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化危为机 乘势而上
作者:唐冠雄
——重庆海关奋力推动口岸营商环境行稳致远
文 / 唐冠雄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维护口岸营商环境、稳定重庆外资外贸、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2020年重庆海关的重要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看好基本面、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重庆海关乘势而上,对标世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把口岸营商环境的潜力和动能充分释放出来,既化解“眼前之急”,又谋得“长远之功”。
大平台引领大发展
2020年4月,中国(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满三周年。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的核心载体平台,重庆海关不断推出创新“组合拳”,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重庆开放发展注入发展动能。
说起重庆海关全国首创的“一保多用”,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口外贸负责人金鸿对此感受颇深。“重庆海关实施‘一保多用’管理模式后,我们公司只需要办理一次担保手续,就可以在多种业务类型中循环使用担保额度。”金鸿说,“比如,我们用3000万元的总担保额,担保放行了74次,成本降低了450万元以上。”
所谓“一保多用”,指的是即企业只需办理一份担保文本即可在重庆关区不同业务领域、不同业务现场、不同担保事项间通用。2019年,重庆关区企业通过“一保多用”管理系统办理担保总额超过2.7亿元,循环使用1.2万余次,有效节省企业资金成本3500余万元。
3年来,在自贸这片“试验田”里,这样的例子在自贸试验区的还有很多:通过推进“海关税款保证保险试点”,2019年共办理关税保证保险业务594票,累计担保金额达9.4亿元,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通过深化加工贸易监管改革,助推长安福特公司2019年实现加工贸易整车出口突破5000辆,同比增长92%;通过创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账册系统切换结转操作模式,重庆关区跨境电商首次实现单日申报突破百万票;通过创新监管通关模式,通关时间得到大幅压缩,2019年1~10月,重庆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77.66小时、0.86小时,较2017年压缩67.55%、94.34%;通过实施“先放后检”监管新模式,大宗矿产品铬矿一般项目检测时长同比缩短3~5天,为企业每个集装箱节约成本1000~2000元;通过实施“四自一简”模式,企业单项业务的办理时间减少70%以上,每年减少业务核批5000余次,可为企业平均节约交通、管理、人力等成本5万元;通过支持飞机保税维修、航材分拨、飞机融资租赁等新兴业务开展,推动重庆航空产业集聚发展。如支持航材分拨开展,预计每年可为每家航空公司节省数百万元的维修成本;通过支持生产价值链向高端延伸,除笔记本电脑、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外,苹果手表、谷歌智能音响等智能终端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
大通道带动大开放
2020年5月27日,首批重达24.9吨、采用冷藏集装箱装运的俄罗斯冷冻鸡肉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运抵重庆团结村铁路口岸,再转至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指定口岸查验。此次借助中欧班列的冷链运输,仅用10天左右直达重庆,比传统海运的时间和成本都大大减少,也填补了俄罗斯至中国内陆城市进口冻品铁路运输的空白。不只是俄罗斯的鸡肉,越来越多的“洋货”漂洋过海来到重庆。俄罗斯葵花籽油、哈萨克斯坦的小麦粉、越南的巴沙鱼、柬埔寨的大米、泰国的龙眼……这些进口商品大大丰富了重庆人的餐桌。
看得见的“新鲜”背后,是海关人“看不见”的努力。重庆海关加快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不断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用大通道带动大开放:
向南,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联动“13+2”地海关,签署《区域海关共同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形成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并存的跨境大通道,辐射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223个港口。截至2020年5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开行314班,运输8569个外贸标箱。
向西,拓展中欧班列(渝新欧)功能。保障班列在疫情期间平稳运行,2020年前5个月,这条国际班列的运输货值近3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成。数据显示:2020年5月,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211班、运载18832标箱,同比增长59.85%、62.48%,单月开行量首次突破200班,创历史新高。
借助这一班列,华为等知名企业的运输量节节攀升,东风小康的“重庆造”乘用车还首次以“专列”方式批量出口德国。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原本依托航空运输的国际邮件大量滞留国内。在海关总署的指导和支持下,重庆海关积极配合重庆市及时开行国际邮件专列。截至目前已发出8班专列,累计疏运欧洲方向邮件集装箱370箱,约占全国疏运邮件总量的1/3,占疏运欧洲方向国际邮件的70%。
向东,释放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动能。与上海海关协同配合,实行水运货物“离港确认”模式,将口岸国际物流的“串联作业”优化为“并联作业”,企业申请江海联运转关和海关审核放行转关申报单时无须等待码头理货和江船订舱,只需在离港确认时自动完善转关申报单境内运输信息,企业在收到“可离港”回执后货物即可离港,大幅缩短企业货物在港时间48小时;同时,正式开通沪渝直达快线班轮,上下水时间比开行快线前平均优化30%以上。2020年1~5月快线班轮共运行296班,运载货物5.4万标箱,为西南地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流保障。
空中,支持增开国际航线,目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95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庆海关大力支持“客机改货机”业务,实行航班、航空器线上便捷备案、变更,支持航空公司利用国际客运航线闲置运力和航权航班时刻资源开展国际货运业务,共协助卡塔尔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进行13条航线的“客改货”运输业务,执飞94班,大大缓解了货物出口运力紧缺现状,企业运输成本较包机出口降低25%。同时,重庆海关还以智能关锁为载体支持开通“卡车航班”,充分用好公路运输“门到门”的优势,以公路网络补充航空支线,健全重庆航空网络覆盖面,提高货物通关效率,丰富重庆航线资源。目前已开通定班至成都、贵阳、长沙、西安的“卡车航班”,每班货运量约3~5吨,“卡车航班”业务随到货、随发车的灵活性备受企业青睐。
南来北往,西进东出,八方通衢。“铁公水空”完善的多式联运体系在重庆逐步建成,让“一带”和“一路”实现有机衔接,便捷的通道带来更便利的环境。
提效能助推优服务
最近,重庆海关所属两江海关集中审核二科的科长吕远洲因为人员减少“犯了难”。两江海关集中审核科作为承接重庆关区办理加工贸易业务的科室,从事加工贸易的关员从改革前的6名减少到了仅3名,同时这3个人还负责行政审批及其他审核工作,释放多名关员充实到一线实货监管岗位。
为提升营商环境,重庆海关在率先实行“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重大业务改革的基础上,对标国际标准和京沪两地先进经验做法,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聚焦推动审批上网、整合集中办理、落实审批规范、启用电子印章等多个企业关切的“痛点”,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切实提升各领域政府服务效率、提高市场主体满意程度。由此,创新的成果不但让企业获益匪浅,海关也实现了监管效能的提升和人力资源的优化。实现集中审核后,企业无须往返海关提交纸质单证,海关审核进程全程可查,有效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实现了简单业务即时办结、一般业务当日办结、复杂业务尽快办结,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改革初衷。
目前,重庆海关的集中审核模式已由加工贸易业务推广至其他海关业务,实现减免税等7项审核业务以及保税仓库设立等10项业务统一整合到两江海关集约办理,最大限度发挥集约化、专业化作业优势,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据统计,实现集中审核后,特殊物品平均审批时间仅为规定时限的1/10,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近日,该模式已作为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得到海关总署备案通过。
得益于高度集约的电子化审批方式,疫情期间,重庆海关还推出“网上办”“邮寄办”“自助办”“预约办”等多项“不见面办理”关务的方式,利用互联网、电话、邮政渠道为外贸企业解决货物通关的“燃眉之急”,既支持了企业复工生产,又保障关务办理人员的健康安全。
下一步,重庆海关将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在海关总署的坚强领导下,坚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在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上再探索、再深挖,着力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重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再添新动能。
(作者单位:重庆海关)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突破100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