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mdash;mdash;访江门海关关长詹少彤
访谈 / 本刊记者 高扬
江门海关如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作用?
A:海关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江门关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三角地带,是连接我国香港、澳门、珠三角与粤西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广东省紧抓“双区”建设重要机遇,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江门、阳江两市也提出了推进“双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在促进地方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特色优势、探索新模式支持新业态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等方面,都需要海关职能作用的发挥。江门海关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关区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找准服务新发展的发力点,在支持快进快出、优进优出、拓展口岸功能、支持特色业务和新业态发展、推进对外开放新平台建设、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果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务实的举措推进强化监管和优化服务,畅通大湾区内外生产要素和产品的高效流动,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更加有力地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使关区工作更加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更加贴合“人民海关为人民”的理念。
目前,江门海关在主动作为优化服务,积极有效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和成效?
A:一是助力地方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推动中国(江门)跨境电商综试区成功获批并开展建设,深入研究并充分应用综保区系列政策优势,向地方政府提出申建综保区建议,目前协助完成可行性研究。关区首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作并有序运营,2020年7月以来已为江门市外贸进出口带来明显增量。深化“三智”建设,推动江门高新港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协同辅助平台建设,探索24小时智能通关。支持阳江港扩大开放范围并获批。加强关际合作,推动江门与湾区内各港口的“水水联运”模式,适时拓展至对接中国澳门机场的“空陆联运”业务,全力支持江门珠西物流中心“海铁联运”业务。2020年,中欧班列、B2B出口业务实现零的突破。
二是突出特色支持“双区”建设。紧贴地方推进大湾区建设思路,推动开展27项对接任务。针对辖区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突出特点,不断加强源头监管和技术帮扶,提升对养殖加工上下游企业的监管实效,支持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确保重点出口和供港澳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保供。2020年,共监管内地供港澳25.8%的活猪;辖区企业供港蛋制品、海捕水产品分别占90%、80%,出口活日本鳗鱼占全国的80%,保持新冠肺炎疫情“零发生”、质量安全“零事故”、检疫通关“零障碍”。
三是深化改革稳步推进。成立业务职能优化调整、制度文件清理、事业单位发展三个工作专班,出台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治理能力“23条措施”,机构改革“化学反应”更为强烈。大力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并实施“免到场”“零接触”验放、“边掏箱边查验”“监管放行+快速验放”等作业模式,指导和帮助企业选择最佳组合式申报方式,让货物管得住又通得快,2020年12月江门海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3.39小时,位居全国海关首位。关区“两步申报”模式应用率24.5%,高于全国海关平均水平,开展“两段准入”信息化监管推广应用第二批试点,实现关区水运口岸全覆盖。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到第六批改革试点项目46项在关区的应用推广。推动大宗商品检验改革,共88.2万吨免于实施进口铁矿品质检验,对48.8亿元免于实施进口大宗商品重量鉴定。下一步,江门海关将以落实推进海关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改革为新抓手,持续巩固业务监管模式改革成果,在海关总署顶层设计下不断推进关区的基层创新。
江门海关关长詹少彤。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江门海关下一步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在哪?
A: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很不稳定,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与此同时,RCEP自贸协定的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都对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形成有力支撑。这些因素让江门海关在推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江门海关要体现海关作为,促进地方激发发展内生动力、用好改革红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一是进一步融入“双区”建设。发挥关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服务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工程建设,推动建立供港澳农产品区域配送中心,支持江门打造面向大湾区的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通过推动申建综合保税区,促进多式联运、新业态发展等,推动建设更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支持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密切跟进服务科学研究、教育、重大技术装备等设备进口,引导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用好用足鼓励项目、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二是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完善压缩整体通关时间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果,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巩固关地企“直通车”“手拉手”工作机制成效,协力推动地方高水平开放。促进口岸开放布局优化完善,推动阳江港扩大开放后的口岸建设工作。做好江门高新港投入使用后的海关监管服务,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支持建设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智慧港口。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作用,服务外贸外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培育。深入开展国内市场需求研究,支持地方开展进境原木、水果等大宗商品指定监管场地建设,优化大宗商品通关模式。探索推进以大湾区一类港口为枢纽港、江门关区有关港口为支线港的“组合港”模式。
三是进一步支持对外开放新平台建设和新业态发展。继续推动江门综保区的申报工作。推动中欧班列业务发展,支持珠西物流中心建设。支持中国(江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参与地方跨境电商发展政策研究,扩大做优跨境电商业务,促进健康稳定发展。推进保税监管场所准入退出工作,引导地方统筹保税物流中心(B型)规划布局,推动地方争取政策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出口海外仓业务。探索打造空运离港中心,依托现有清关中心拓展陆空联运通关模式,承接周边枢纽空港货物清关、集散分拨和物流配送等功能。
四是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引领。深化实施监管设备联网,充分发挥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H986)智能审像系统和CT机智能审图系统作用。规范监管作业场所(场地)、隔离场运行管理,以耳聪目明为目标完善口岸监管业务运行监控指挥体系建设,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优化关区实验室布局,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集中资源提升检测鉴定能力,优化强化现有国家重点、区域中心和常规检测实验室等技术机构建设。结合地方产业和物流发展需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推动地方配套建设重点服务本地进出口企业的海关特色实验室,鼓励有条件的实验室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本刊特约通讯员:谭博文)
栏目编辑:高扬 5823100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