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一种仍未消失的传染病
——抗击疟疾 任重道远
作者:蒋雨哲 池蓉蓉 杨天赐
文 / 蒋雨哲 池蓉蓉 杨天赐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也是当今世界传染病领域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世界疟疾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感染疟疾人数高达200多万,其中有40多万人被夺去生命。
疟原虫和按蚊:背后的“元凶”
疟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录的疾病之一,我国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象形字“疟”。千百年来,人们对疟疾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疟疾的“元凶”也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反复实验,终于验证疟疾可经由按蚊传播给人类,而输血传播和胎盘传播也是疟疾传播的重要途径。当雌性按蚊叮咬罹患疟疾的感染者时,疟原虫的配子体会随血餐摄入蚊胃,然后生成子孢子迁移至蚊虫唾液腺,当雌蚊叮咬下一个受害者时,便通过唾液腺将其注入受害者的血液。周而复始,从而引起疟疾的不断传播。至此,疟疾的真正病因终于水落石出。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疟疾的“元凶”被世人发现后,人们开始从有效扼制蚊虫、抗击疟原虫两方面入手,以期对抗疟疾。早在1939年,人工合成的杀虫剂滴滴涕(DDT)就曾被人们寄予厚望,并且在抗疟行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好景不长,伴随着蚊虫对DDT的抗性出现,加上DDT对环境危害极大,DDT逐渐被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禁用。此后,人们治疗疟疾一般采用氯喹等基础药物,但疟原虫也对氯喹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根除疟疾的愿望一度化为泡影。
峰回路转,1971年,中国人屠呦呦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促使人类在抗击疟疾的道路上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也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重点推荐的治疗疟疾的最佳疗法。
抗击疟疾:海关能做什么?
每年的4月25日是“世界疟疾日”,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2020年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主题是“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为此,杭州海关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包括疟疾在内的各类传染病严防严控工作:严格贯彻执行《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杭州口岸出入境人员新冠病毒与蚊媒传染病监测;国家蚊媒传染病重点实验室积极承担新冠病毒与蚊媒病毒检测任务;每日搜集、整理、报告全球有关国家或地区新冠肺炎与疟疾等传染病的实时动态,提供初步的风险评估等级报告;对近期有需求的出入境人员及时提供新冠病毒检测、预防接种、健康检查、国际旅行健康咨询和卫生宣传等服务;对去往非洲、南美洲、东南亚一带的人员,及时提供抗疟药品与防蚊咨询服务。
此外,根据近期全球新发蚊媒传染病疫情动态,海关提醒广大出境人员:一是出行前不忘健康咨询,即出国前可向当地海关所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咨询,确定目的地疟疾传播概况与危害等级,以提高对疟疾等危险性疾病的识别,知晓该病的主要症状、传播途径、潜伏期及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二是出行中不忘积极预防,即在疟疾高发国家或地区,尽可能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皮肤长时间裸露,外出时尽可能穿着长衣长裤,涂抹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居家休息或生活时,尽可能使用防蚊罩或蚊帐,使用经拟除虫菊酯卫生杀虫剂处理过的纱门、纱窗、蚊帐等,以最大限度地免于蚊虫等吸血昆虫侵袭骚扰;在蚊虫危害严重的国家或地区,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进行滞留或空间喷洒,在大面积区域内,这些产品中的活性成分能有效阻止蚊虫叮咬;尽可能随身携带青蒿素等抗疟药物,以便有效预防疟原虫感染,但须按医嘱服用。三是出行后不忘主动申报,即近期入境回国人员,如出现发热、发冷、头痛、咳嗽等症状,入境旅客应立即向当地的海关部门主动申报,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自己回国途经的国家或地区与旅行史,在免费获得新冠病毒检测的同时,进一步接受疟疾等传染病的快速筛查,及时消除隐患,保护个人健康。
作者单位:杭州海关
栏目编辑:高扬 5823100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