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海关减税政策成效显现
作者:丁晓利
文 / 丁晓利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指出。
海关总署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制定并落实各项减税政策。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获悉,2020年1~5月,因降税政策叠加翘尾因素,进口商品综合税率降至15.7%,已减征749亿元。行邮渠道2019年实现减税2.1亿元,2020年1~5月实现减税1.1亿元。跨境电商零售渠道2019年实现减税17.4亿元,2020年1~5月实现减税9.4亿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的任务要求,海关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减税政策,确保政策落实落细落地,保障政策实施效果持续释放,切实做好减税工作。
减税政策连续有力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减税政策,力度空前,仅2019年海关就实施了4次减税政策,其中两次降低关税、两次降低增值税(包括下调行邮税和跨境电商零售渠道增值税税率)。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对706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7月1日起对298项信息技术产品实施第四步降税。从2019年3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罕见病药品减税,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自4月1日起大幅降低进口环节增值税,原16%增值税税率下调至13%,原10%增值税税率下调至9%。2019年4月,我国对进境物品行邮税税率和跨境电商零售渠道增值税税率进行下调。奶粉、手机等商品的税率由15%降至13%,纺织品、箱包鞋靴等日用消费品由25%降至20%。
降税措施是持续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使全球更多企业获得中国机遇,有助于满足我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在2020年全国海关工作会议上表示:“2019年监管税收打私效能不断提升。坚决落实国家降税政策,减税3635亿元。”为确保政策有效实施,海关加强通关申报指导和政策宣传解读,组织开展专项排查,关注提前申报进口货物税率适用情况,确保进口企业实际获得减税政策红利。一系列减税政策的落地,在降低成本、优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让企业和消费者体验到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减负效应持续释放。
税政调研精准高效 服务产业稳步发展
海关作为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成员单位,承担着参与国家进出口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出口税收政策的双重职责。2015&—2019年,全国海关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及其他政策主管部门提交关税、进口环节税、跨境电商及出口退税等各类进出口税收政策调整建议540余项,为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服务,为更好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决策部署发挥积极作用。
税政调研通过深入研究、精准预测,准确提出政策调整建议,辅助宏观决策。例如,根据对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变化的调研分析和预判,海关提出对冻猪肉、集成电路等产品新增暂税被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采纳,并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一季度猪肉进口增长迅猛,缩小了国内猪肉供需缺口、平抑物价;而多元件集成电路作为手机生产的关键零件,减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资源性产品进口发挥积极作用,减税红利有力支持各相关行业复工复产。
税政调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需求,动态提出政策调整优化建议,助力行业发展。2013&—2019年间,海关通过税政调研持续跟踪政策实施进展,及时了解并配合国内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加强进口和国内保护的需要,持续提出能源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有关税政建议,相关商品税率由12%降到6%、后逐步恢复至10%,有力地支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发展。我国锂离子蓄电池行业从高度依赖进口发展到2019年约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5%。
图 / 梁嘉
深圳海关释放税收优惠政策红利,2020年前5个月为企业减免税6.4亿元。 图为深圳海关所属西沥海关关员在企业调研。
确保政策落实落细落地
从政策的前期研究制定,到保障措施协同发力,再到后期政策实施跟踪分析,海关总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减税政策落实落细落地。
2020年2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及时发布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免税政策的公告,对捐赠的防控疫情进口物资,在现行慈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基础上实施更优惠的免税政策,免税物资增加试剂、消毒物品和防护用品等,免税情形增加境内捐赠人和加工贸易企业捐赠,同时明确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进口的防疫物资免征关税,进一步支持了疫情防控工作。
为确保政策落地,海关总署进一步明确对免税政策项下进口物资,各海关可先登记放行后按规定补办减免税手续;全国海关同步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并开通热线电话,引导和帮助相关进口单位用足用好免税政策。
多措并举便利企业用足用好自贸协定优惠政策
作为实施我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抓手,海关认真实施18项优惠贸易安排项下的关税减让承诺,有效助推我国外贸高速发展。2016&—2019年,我国在18项安排项下享惠进口共计35076亿元,税款优惠2873亿元。享惠进口货值年均增幅27%,高于我国同期进口9.3%的增幅。
为优化自贸协定实施效果,海关创新并推进与自贸伙伴实施原产地电子联网,目前已在中韩自贸协定等11个协定项下建成电子联网,覆盖我国享惠进口货值约4成,相关国际合作列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通过电子联网,实现快速通关和免于提交原产地证书。
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基础上,海关颁布公告,简化优惠贸易协定项下经第三方中转货物相关证明文件的要求,大多数货物不再需要提交中转证明。在有效防止因第三方通过“搭便车”骗取相关税收优惠前提下,保障了缔约各方的优惠贸易利益。
便利企业进口享惠的同时,海关积极落实机构改革成果,便利出口企业享惠。2016&—2019年,我国出口企业充分利用互惠协定和安排,共申领货物原产地证书金额约52415亿元,申领证书数量2006万份。签证出口货值年均增幅28.6%,高于我国同期出口5.5%的增幅。
原产地证书是进出口货物的“经济国籍”。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海关简化出口原产地证书办理流程,将原产地证书平均审结时间由2日缩减为0.5日。自2019年10月起,实现原产地企业备案与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两证合一”。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证明事项要求,取消原产地异地调查结果单。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节约了企业重复提交材料的时间和人工成本,全面提升了企业获得感, 约95%的新增原产地证书申领企业从中获益。
2019年3月,海关启动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改革。该项改革由关检融合前的手工签章改为电子签章,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自行打印获取证书,打通了签证便利化的“最后一公里”,受到企业欢迎。目前已涉及16种证书,占全部签证种类的76%。
栏目编辑:鲁翔宇 39729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