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G太阳能电池出口:光复
201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规模及增速均创2012年欧美挑起“双反”以来的新高。
2019年,我国光伏平价上网“大幕”正式开启。随着政策补贴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全球最大光伏市场的“光环”也有所消退,2019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30.1GW,较上年下降32%,让国内光伏企业感受到了寒意。“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国内市场受挫之际,光伏产业迎来了海外市场新一轮的机遇期。在欧盟结束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后,其成员荷兰、西班牙等传统光伏市场强势复苏,同时以越南、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光伏市场进入井喷期,激发了众多国内光伏企业新一轮出海淘金的热潮。201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高歌猛进,并逐步收复了因欧美“双反”失去的海外市场,出口1319.4亿元,增长47.5%,规模及增速均创2012年欧美挑起“双反”以来的新高。
海外光伏需求的大规模爆发只是我国光伏产业“光复”海外市场的外部动因,国内光伏企业能够抓住机遇重新崛起,更多依靠的是近年来打拼所积累下来的技术、成本和经验优势。纵观2019年太阳能电池出口10强企业,“海外布局”和“多点开花”成为上榜企业的统一标签,10家上榜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从投资、建设、产品、运维等多维度参与国际竞争,并且广泛布局传统和新兴光伏市场,表现出极强的全球竞争优势。光伏龙头企业凭借着跨越式发展,在2019年出口200强总榜单上有了更多斩获,入围企业数量由上年1家扩容至4家。
蝉联太阳能电池出口冠军的晶科能源,拥有全球7个生产基地、15个海外子公司,2019年海外布局又有新突破,除美国组件工厂实现顺利开工之外,其马来西亚研发中心已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2019年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46.9%,达102.3亿元,在出口200强总榜单中的位置也由2018年的第134位前移至第94位,其产品出口市场多达81个国家和地区。携手新晋入围出口200强总榜单的3家太阳能出口企业,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和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早期就开始了海外布局,不仅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均有投资建厂,2019年3家企业的太阳能电池出口规模均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以史为鉴,方能致远。我国光伏产业在海外市场的“光复”之路并非一片坦途,路上的障碍较先前的欧美“双反”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如影随形,自2018年起,印度就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保障措施税,2019年又先后两次祭出反倾销大旗,还相继推出了印度制造、BIS认证等政策。光伏专利纠纷也成为了我国光伏产业海外征战路上新的“拦路虎”。韩国光伏龙头企业——韩华于2019年3月分别在美国和德国对包括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企业提出专利侵权诉讼,而诉讼所指向的专利正是目前我国光伏企业大规模量产的PERC电池技术。此外,作为一个政策依赖性强的行业,光伏产业仍然面临着海外政策波动的风险。经历了大跃进式发展的越南,因电网过载、财政补贴等问题集中爆发,也对光伏发电踩下了“急刹车”,2019年11月开始转向竞价上网,导致我国对越南出口太阳能电池高开低走,第四季度出现断崖式下跌。
相较于外部市场风险,光伏产业出口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需引起关注。在国内光伏市场遇冷、更多企业扎堆出海的背景下,抢占海外市场蛋糕的战火也愈演愈烈。201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企业数量增至4814家,比上年增加1063家,其中有2075家企业退场,又有3138家企业新登场,换血比例高达65.2%。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沉浮大戏背后,太阳能电池出口企业更趋于分散,其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从上年的268.6降至259.4,而10强企业合计出口比重占当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总值的44.9%,较上年下滑0.2个百分点。此外,伴随光伏产业淘金海外始终的,还有“价格战”阴影。201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整体出口均价下跌33%,远远高于10强企业7.4%的跌幅,存在大部分中小企业出口重蹈“粗放型发展、以量取胜”覆辙的隐忧。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唯自身的实力才是王道。只有紧跟全球新能源政策与局势,通过雄厚技术、优质产品质量和出色服务打下更为稳固的基础,方能在未来的市场上分得更多羹,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光伏领域的全面“光复”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