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6+14”之后是“4+20”
作者:韦万春
——优化营商环境,南宁海关这样做
文 / 韦万春
图 / 邓敏
“提前审结、卡口验放”的车辆在凭祥综合保税区卡口快速通关。
广西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门户,正在加快推进北部湾门户港建设,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营商环境指标接近新加坡港水平,在全国主要港口排名前列”的具体任务要求,广西口岸营商环境尤其是服务效率、服务能力受到各界极大关注。
南宁海关在关区范围内开展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举措,在2019年“6+14”政务保障和综合业务重点项目改革的基础上,2020年又推出“4+20”项业务创新改革,围绕“优化业务监管模式、优化人员机构配置”双优化工作,不断提升南宁海关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升服务推动地方外贸经济发展能力。特别是2020年以来,为了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外贸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南宁海关先后出台“抗疫情、稳外贸”两批共24条措施,通过加快口岸验放、优化流程手续、落实税收新政、创新监管模式等,助推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国务院近日印发通报,表扬“落实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的6个省区,广西名列其中。
“提前审结、卡口验放”监管实现“快进快出”
为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优化口岸物流运输,南宁海关2019年5月组织对中越边境公路运输口岸场所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等进行改造,将原有边境公路运输口岸进口货物作业模式逐步切换为“提前审结、卡口验放”,有效优化监管作业流程,释放现场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
南宁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黄伶俐介绍,友谊关口岸是广西中越边境最大的陆路口岸之一,南宁海关提出以科技手段提升查验效率,在友谊关口岸试点进行硬软件信息化改造,开展入境卡口改造,数据对碰由舱单数据扩大至报关单数据、查验指令等。各陆路口岸均上线海关总署智能卡口,联动舱单系统及H2010,由原需每票人工维护舱单、办理结关转为系统自动维护办理,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口岸卸货、卸货转关、保税业务和跨境电商业务等业务模式在海关总署智能卡口的自动验放,攻克了口岸直通与卸货模式兼容难题,极大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改革中同步开发上线了智慧查验管理系统,实现查验状态环节一键查询,原需跑4个地方才能得知的信息,货主可通过手机APP统一接收放行和查验等通知信息,实现企业“少跑腿”。
实施“提前审结、卡口验放”,实现了“快进快出”,节约了企业成本。改革后,车辆在入境卡口即实现分流,车辆通过卡口时间由原来2~3分钟缩短到30秒,绝大部分无须查验车辆直接“穿场而过”,驶离监管区全程仅需10分钟。友谊关口岸智能卡口通道由仅满足直通、空车、直通转关3类业务拓展至8类业务,改革后货物实际整体通关时间缩短了2~3个小时,因口岸容量提升,日均通关能力由800辆提升至1600辆,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友谊关口岸。经初步统计,在口岸区域因吊装、过驳、过夜停车等产生的费用减少逾9成,口岸物流增多、作业环节前伸后延,给当地物流运输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和机遇。
“口岸直提、属地施检”监管实现“通得快、效率高”
南宁海关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充分发挥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优势,2019年10月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试点实施集装箱矿产品“口岸直提、属地施检”通关监管模式,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实现进口集装箱矿产品关区内快速通关。
南宁海关商品检验处处长方敏介绍,在“口岸直提、属地施检”新模式下,选取信用度好的龙头企业南方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试点,将集装箱装运的低风险货物矿产品以保税仓库货物方式报关进口。货物到港后,仅需在口岸海关完成放射性检测、箱表检疫以及机检抽查后,企业便可直接将货物运输到目的地保税仓库,再由目的地属地海关到企业完成开箱查验和检验检疫工作。检验结果合格的,属地海关解除监管,企业正常使用;检验结果为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洋垃圾等不合格商品的,属地海关移交缉私部门并依法对货物退运处理。
2019年10月30日,首票“口岸直提、属地施检”监管试点货物货值625.39万元共计1447.81吨、60个集装箱的锌精矿在钦州港海关报关进口,经实施放射性检测、箱表检疫合格后直接放行,由企业运至目的地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的企业保税仓库,河池海关无缝衔接,在保税仓库实施开箱查检、取制样并送实验室检测,于11月6日做出合格评定结论,首票试点货物顺利完成全部通关环节并准予投入使用。
实施新的通关监管模式后,缩短了货物通关时间,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通关时间从试点前的7~15天缩减为目前的2个工作日;每个集装箱能节省港口杂费等近2000元。以该试点企业每年预计进口集装箱数量预测,全年能降低生产经营成本1500万元以上。
同时,通过实现口岸、属地联动,大幅缩短相关货物在口岸的滞留时间,并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口岸海关和属地海关业务量、人力资源不匹配、不均衡的问题,实现了“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效率高”目标。实施新的监管模式半年多以来,企业共进口铅锌精矿3108个集装箱,重量7.35万吨、货值6.26亿元人民币。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此模式快速验放了4.1万吨铅、锌精矿,极大充实了企业生产原料储备、降低储运成本,成为保障企业复工满产的有效措施。
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监管模式提供“广西经验”
边民是互市贸易的交易主体、是落地加工的生产主体、是国家边贸政策的受益主体。南宁海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国家优惠政策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边民合作社+落地加工”为核心,实行互市进口商品分类管理,推动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在边境地区落地加工,切实将边民互市政策红利留给边民,促进边境繁荣稳定。
南宁海关实行互市进口商品分类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商品实行“集中申报、监管、放行”“批量运输”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允许边民互助组(合作社)进行集中申报,并优化落地加工商品申报模式,创新开发边民互市贸易手机申报APP,应用“人脸识别+活体检测”“GPS定位+电子围栏”以及区块链防伪锁定等技术,推行互市进口落地加工商品手机移动申报模式。
实施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监管模式以来,带动了边境地区加工产业园、边贸扶贫产业园区发展,目前广西建成东兴、凭祥、宁明和龙州等边境加工产业园区,落户盐津铺子、沙土食品等83家边贸加工企业,年加工产能总规模超过百亿,同时辐射带动一批边贸专业市场、跨国物流企业等进驻运营。
同时,显著提升通关效率,边民申报通关放行后再集中到中国大货车运至加工厂的作业模式,通关时间缩短60%以上,且互市货物不再需要反复分装过驳,直接采用集中运输方式由越南运至落地加工厂,运输成本减少6成以上。此外,给边民带来实惠,边民通过加入边民互助组(合作社),每日参与货物运输、搬卸等可增收“日薪”,参与边贸合作社边民每年还可获得“分红”。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西全区共有30家边民合作社近7000名边民和32家落地加工企业签订贸工协议,共进口互市商品4.8万吨、货值6.2亿元,惠及边民7.8万人次。“边民合作社+落地加工”改革成为商务部、海关总署推介的典范,为全国边境地区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广西模式”“广西经验”。
(作者单位:南宁海关)
栏目编辑:高扬 5823100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