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共产党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
作者:姚永超 王晓刚
文 / 姚永超 王晓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从此,要求关税自主、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成为党领导下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组成部分,进入新的阶段。
建党初期的斗争
建党初期,尤其党的二大之后,党中央和一些领导同志,开始通过发宣言,写文章,宣传党的政策,号召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和反帝反封建的总斗争结合起来。
1922年6月,党中央发表了第一次时局主张,提出反帝反封建斗争纲领十一条,其中第一条就是:“改正协定税制,取消列强在华各种治外特权,清偿铁路借款,完全收回管理权。”同年7月,在中共二大宣言中指出:“关税也不是自主的,是由外国帝国主义者协定和管理的。这样,不但便于他们的资本输入和原料的吸收,而且是中国经济生命的神经系已落在帝国主义的巨掌之中了。”1923年7月,毛泽东在《北京政变与商人》一文中指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问题,只有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才能实现关税自主。”“大家知道,厘金和关税是商人的两个生死关头。”“但裁厘加税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因为裁厘有损于军阀的利益,加税又有损于外国帝国主义的利益。”
1923年6月,党的三大确定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开辟了大革命的新局面,也使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出现了新高潮。
1923年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要求北京外交团拨还关余和收回关权的斗争,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支持。同年12月25日,党中央发出第13号通告:“兹有两个重要工作,望同志们努力进行。”一个是国民党改组问题,另一个就是收回海关主权问题。中央通告指出:“协定关税税则、用人均不能自由行使主权,这是国际帝国主义者置我死命的最毒政策。”“目前广东海关问题,广东政府原来之目的固然仅在关余,然相持之际已发展到用人问题。吾党此时应一面声援广东政府并督促其根本地收回海关全部主权,勿仅仅争在关余;一面主张收回全国海关主权,废除关税制……”
1925年10月北京召开“关税特别会议”。早在关税会议开幕之前,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就发表了《关税会议与司法调查》《我们对于关税问题的意见》等文章,指出:“召开关税会议是来缓和中国的反帝国主义运动”,是段祺瑞政府“想垄断未来的二五附加税”,同时指出:“我们的关税自主,具体来说,乃至税则自主与管理自主二事”,“这不但是无条件的,尤其应该马上实行,不加期限,有条件有期限的关税自主,便是帝国主义者的一个骗局。”后来证明,各国代表对于中国人民要求的关税自主,以先裁撤厘金为条件,采取搪塞拖延的欺骗手法;对于北洋政府关心的加税问题,亦在附加税的税率、用途、开征日期等方面故意刁难,未能达成协议,关税特别会议吵嚷半年,毫无结果。
北伐战争以前及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省港大罢工”最后促使国民政府开征关税附加税,有力冲击了半殖民地关税制度。并支持广州、长沙、岳州、重庆、上海等地海关成立职工会,进行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北伐战争后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以及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右倾错误,革命大好形势终被破坏,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随之受到挫折。
1927年后在国统区及日占区的海关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20余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在海关方面的斗争分成两条战线进行。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开始建立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和边境税关,并逐步发展成为解放区海关;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统治区及日本占领区,继续领导包括收回海关、维护海关主权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与各国“改订新约”,鼓吹已经“关税自主”。为了揭穿国民政府“关税自主”的实质,中国共产党在十分困难的白色恐怖处境中,通过秘密出版刊物,揭露国民政府正在接过人民群众要求的“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改为“修订不平等条约”,“关税仍是没有自主,不平等条约仍是没有废除。”“中国民众所要求的是彻底的关税自主,根本推翻帝国主义者对华的财政统治”,只有彻底打毁帝国主义对于中国民族发展的一切锁链,才能收回海关主权,才是中华民族自由发展的日子。
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共产党重视和组织有关海关的革命活动,如支持海关中的爱国关员反对日伪侵占东北各海关及反日本走私斗争。1936年9月,中国共产党江海关支部成立,这是党在海关中建立的第一个地下组织。党支部建立后,加强了对海关职工运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以原有的读书会和职工俱乐部为基础,于1936年11月成立了党领导的群众性组织——乐文社。自30年代中期至上海解放,上海区海关地下党组织在反抗日本侵略、收回海关主权、维护职工权益及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区海关的建立和发展
从历史上看,解放区海关是中国人民收回海关主权进行长期斗争的直接成果,同时它又是新中国人民海关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海关的建立,作了政策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7年井冈山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建立,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宪法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将帝国主义手中的海关“收归国有”。
苏区边境税关严格执行进出口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现金出口和走私活动,依靠关税增加苏维埃政权财政收入,调节赤白区之间商品的输出和输入。虽然各苏区海关机构一般只存在3~5年,且裁设变动频繁,但它已显示出终将代替半殖民地海关历史的必然性。
1949年5月30日,陈毅、粟裕签署的上海军管会委任徐雪寒、贾振之接管总税务司署通令。
供图/中国海关博物馆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海关工作是在艰苦、持久和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为适应战争环境和“精兵简政”的要求,县以上的海关工作一般由税务局(或贸易局)管理,不另设专责海关机构。边境则设有税务所、检查站等不同名称的机构,执行类似海关的各项工作。各解放区遵照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一财经工作的总方针,实行禁止一切奢侈品及非必需品输入及内部必需品输出,奖励必需品输入与内部多余物资输出的对外贸易管制政策和保护关税政策。各解放区的海关工作,在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海关制度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民主政权和贸易、税务管理部门及时调整进出境管理办法,在组织机构、工作重点、业务制度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为保护解放区生产,开展贸易,增加财政收入,有力支援解放战争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它也为解放全中国后接管旧海关、建立新海关积累了经验,培养和训练了大批海关工作干部,为新中国海关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栏目编辑:王国秀 346550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