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贵阳海关:严格进境种猪检疫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作者:贵阳海关 谭榕
文 / 贵阳海关 谭榕
2020年3月25日19时30分,一架自法国起飞的满载500头种猪的货机,稳稳地降落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这也是贵州省首次引进境外种猪。在事先预备的检疫机位上,贵阳海关关员穿戴全套防护服,“兵分两组”进行登临检查。一组负责对入境机组人员实施卫生检疫,进行体温监测,并指导填写《入境包机人员健康申明卡》;另一组则负责实施种猪检疫,进入机舱对进境种猪进行临床检疫和临床检查。半个小时后,海关检疫查验完毕,500头种猪即将发往位于兴义的隔离检疫场。
12辆装运种猪的货车已在机场货场等候多时。按照计划,贵阳海关提前监督运输车辆进行检疫处理,对负责运输的司机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对参与押运人员进行人畜共患病、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检测。同时,4名海关关员组成2支押运小组,全程负责种猪生命安全。此外,由于种猪是在夜间运输,贵阳海关提前在同时段对运输路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演练,了解指定路线夜间通行环境,确保押运工作万无一失。在整个过程中,押运小组多次对装载种猪的笼具完好程度和种猪废弃物撒漏等情况进行监控。经过约4个半小时的车程,种猪于凌晨3点半顺利抵达目的地。海关关员执行清点数量、观察体征、核对耳号等程序,种猪则在隔离检疫场开始了为期45天的检验检疫。期间,贵阳海关派遣兽医官驻场,通过观察体征、抽血检测等方式全程进行检疫监管,检疫隔离合格后种猪即可投入繁育。
此次所用隔离检疫场自2019年9月开始建设,贵阳海关多次组织专业力量对隔离场场地布局、设备设施、人员资质、制度规范等软硬件建设和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及建议,并多次赴隔离场现场办公,对隔离场日常监管、防疫消毒等工作进行部署。2019年年底,检疫隔离场装卸区、洗消池、人畜通道、猪舍、解剖室、垃圾处理、焚化处理、员工生活工作区和检疫官工作区改造完毕。特别是自动化恒温、恒湿的公寓式猪舍和自动化投料给水系统的建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种猪的疫情传播风险。2020年2月19日,该隔离场获海关总署验收通过,贵阳海关第一时间签发《进出境动物指定隔离检疫场使用证》。
引进该批种猪是贵州册亨德康农牧有限公司的重要项目,也是贵阳海关实施“一企一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工作。据企业估算,500头入境种猪通过扩繁,将形成1000头核心育种群,预计每年可提供优质种公猪2000头、种母猪7000头。种公猪可对80万头商品母猪实现生产良种化,种母猪可对一个年出栏超4000万头的生猪产业体系产生品种改良影响,预计超过3万个年出栏在2000头左右的养殖户将因此受益。同时,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生产模式——农户按照企业要求建设养殖农场,企业供给农户优质小猪、疫苗、药物等,并给予兽医、养殖等技术支持和统一收购——可有效解决当地农户就业和增收问题。目前,贵州省共有种猪养殖基地8个,分布于松桃、习水、正安、镇宁、紫云、册亨等贵州省原贫困县区,现有超过350户合作养殖户,带动贫困户近4000人。随着养殖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到2022年,预计将直接带动5000人参与生猪养殖增收致富。
图/ 胡安琳 贵阳海关关员在隔离检疫场监督种猪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