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天津新港海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效

 / 天津新港海关    刘慧

天津新港海关作为天津口岸最大的业务现场,业务量约占整个天津口岸的半壁江山2019年以来,该关围绕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在减单证、优流程、降成本、提时效等方面政策连发、改革叠加,高效转变职能实现方式,不断释放对外开放新活力,激发外贸发展新动能,助推天津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提速增效,凝聚通关合力

2019年元旦刚过,天津尚德报关有限公司小韩的一条朋友圈,让新港海关全面启动出口提前申报的消息在报关企业间大规模转发。企业不用等货物抵港后申报,只要取得预配舱单信息,货物抵港后电子信息自动对碰放行,就能在货物的运输阶段提前开展申报、单证审核和税费征收等工作,通关时间至少缩短一半。

不只是提前申报船边直提也是新港海关2019年力推的一项重要便捷通关举措。在无须查验以及提前申报放行的基础上,可以由社会车辆从船边直接提货,这种模式减少了货物搬倒、转运频次,最大限度地节省码头有限的仓储场地和企业通关成本。

通关效率对企业至关重要,通关时间压缩了,我们可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圣尼赛(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经理小王深有体会地说道,我们最主要的业务就是新鲜水果进口,对物流时间要求非常严格,船边直提实现了货物下船后直接提走,使我们的水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客户手中,而且节约了大量码头打冷费用。据企业统计,整体上每个集装箱至少节约1天码头堆存时间和310元码头打冷费用,单单圣尼赛一家企业,就已累计节约码头费用十几万元,真正实现了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压缩物流成本的双赢。

作为天津最大的海运口岸业务现场,新港海关还紧紧牵住矿产品、汽车、粮食等大宗商品这一牛鼻子,在提速增效上精准发力。船载大宗散装粮食采取边检、边卸、边放检疫风险管理模式,平均可减少货物滞港时间35天;实施《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自主打印,实现随用随打;再加上7×24小时通关服务、预约加班、绿色通道、专人专岗等举措,助推关区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

税收担保,加速资金流动

融资难、融资贵,一度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对此,在天津口岸深耕多年的王经理说:我们企业进口矿产品量较大,一个星期就有两三个批次,对于我们这种生产型企业,在冶炼出成品销售前,缴纳税款对资金链的压力特别大。

为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新港海关持续推动征税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为企业精准画像,科学调研制定解决方案,适时推出大力支持汇总征税、关税保证保险等新型担保模式,实现先放行、后缴税

就在20194月,王经理仅花5716元向人保公司购买了一份额度142.9万元的保险单递交新港海关,审核通过后,货值956.6万元的铬矿便顺利放行了。王经理拿着这份沉甸甸的保单说:按照以前的模式,我们要先交纳124.5万元的税款和一定数额保证金,才能放行提货,现在一张保单就足够了。

关税保证保险是海关税收担保方式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也是保险行业内第一个以政府机关作为被保险人的保险产品。提货速度的加快和通关成本的降低,让更多的企业感受到这一政策创新引擎带来的利好,关税保证保险政策与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无缝链接,真正实现了一份保单,一次备案,多地使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新港海关还为外贸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打包服务,将关税保证保险进一步扩大至汇总征税,推动保单额度根据企业纳税情况循环使用,并实施优惠原产地证书网上申报和自助打印等举措,真正聚焦企业痛点、堵点,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据统计,目前担保税款报关单覆盖率达15.24%2019年新港海关新增担保备案企业168家,共办理电子汇总征税保函、关税保证保险报关单35122批次,涉及货值790.78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增长1.46倍,平均可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约6小时,减少资金占用194.78亿元,资金占用率下降99.4%

优化流程,催生化学反应

改革要实现物理变化化学反应转变,离不开业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两步申报是海关总署优化通关流程的顶层设计之一。作为全国两步申报改革试点,新港海关敢踏雷区、先行先试,独创出台新港十条

在鲜活冷冻产品的试点基础上,新港海关大胆测试保函等3类征免方式、暂时进出境等4类贸易方式的单证,将天津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400余家企业纳入首批试点企业,特别是精准解决证书签发时间大于航程的问题,让日、韩航线进口贸易驶上了通关的快车道

暖心之举让企业纷纷点赞。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海关常客,特地送来锦旗表示感谢:我们进口汽车零部件居多,动辄两三百个品名,以前申报项目及单证准备整理时间需要3天以上,经常出现货已到港,但不能申报的窘况。现在,这个问题不用担心了,还大大降低了申报差错率。

物流通关改革是优化流程的另一个重头戏。天津港是辐射三北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是京津冀地区最主要的出海通道,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新港海关围绕物流通关闯出新路子,打出组合拳,努力实现管得住、放得开、效率高、成本低

随着出口重箱提前申报卡口智能分拨、码头集港验放,进口重箱货物放行信息内嵌、船边直接提离,空箱卡口快速验放等一系列通关物流改革密集出台,口岸物流作业中的顺势、嵌入式监管已具雏形。

进口集装箱拼箱分拨业务企业最先感受到改革的温度。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进境周转空箱由之前46天办结手续提离变为即卸即提,企业码头存储费大幅下降。据调研,2019年前10个月,仅码头存储费一项,天津振华物流运输有限公司就比上年同期节省200万元,天津港远达物流有限公司节省186万元,天津滨海中远集装箱物流有限公司节省159万元,分别同比下降65%70%89%

改革效应逐步扩散传递。20198月,新港海关完成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以来天津口岸的首批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实现了全程无纸化申报和双路信息对碰。随着业务流程的优化,将构建起以天津港为中转港,联通日本、韩国、东南亚、蒙古国、俄罗斯、中亚、欧洲等地的庞大国际贸易网络,有力支持天津港外贸吞吐量稳步提高,助力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打造与升级。

提升服务,提速贸易引擎

随着天津集装箱中心站通过新港海关的验收,天津市首个国家规划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建成,该场站占地约20万平方米,包括铁路货物装卸区、货物堆存区、冷藏仓储区等配套设施,可实现铁路集装箱班列的整到整发,设计能力达年到发集装箱200万标准箱。这一场所的获批,为天津乃至华北地区的铁路货物进出口,营造出良好的监管通关环境。

场站设立后,企业通过码头前端卸船取样验货后转中心站,将为客户节约运输成本,下一步将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蒙俄经济走廊通道的区位优势,为天津中心站打造国际集装箱枢纽多式联运集散基地和分拨中心打下坚实基础。天津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新港海关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优化多式联运监管方面不断努力。例如,开辟雄安新区进口生鲜冷链及水果通关快速通道,保障货物当天卸船、当天通关、当天直提运抵保定国际陆港物流集散分拨中心;设立中欧班列便捷通道,将出口报关、转关的两个传统报关模式简化为一次申报放行通关的全通模式,实现一口对外;匹配混搭式运输体系,无论换乘几次,只需要一个联运代理人、一笔运费、一份运单,中途无须拆箱倒载,丝毫不会触及箱内货物,实现门对门运输;与二连浩特、满洲里、阿拉山口等口岸海关签署联系配合办法,为中欧班列出口货物提供全程通关保障。

据统计,目前新港海关已实现陆桥出口业务100%无纸化通关;截至201911月,共办理一带一路陆桥铁路出口业务3505票、8642标箱,货重4.41万吨,货值9.63亿元人民币。

栏目编辑:高扬   582310008@qq.com

 / 都业良

天津新港海关关员对进境大豆进行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