认制度。区别于普通货物,科创海关针对研发用品种类多、数量少、批次频、贮存要求高、查检条件特殊等特点优化了管理流程,以便从海量数据中快速识别科创机构及其进口的研发用品。与普通货物的黑名单制度不同,科创海关有一份研发机构白名单。依托上海海关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对符合一定条件纳入白名单的机构,适用较低的查验率,对特殊情况需要查检的进口用品优先实施查验、抽样、检测等作业。

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上海第一家由跨国制药公司独资建立的药物研发中心,坐落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投资总额10725万美元,研发经费年支出额33700万元人民币,现有约128名科研人员从事药物研发工作。基于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产生的发明创造,已提交了223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中有121件已在中、欧、美、日等主要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罗氏公司享受的是外资研发中心免税政策,采购的设备、耗材和试剂在免税清单中,可以享受免税进口。近2年来,科创海关为其办理相关免税手续,减免税款1130万元,大大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息压力。

谈及税收政策红利带来的感受度,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外资研发中心负责人沈宏表示:现在,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研发创新工作,我司将继续努力,为生物医药的发展再添光彩,为中国药物研究与转化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全息便利的四全监管

此次制度创新,最大的亮点是突破了传统海关监管方式,推出了全息便利的四全监管新模式,即全过程”“全链条”“全时空”“全方位

全过程是指进口研发用品从货物进口、研发到最终成品及成果出口的全过程监管;全链条是以企业为单元、以产业链为监管对象的集约化监管,鼓励共享和外包业务促进产业链延伸和研发成果快速转化;全时空则通过实时预警、实时核查、远程监管,对研发物品的仓库管理、研发使用过程和废物处置等实施跨时空监管,在提高海关监管有效性的同时,降低人工到现场的核查频率,同步提升海关与科创企业的管理效能;此外,通过引入区块链理念,将实现海关与地方政府、相关委办局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对研发创新涉及的人才、资金、物流等要素,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立体监管机制。

此外,科创海关面向科创企业、研发机构打造了科创e信息化平台,科创机构可在此进行在线申请、单证电子传输、办理预审核、通关实时查询和提示、政策信息发布及关企实时互动等线上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入驻科创e

据统计,2019全年科创海关为科研院所、国企技术中心、外资研发中心、科技重大专项、转制科研院所等机构办理减免税项目备案25批,征免税证明1161份,审批总货值2.44亿美元,减免税款2.57亿元人民币;累计受理进口报关单92份,货值373.8万美元,征收税款389.8万元人民币。

在科创海关服务新举措发布后的次日,投资总额高达768亿元人民币的上海张江科学城53个项目集中开工、入驻和签约。张江科学城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担负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诸多战略使命,这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既涵盖大科学设施、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高校创新中心,又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项目,以及人才公寓、河道绿地、交通路网等多个方面,显示出张江正在加快从园区城区的转型步伐。

与此不谋而合,来自上海海关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将为上海科创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既放得快,又管得好,为进一步优化科创研发企业的良性生态圈贡献来自海关监管部门的智慧与力量。

栏目编辑:高扬   582310008@qq.com

上海科创中心海关对科创机构特殊物品开展查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