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双循环”格局下 海关如何强化风险防控

 / 周运保

国家基于发展优势和现实约束提出的双循环不是互相隔离,而是互相交融的。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统筹兼顾、良性互动,决定了海关是双循环联结点。如何联通内外、统筹好自身发展和服务国家大局,对海关来说,是一个挑战。海关风险防控作为实现海关监管职能的一种集约化的方式,贯穿海关监管全过程、全领域、全环节,是海关实现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重要手段,目前应把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来谋划和推进。

双循环对海关风险防控的要求

双循环格局下,要继续发挥海关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本在于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双循环格局以内需为主,我国经济增长将倚重内循环体系。事实上,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已经从2006年的64%下降到2018年的33.9%,进口税收在中央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也逐年下降。随着国内循环体系的建设,中国制造+中国消费模式的推进,国内消费、国内投资等内需将不断扩大并发挥主导性作用,外贸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将继续降低。同时,中美大国博弈长期持续,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在增大。要继续发挥海关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海关管理体系要以安全职能为重心,健全国门安全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守住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安全风险底线,为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保障和实现健康的国内循环保驾护航。

双循环格局下,更为开放的外部环境需要更为精准的风险防控。中国的国内大循环是世界经济循环的一部分,双循环不是以封闭来应对目前国际市场发生的变化,而是以进一步更高水平的开放,以制度型开放来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进一步内外循环的重新布局,来迎接以共享为基础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国际大循环。服务更高水平的开放,对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更为精准的风险防控,科学高效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才能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下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发挥风险防控职能作用,促营商软环境优化,是畅通双循环的根本要求。促进双循环需要防风险和优服务的双轮驱动。要通过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公共服务,宏观上使营商环境更有秩序,微观上使市场主体更有活力。通过捕捉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化后更为凸显的安全风险,并将其拒于国门之外,助力进出口守法便利、无感通关待遇落地,保护和培育本国产业;通过精准防控进口商品风险,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包括进口企业在内的不同市场主体在国内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支持市场产业升级和守法企业生存发展;通过拓展风险防控职能,增强国际视野,研究国际规则,提出中国方案,对相关经济实体和行业提出应对建议,利用海关的数据优势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和各产业发展前景。

风险防控服务双循环的总体原则

突出安全为本。找准发挥风险防控职能优势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扩大底线管理的内涵,提升全员风险意识,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好国门作为生存发展之本,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构建口岸安全屏障,全面防范风险挑战。

聚焦服务大局。把握中央部署和意图,正确处理安全与便利、安全与发展间的辩证关系,切实把握好严密监管和便利通关的平衡,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服务。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国际循环有机衔接,畅通合作渠道与机制,强化互联互通,做好内外衔接的联结点

注重防控结合。风险应对要走在市场曲线前面,积极实施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处置等措施,构建递进式、立体式预防体系,实现安全风险早发现、早判、早预警、早处置,有效预防。不仅发挥的作用,也要充分亮 做好重大风险的有效处置,构筑国门安全兼备的主动防御体系。

创新运行模式。创新是发展的动能,风险防控与创新发展更是密不可分。要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利用前沿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风险管理大数据平台,以情报为先导,不断提升风险监测、评估、处置等手段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探索新的风险防控路径,以新理念、新举措构筑助力双循环的海关风险防控体系。

双循环格局下强化风险防控路径

双循环格局下强化风险防控总体思路为:以灵敏感知、全面整合、高效分析的信息情报为基础,以更加安全、更为精准、更高质量为要求,以产业生态为单元开展防控治理,实现嵌入式管理,打造富于洞察力和创新力的智慧风控,构筑”“并举的国门安全主动防御体系和高质量服务体系。

建立适应双循环发展战略的风险防控机制,推动形成科学高效的开放型安全保障管理格局。海关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扣落实国家扩大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找准风险防控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建立与一带一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相适应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快建设国家口岸安全风险防控中心,建立由海关总署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跨部门口岸安全风险联合防控工作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合判、分类处置工作机制,实现口岸管理部门间共享互联、集中管理、分析判和风险布控,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联动运作。在将口岸建设成为有效防控安全威胁的坚强屏障的同时,强化发展政策对接,在产业政策落实、产业发展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主动作为,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积极推动、参与国家层面共管共治。

打造洞察力驱动的风险防控模式,以管准实现管精、管少、管好。要发挥情报先导作用,以全球公开情报信息系统性收集应用为起点,搭建关键信息准确识别、自动获取、关联加工的生产线,提高高质量信息情报产出效率;加强分析判,以开源信息情报在各作业环节的多维应用,提高风险防控整体效能,精准锁定高风险目标,确保行动能集中在真正高风险和重点管理领域;探索扩大风险情报线索提供来源,利用好开源情报公共服务机构,推动海关大数据情报平台建立,有效畅通情报收集和共享渠道;探索大情报集中工作模式,以目标案件为单元,统筹集中情报力量、优质资源开展专案情报工作,提高国门安全防控有效性。

建设面向双循环关键行业的国际贸易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发挥联结点的阀门调节作用。建立专业化的进出口战略研究和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队伍,利用外循环中采集的关键信息,掌握内循环中的优势和成长趋势,对国际上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检疫措施等技术贸易壁垒深入研究,从战略层面上提升内外部风险整体预警监测和预判能力,从战术层面上加强各项国际规则的灵活运用,丰富反贸易壁垒和对等反制政策工具,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交涉应对工作;对成为大国经济摩擦焦点的可能受到恶意抑制甚至制裁的企业,关注和维护其合法权益和国际安全,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内外联动性。 

关注双循环经济格局下市场产业的替代变化,建设以产业生态为单元的风险防控体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准梳理产业生态,针对性开展风险识别和防控。对内需吸收的更大规模与多样化的国外产品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其进口后能真正提升内需质量;对伴随数字经济和国际服务业的发展而来的新业态,加强行业产业规律风险研究,提前考虑防控重点和方法,做好风险预测,从科技手段等方面创新安全准入类风险防控手段。同时,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集中评估机制,依托科学实用的评估方法和智能化的评估模型,既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评估风险判别的有效率,也收集评估产业内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感受,形成多维度、多形式的评估成果。

推动覆盖供应链全过程的综合防控,实现风险防控触角的前推后移。将风险防控的视野和手段沿供应链两端向境内外延伸,以风险预先防控为基础,以整个供应链物流链条为对象,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战略层面同步确定每年阶段性的专项防控重点,对风险进行分级分层分类,综合考虑风险类型、风险大小和风险紧急状况,采取境外处置、口岸处置和后续处置的不同模式,统筹安全和便利的需求,使风险防控覆盖供应链的全过程,促进贸易的安全合、快捷便利通关。同时,加强供应链信息共享,推动物流供应链互联互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产企业、进出口商、航空航运等运输企业、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国内各行业协会的合作,逐步汇聚影响国计民生重点行业企业名录信息和跨境物流全链条信息流,在辅助精准监管防控的同时,为利用供应链信息精准扶持行业、企业提供基本支撑。

建设更为集约高效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成为海关监管各环节智慧作业的判中心和指令枢纽。职能上,逐步将e-CIQ抽批规则融入科学随机,加大人工分析对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进出口商品检验风险的判和拦截,强化精准布控;组织架构上,构建服务器+终端两级风控模式,形成风控分局承担现场和口岸信息采集、应急事项处置及指令跟进,风控局承担大数据应用和布控规则设置的风控模式;信息系统上,发挥大数据应用的驱动力量,建设统一的风险防控平台,有效连接监控分析、规则指令和业务现场各作业环节。在事前环节,规范标准管理,丰富信用管理,实施大数据指标支撑下的准入备案和相关检测;在事中环节,以实战为导向精细化大数据建模,实现各风险领域自动甄别和布控处置,向现场提供全方位信息支撑,发挥风控信息中枢和指挥大脑作用;在事后环节,实施全过程作业评估,开展重点风险专项后续监管的雷达式扫描,支持重大查发案件的复盘和溯源,盘活信息和数据价值,实现各业务领域、各业务环节的风险分析、处置成果再转化、再利用,推动大数据应用驱动的智慧风险防控治理。

构建双循环协同治理格局,以三智新理念推进国际合作。加强与WCO等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国家和地区海关执法机构之间交流,加强政策协调,建立和完善多元信息情报共建共享机制,为识别风险奠定基础,实现风险分析布控的精准科学;推动直属海关与属地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地区)海关进行边境执法合作和自由贸易协定(区)、关税同盟、重要贸易航线等国际执法合作,实现边境风险联防联控格局;通过网络互连,推动相关风险防控技术标准相互兼容,促进安全便利局面,帮助走出去的所在地企业享受国际海关通关便利;加强国际对话沟通,培养和支持风险防控高级管理和业务人才进入国际组织,既掌握其他国家海关风险防控动态及新的科技手段和管理经验,也推广智慧风控的先进理念及技术,加强国际海关风险防控经验交流,助力提升中国海关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形成互联互通、智能协作的多方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发展。

加固风险防控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安全和使用相互平衡的数据系统。建立安全第一的数据使用原则,全面提高大数据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对数据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及人员层级等进行适应性授权,建立完整、实时、清晰的系统授权台账管理,实现数据与岗位的权限匹配、自动捆绑和结转;对授权人查询使用关键信息实行全屏录像,对使用人员的操作日志进行特征分析,建立模型识别高风险使用行为,全面提升大数据应用安全管控能力,构建面向未来的安全合便捷友好的海关大数据立体纵深防御体系。

(注:本文作者为黄埔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兼海关总署风险防控局(黄埔)局长)

栏目编辑:高扬  5823100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