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深圳先行
——海关助力深圳开启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侧记
策划 / 贺海龙 李宇 付军锋
主笔 / 汪绍文 张弓
编辑 / 姚璟
图 / 李砚伟
俯瞰深圳湾。
引 言
这是对历史的回眸,唤起人们对“春天的故事”的回忆与激动,默默无闻的边陲农业县,如今已成为超2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创造的奇迹,印证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折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建党百年伟大光辉。
这是对未来的展望,迈入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深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新征程,蹄疾步稳、书写崭新篇章。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深圳视察,赋予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崇高使命。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迎来了继兴办经济特区后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
深圳海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广东、深圳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海关总署党委的领导下,全力以赴支持深圳抢抓“双区驱动”历史性机遇,立足深圳发展所需,加大制度集成创新力度,在改革中融入“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理念,推出“1331”赋能工程,全面快速铺开关地合作项目,形成服务区域发展的全新布局,助力深圳开启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创新发展篇
打造创新驱动引擎 建立高质量发展标杆
科研创新的新高地
2021年年初,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牵头建设特殊环境材料科学与应用大科学装置,这是首批落户深圳光明科学城的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设施之一,集成了众多国际顶尖的新型设备,国内尚无进口案例。
“深圳海关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进口的大型精密仪器比较娇气,我们原本担心在口岸开箱查验,周围环境中的粉尘可能对设备造成损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处宋俊龙老师介绍,“没想到海关主动上门送来政策大礼包。”
为了保障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设施顺利“落户”,深圳海关主动联系项目牵头建设单位,针对新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惧尘怕潮、不适宜在口岸开箱检验的特点,深圳海关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口岸直通+属地检验”通关新模式,将原在口岸实施的查验作业后移到项目所在地完成,由关员上门检查,通关时间大幅缩短,更重要的是保障了高精度设备的安全。
生物医药是光明科学城的主要发展研究方向之一,落户科学城不久的深圳湾实验室,承担着整合大湾区生命科学研究、应用领域优势力量建设的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任务。
针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深圳海关迅速研究对策,与光明区政府联合打造“光明科学城科研物资监管服务中心”,以生命科学领域为试点,优化以往分散办理的申报、检疫、查验、放行、保税监管等环节,整合为“集中审批”,实现“一站式”监管服务。同时,对科研院校、研发企业进口急需的血液制品、人体细胞等高风险特殊物品安排专人跟踪指导,通过“一次审核、多次采信”等便利措施,为科研物资流通按下“加速键”。
南海之滨,改革创新大潮在这里不断喷涌。
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的光明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核心区总投资超1400亿元人民币的60个在建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工地如火如荼。光明科学城以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核心,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
深圳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科研创新产业聚集明显,拥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等雄厚的产业基础,科技创新能力领跑全国。从一飞冲天的大疆无人机,到有望颠覆显示技术的光峰光电激光电视,一个个源头创新的种子在这里播撒,一个个科技创新巨头企业在这里成长。
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院校。作为一所国际化高水平大学,学校在进口科研设备方面投入了大力气和大量资金,但在开展科研工作时,常常面临着设备流动不便的困难。
当深圳海关获悉学校反映的问题后,第一时间结合现有政策条件,“量身定制”服务举措,将原来的审核制变为报备制,同时开通网上无纸化办理渠道,实现足不出户线上申报。报备信息通过后,相关科研设备即可按需流动。2020年以来,包括南方科技大学、鹏城实验室、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在内的共计8家教学或科研机构受惠此项改革红利,涉及免税科研设备货值745.36万美元。
除南方科技大学外,针对许多高级认证科研企业特殊物品进口需求大、通关时效要求高的实际情况,深圳海关探索对低风险特殊物品实行“一次审批、分批核销”,对高风险特殊物品实行“一次审核、多次采信”,同时推出预约办理服务,开通进出口特殊物品检疫审批绿色通道,将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时限缩短1/2。
制度创新的新平台
深圳与香港被一条深圳河分隔两边,又因河间小岛——落马洲河套地区而紧紧交融在一起。就是在这片区域,深港两地正合力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建设,致力于将其打造成融合“一国两制”优势的国际化开放创新平台。
图 / 李砚伟
深圳海关所属西沥海关关员送政策上门,帮扶辖区自行车企业出口转内销。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其中福田保税区作为先导区,承载着深圳外贸“稳增长”和“促科创”的双重使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将探索实施特殊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努力在科研人员出入境、科研物资通关、科研资金流动、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圳市为河套地区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美丽画卷。
深圳海关不遗余力推进河套地区创新发展,扎实的外向型经济基础、成熟的产业配套和高效的通关环境,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研项目的进驻“架桥铺路”。2020年8月底,随着科研设备的陆续到位,南方科技大学量子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正式“落户”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海关了解到南方科技大学遇到科研设备进区难题,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班,提供全流程通关服务支持,疫情期间“不间断”在线远程指导其办理海关注册登记备案等手续,保障科研用基建物资、办公用品及设施设备“当日申请、当日办结”,确保项目进度如期推进。
为服务好区内的科研机构,深圳海关指导设立专用账册、办理设备进区手续,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进口自用的、需实施法定检验的成套设备,创新“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的检验监管模式,允许到使用地检查,目前已有22批次160台科研设备进区,价值逾1.4亿元。
对用于科研的特殊物品,优化审批模式开通绿色通道,对低风险特殊物品实行“一次审批、分批核销”,高风险特殊物品实行“一次审核、多次采信”,将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时限压缩一半。同时,优化合作区通道监管模式,在连接香港的一号通道建立“白名单”监管制度,与合作区政府管理、边检部门共同核定白名单车辆和人员,通过系统实现备案、审核、监管等信息互换,在连接境内的行政通道试点依申请备案后24小时通行。
镜头转向深圳的“老区”罗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深圳市罗湖区水贝珠宝玉石产业从无到有到变强,目前拥有9000多家商事主体,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约占全国珠宝批发份额的50%,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珠宝玉石传统的进出口模式受阻、资金压力大流转速度慢、中小企业多行业集中度低等行业短板进一步凸显。
深圳海关充分运用保税政策优势,联合罗湖区政府实施珠宝玉石保税监管模式改革试点,建设珠宝玉石行业发展“一平台、五中心”,实现“以企业为单元”向“以行业为单元”升级,实现深圳珠宝玉石行业跨境贸易运作合规化、阳光化,破除行业“看货难、进货慢”。
据了解,进口模式实现珠宝玉石由传统进出口模式向保税物流供应链模式转变,在办理进口完税手续后海关实现系统划扣缴税,整体的通关时间比原有模式压缩2~3天,通关效能显著提升。
改革后珠宝玉石企业通过进驻保税服务平台,既能得到行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指导与公共服务,也能享受改革试点相关的保税政策优惠与改革便利。2021年1~4月,入驻平台企业已达87家,进出口各类彩色宝石、珍珠、珊瑚、钻石首饰等超2.69亿元,内销金额1435万元,珠宝玉石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外贸新看点,“老罗湖”正在焕发出新光彩。
自贸发展的新格局
分居深圳蛇口半岛两侧的蛇口与前海,历史在这里交汇,创新在这里书写。
40年前,随着蛇口工业区破土动工的第一响“开山炮”,经济特区这一崭新事物在古老大地上宣告诞生,开启了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探索。今天,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又在这片改革热土上生根开花,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正如火如荼。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由桂湾、前湾、妈湾三个区域组成,集聚“海、陆、空”交通网络,具有深港融合圈、空港辐射圈、海港服务圈“三圈叠加”效应的绝佳区位优势。既是国家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前沿和创新高地,也是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启动区。
2020年8月19日,前海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验收,作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前海深港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海综保区积极依托独特的国家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保税+”为基础的创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实现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
截至目前,深圳海关已推出了63项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举措,其中31项已纳入省级以上复制推广经验。获选广东自贸区五周年11个最佳投资贸易便利化案例之一的“MCC前海”新物流模式等创新案例被评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
目前,在前海实施的“全球中心仓”监管模式可以实现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同仓存储、进口与出口同仓调拨、小额交易与大宗贸易同仓交割、内贸与外贸同仓一体,企业可更加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该模式目前吸引了华为、中外运、西部数据、海思芯片等80余家企业在前海聚集,推动了前海ICT(电子元器件)物料供应链中心建设。
此外,深圳海关在前海积极培育建立保税检测维修中心,创新“保税维修+物流分拨”模式,实现2020年该模式下进出口保税维修货物货值达2.54亿元。今年一季度,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应用该模式开展无人机保税维修业务,相关货值达1.71亿元,企业黄经理表示:“我们正在筹划开展全球检测维修业务,着力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充分参与国际分工,赢得国际市场。”
跨境电商高质量全业态发展
今年“618”电商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电脑、手机等“宅经济”产品火出了国门,在深圳国际快件运营中心,每天满载着菜鸟、天猫等跨境电商平台出口零售货物的车辆运抵后,无须查验的车辆仅需几分钟就能收到放行指令。
深圳鑫隆华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明表示:“现在,我们承运的跨境商品出口货量从每天20万票上涨到40万票,95%以上商品可实现“半小时出园”。
这是深圳海关根据电商商品“件小量大”的特点,通过运用智能分拣系统、CT智能审图等科技装备,结合“九宫格选查”“场站自动运抵”“辅助系统全程可追溯”等创新举措,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同时,启用集中视频手段对业务现场进行监控指挥,专人专线服务跨境货物高效清关服务,实现海量包裹自动化快速分拣,低风险包裹22秒自动快速放行。
自2013年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率先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特殊区域出口试点以来,深圳的跨境电商新业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刷新纪录。
深圳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跨境电商监管政策,率先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跨境电商B2B出口等改革试点,1210、9610、9710、9810等多种业务模式已全面落地,形成了跨境电商“购—展—售—退”全模式发展生态链。结合“多国集拼”的前海新物流模式,积极构建“海上邮路”“空中通道”“中欧班列”等“海陆空铁”立体物流新路径,全面打通电商企业物流“堵点”联通“断点”,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疫情冲击下国际物流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积极推动关区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建设和优化布局,关区内自西至东在宝安、前海、福田、盐田、龙岗、惠州均匀布局8个监管场所,实现了跨境电商东西齐飞的多极发展格局。
2020年,深圳关区累计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货值超1000亿元,排全国第一位。疫情之下传统外贸大门收窄,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给深圳外贸打开了另一扇窗。2021年前4个月,深圳关区累计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货值超千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助推深圳市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企稳保持增长,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释放综合保税区政策红利
一辆辆满载跨境电商包裹的货车,进出于前海综合保税区;数百辆平行进口汽车由滚装船装载运抵大铲湾码头,运往前海综保区保税存储……
2020年,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升级为前海综合保税区,深圳已形成盐田、坪山、前海三大综合保税区鼎立之势。深圳海关针对关区不同特殊区域区位和产业优势不同的特点,打通区域产业隔阂,量身定制了“保税维修+物流分拨”组合监管模式,利用综保区间保税货物流转便利,支持企业将来自境外的待维修货物先配送至前海综保区理货、检测,再分拨流转至坪山综保区进行维修,组合发挥前海物流发达和坪山维修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助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实现“1+1>2”的发展效能。
坪山辖区企业深圳市大疆如影维修科技有限公司是大疆创新的全资子公司,全权负责大疆创新的检测维修业务。企业售后服务经理黄川反映:“相对于之前,在香港清点后直进坪山的操作方式,海关创新的‘保税维修+物流分拨模式’可以让我们仅在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上每月就减少7万元,维修周期缩短约2天。”
看着库存系统上新增的460个有机显示屏料件,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唐以尧长舒一口气,这批从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调拨的料件下午就能送到深圳的生产线上,集团正在加急生产的液晶电视出口订单更加有保障了。这个看似简单的新增库存,实际上是该集团将其广州企业的保税料件调拨至深圳企业,打破了原有监管政策下保税料件不能直接流转的局限。
按照海关总署工作部署,2020年,深圳海关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9个直属海关之一,开展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实现了集团内保税料件、设备、仓储场所共享,精简了业务手续,减免了部分环节担保,企业生产资源使用效率明显提高,运营效能明显提升,试点取得良好效果。今年,深圳海关全面推广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助力高端制造业创新发展,目前共有6个企业集团20家企业参与改革。
图 / 张孟
深圳海关所属皇岗海关查获的侵权出口轴承。
图 / 王丽欢
高级认证企业代表参观深圳海关企业规范管理示范基地。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进出口事务部总监郭玲霞表示:“这个改革对我们非常重要,作为集团公司,我们在全国4个城市有4个生产基地,有多本加工贸易手册,涉及料件120项。之前我们创维集团境内各分公司之间保税料件流转需经香港中转,现在跨关区保税料件直接流转给了我们极大的便利,不仅能大幅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时效,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盘活了我们企业内部的资源,实现了统一、灵活调配。”
保障高科技供应链产业链
“疫情寒流下,我们真切感受到浓浓暖意,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断闯关探路、突破瓶颈、加速发展的信心。”深圳米飞泰克有限公司总经理云飞白专程来到深圳海关隶属龙岗海关,感谢海关给予企业的热情帮助及支持。
该公司是深圳市名列前茅的集成电路测试封装企业,主要为国内外5G移动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汇顶、格力、比亚迪等,提供晶圆测试、芯片封装、芯片终测等全流程测试封装服务。
据了解,晶圆测试是集成电路生产测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测试前后并不改变晶圆外在的物理形态,按照传统加工贸易思维理解不能被认定发生实质加工,无法以加工贸易形式开展进出口业务。企业反映,晶圆测试业务占该公司业务量40%~50%,以一般贸易开展进出口业务导致资金被长期占用,且通关和税务事项办理的程序复杂,给企业造成了较大压力。
针对行业中反映的突出和普遍性问题,深圳海关开展集成电路产业图谱和产业链条研究,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各环节全面纳入保税监管,利用保税政策为集成电路企业在料件和设备进口等方面减轻税收负担、降低经营成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免担保待遇。据米飞泰克有限公司测算,每年预计可减少资金占用800余万元,节省通关等费用60余万元,货物交付周期缩短2~3天;据存储芯片产品生产企业深圳佰维存储科技测算,以加工贸易形式进口料件生产,一年能为公司节约资金成本至少1200万元。
营商环境篇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自2020年以来,外贸企业对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需求更加迫切,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不仅有利于疫情防控物资的快速流动,更有利于稳定外资外贸和市场信心。
通关效率是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深圳海关稳步推进各项通关改革,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间。针对不同商品、不同运输方式、不同需求,设计不同通关流程,深圳海关可以提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集中申报”等多种模式,供企业自主选择。丰富多样的通关创新改革,让企业在深圳“买全球、卖全球”更加高效便利。
新鲜出炉的“顺德产”微波炉、空调等家电,在工厂门口就能搭上驳船,从顺德北滘码头运抵深圳蛇口港,运往世界各地,再也不用从顺德运到深圳中转装船,企业出海“更近一步”。2021年4月,深圳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是6.11小时、0.99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6.51%、91.69%,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持续提供“肥沃土壤”。
深圳市跨境贸易指标领域改革政策落地实施成效显著,由国家发改委指定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介绍经验做法。在国家发改委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深圳市在跨境贸易指标领域名列前茅,被列为标杆城市。
按照海关总署“全面深化业务改革2020框架方案”部署,深圳海关大力推进“五项创新”改革。2020年全面推广并叠加运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模式,累计实施“两步申报”报关单约24.75万票,居全国第一位。实现“两步申报”报关单的整体通关时间与非“两步申报”报关单相比压缩78.23%。
率先试点“两段准入”应用。作为海关总署首批“两段准入”改革试点单位,深圳海关在2020年9月29日完成全国首票应用该模式的货物验放业务,成功测试“附条件提离”“转场”“合并查验”等全业务场景,并积极探索将该监管模式推广至粮食进口等各类业务场景。
针对“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开发“直提直装”移动应用模块,实现线上“企业一次申请、海关码头同步确认、业务快速办理”;针对公路口岸货运查验开发“深关陆路通”小程序,跨境货车司机通过该小程序绑定车牌号,即可实时查看车辆查验进度和海关即时通知,及时配合海关执法作业,便利进出口货物快速通关。截至2021年4月底,小程序累计访问量达162万余次,用户超1万人,“深关陆路通”小程序已成为粤港司机通关的好助手。
主营水果进出口业务的深圳市泛亚公司关务经理张捷联介绍,通过蛇口海关的“两步申报”“船边直提”等改革措施,不需查验的水果仅需5分钟即可从船上卸下直接吊到货主安排的拖车上提离码头,分销到全国各地,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进口水果成本,真正实现了全程物流无缝对接。
促进人员物资要素自由流动
口岸24小时货运通关、跨界车辆实现统一平台管理……面对疫情和国际贸易不确定因素等影响,深圳海关创新服务,积极助力构建湾区内水陆空铁等一体联动的“物流走廊”。
在深圳海关和地方部门的紧密配合下,深圳湾口岸于2020年12月实施24小时货运通关,这是深圳第二个实施24小时通关的口岸。同时,莲塘口岸货运业务开通、皇岗口岸重建顺利推进,深圳口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物流互联互通打下坚实基础。
除口岸建设外,深圳海关稳步探索推进“大湾区组合港”建设,形成以深圳港为枢纽港、珠江沿岸港口为支线港的“组合港”格局,将“组合港”延伸到大湾区内其他地区,减少珠江西岸地区企业与港口之间的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缓解公路运输压力,促进大湾区内生产要素快速流动。通过“东西部港区一体化”项目实现企业“先入区后报关”的需求,已拓展到中国外运、招商保税等关区重点企业,已开通“机场—前海综保区”“盐田港—前海综保区”等物流线路。支持内外贸同船运输业务,形成了“中山港—盐田港”“小榄港—蛇口港”“洪湾码头—盐田港”等常态化线路。在释放航空运力方面,大力推动航空物流“客改货”业务发展,推动全球跨境快邮集散中心建设,落地“空港+保税+会展”“海空港联动”项目,实现深圳机场国际航空货运货值逆势增长28.3%。在铁路、邮路方面,深圳海关开通国际海运“海上新邮路”,力推中欧班列升级发展,助力“湾区号”“深赣欧”等中欧班列发运。
作为陆路连通香港的重要通道,深圳海关面临着全国最大的旅客及行李物品监管工作压力,而“智慧旅检”成为旅检现场关员们挑起重担、担当履职的有力辅助。
在旅检现场,设置有卫生检疫、海关通道以及行李查验区三段区域,在人流密集且快速通过情况下,现场巡查、选查关员难以准确识别重点人员,再加上反应时间短,漏查情况时有发生,人工识别压力大,急需借助技术手段提升海关监管实效。
深圳海关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了关区三级风险分析布控机制、“四位一体”综合选查机制、二级指挥监控机制等多项机制,丰富了对旅客行李物品监管的手段,改变了“察言观色+行李机检”的传统旅检作业模式。2020年实现深港口岸人脸识别系统全覆盖,旅客行李物品智能化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守国门”科技作用日益凸显,“无感通关”模式逐渐成型。
图 / 张培佳
深圳海关所属深圳湾海关关员开展进口水果查验工作。
图 / 张仕荣
深圳海关所属惠州港海关关员在马鞭洲原油码头核对流量计数据。
目前,深圳海关正在积极探索运用5G智能单兵系统,在旅检大厅场景下实现了实时的移动端人脸识别报警及远程音视频指挥,赋能AR眼镜实现音视频连线、人脸识别、车辆识别、风险预警等功能,进一步提升风险分析和现场监管的精准性,旅客通关更加快捷便利、通关体验更好。
在深化深港口岸旅客卫生检疫合作机制方面,深圳海关联合香港海关创新实施“一检双放”检疫模式,即在没有疫情的常态下,基于检疫结果互认,深港双方严格实施入境卫生检疫,简化各自出境卫生检疫,便利旅客通关。
疫情期间,部分境外市场需求疲软,订单减少,加上运输航班受限,物流成本上升,产品出口受阻。华通精密线路板(惠州)有限公司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生产的电子元件原本主要出口东南亚国家,在深圳海关的支持下,该公司积极挖掘国内客户,将加工贸易货物转为内销。2020年,该公司内销货值达6亿元,解决了消化库存的难题,稳定了业务的发展。
据了解,深圳海关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推动加工贸易由单纯的“两头在外”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专门出台促进内销便利化的12项帮扶举措,通过免担保、优监管、减手续、搭平台等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精简内销业务环节、畅通国内销售渠道。
“暖企计划”以服务促发展
口岸营商环境好不好,广大进出口企业最有“发言权”。深圳海关坚持把聚焦企业现实需求、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面对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的各种困境,深圳海关推行“优企计划”,主动对优质企业开展精准培育,采取集中培育与“一对一”重点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覆盖重点扶持企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贸易往来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等各行各业。通过信用培育,稳健医疗、天珑移动、招商保税等一批优质企业成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享受AEO政策红利。
2021年新年伊始,深圳海关在“优企计划”的基础上推出“暖企计划”,服务企业再升级。根据该计划,深圳海关将开展链式信用培育,精准对接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智能显示、新能源等重点支柱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发挥稳链、强链作用。
着力培塑AEO标杆企业,优先汇聚和落实各项改革政策红利,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效应,引导全行业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出7大类30个项目的高级认证企业便利化措施项目清单,提升企业获得感,提供联动式服务,搭建“企业—协调员—口岸”畅通便捷渠道,实施多部门联动式扶持,多层次协同解决企业通关疑难。
为进一步引导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水平,促进企业良性经营发展,深圳海关于2020年年底建立了企业规范管理示范基地暨稽查核查实训示范基地。创新应用“全景还原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全程模拟海关稽核查作业流程、全面考评配合针对性指导”三位一体的实训体系,为企业进行多节点、全链条、多视角、全方位的实景指导,实现海关后续监管工作执法效能与社会效能的融合统一。
基地的示范展厅包括企业答疑篇、海关稽查流程篇、企业权利义务篇、警示案例篇、政策红利篇五个篇章,利用激光投影及人屏互动的方式,展示稽查基本环节及主动披露、企业AEO认证、互联网+网上稽核查等政策红利,同时以案说法,强化企业红线意识,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规范企业持续合法经营,提升海关正面监管的社会服务效果。
实训体验室则是通过综合使用VR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和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高度还原海关稽核查实景,让企业人员仿佛身临其境参与海关稽核查的全流程。同时通过人机交互等增强智能化互动体验,帮助企业经营人员直观提升合法经营意识、快速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有效破解企业对AEO“既想又怕”的认知困境。
基地成立以来,已有12家企业通过实训成为高级认证企业,累计接待企业参观和实训200多家,兄弟海关及其他政府部门参观近60次,更有土耳其、白俄罗斯、塞尔维亚、希腊等国家海关官员前来参观考察,得到企业、地方政府部门和国内外海关高度认可和好评。
知识产权边境全链条保护合力
2021年3月,华为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代表向深圳海关递交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书,申请海关扣留广州某电子公司出口的特定型号的电源逆变器产品,称这些产品侵犯了华为公司“逆变器母线电压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权,并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
经了解,此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已就相关专利开庭审理过华为公司与被举报企业的专利侵权纠纷,并裁定该公司应停止生产、销售特定型号的侵权产品,但华为公司却发现该公司并未执行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仍然在生产和出口侵权产品。
深圳海关收到投诉后,急企业之所急,在严格、规范地审核申请材料后紧急下达了布控指令,之后在盐田、蛇口口岸查获分别装载在6个集装箱中的特定型号的涉嫌侵权产品,共扣留涉案特定型号电源逆变器一批,货值超过人民币276.5万元。华为公司随即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深圳海关按照法院的裁定书及协助执行函要求,将涉案货物移交法院。
“深圳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力度大、效率高,保护了企业的创新权益,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华为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通信产业是深圳的重点产业,也是创新聚集的重点领域。为支持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深圳海关连续两年开展该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调查,掌握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及在海外遭遇的侵权纠纷情况,指导企业运用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累计培塑华为、中兴、大疆、迈瑞等32家“龙腾”重点企业,2020年关区新增备案知识产权664项,增长36.9%,相关创新企业在进出口环节获得知识产权全面保护。
近年来,深圳海关结合权利主体实际需求,创新探索形成“主动保护,协同打击,专业标准”的专利权保护深圳模式,2019—2020年两年间查办专利侵权案件85批次,占全国海关6成以上。目前该模式已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先进经验项目上报广东省政府、作为深圳市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指标中的典型案例上报国家发改委。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圳海关从执法机制、执法重点、执法手段、执法队伍等方面打造海关“严保护”样本,主动创新工作方法,在信息收集、趋势分析、联动办案等方面与企业开展配合,强化跨关区合作,全方位打击货运、邮快件、转运等渠道侵权行为,有效打击侵权货物口岸漂移,实现全链条治理。据统计,2020年,该关共查扣侵权货物2123万件,案值超过6100万元,比2019年全年分别增长50.7%、73.8%,查扣侵权货物数量和案值均列全国海关第一。
与此同时,深圳海关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以及立法、执法、司法等部门的合作,融入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助力深圳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助力“中国制造”畅通出海
深圳是全球电子显示器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相关产业十分发达,但欧盟即将实施的一项电子显示器能效新规,让生产厂商深圳兆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愁眉不展。这项新规的实施将会给深圳多家电子显示器企业的产品标签更新和库存货物销售带来严重影响。
为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欧盟新规影响,深圳海关所属布吉海关立即对新规进行分析解读,运用WTO特别贸易关注规则推动对欧交涉,经过艰苦努力,最终推动欧盟放宽电子显示器能效标签新规过渡期的市场监管要求,助力企业顺利走出国门。深圳兆驰股份有限公司的宋小龙表示:“得益于海关技贸方面的帮助,公司今年出口总额已超1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一倍。”
随着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不断提升,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以技术法规、标准、认证、认可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绕不开的一道门槛。
图 / 李砚伟
深圳海关所属皇岗海关关员在第22届高交会上向企业宣讲参展品进出境政策。
中国海关是WTO国家通报咨询点中方唯一官方代表。深圳海关作为海关系统内的重要成员,始终将技贸措施工作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服务外贸外交大局、促进外贸增长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深圳海关坚持问题导向、对接产业需求、聚焦企业关切,先后组织对无人机、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等44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提出了210条意见建议,研究提出42个特别贸易关注议题报送海关总署,连续列入我国WTO/TBT例会对外交涉议题,成为海关系统采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外交涉议题最多的单位,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深圳海关通过持续加强合规引导,强化国际规则运用,减少企业出口受技贸措施阻碍,在推动解决企业高度关注欧盟、沙特、哥伦比亚、法国等国外重大技术准入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中国是全球民用无人机最主要的产业基地,深圳市出口的消费级无人机占全国总量的90%,并形成了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具有无人机产业集群优势。但近年来无人机的出口却并非一路坦途,截至2021年4月,全球就无人机发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多达12件,涉及无人机分类管理、物理身份编码规则、灯光颜色及可见度、声音警报装置等方面。
为促进世界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和中国无人机产品更好地走出国门,在海关总署标法中心的带领下,深圳海关先后对12件通报开展评议,通过海关总署对外提出评议意见45条,截至目前被其他WTO成员采纳22条,采纳率达48.89%,相关工作成效惠及全国170余家民用无人机出口企业约90亿元的产品。
深圳作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枢纽城市,外贸发达,产业集成度高。加快建设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成为企业、政府共同的呼声。今年4月12日,海关总署批复无人机、医疗器械、石油化工产品3个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在深圳关区成立,其中全国唯一的“无人机技术性贸易研究评议基地”落户深圳南山。基地的落户将助力相关行业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企业合规“出海”保驾护航。
未来篇
发挥新职能迈向新征程 续写“春天的故事”新篇章
筑牢防线守卫国门安全
深圳是常住人口超过2200万人的超大城市,仅有2000公顷基本农田,95%的食用农产品和85%的食品依靠外地输入,粮食100%靠外地输入,食品安全监管所面临的挑战巨大。
为助力深圳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深圳海关积极响应深圳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工作部署,推进食品安全战略项目,通过“构建进口食品追溯与预警平台、打造进口食品安全跟踪评价中心、建设食品技术贸易措施研究中心”,构建新型智慧食品监管体系。其中进口食品安全跟踪评价中心项目已完成深圳地区3800余批次、近12万项次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及评价工作。进口食品追溯与风险预警平台项目累计对200个相关食品安全信息网站进行摸查筛选,收集境外食品安全风险和舆情信息上千条,形成国际发明专利4项,采集追溯信息6万余条。
从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成立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等诸多“第一”;到40年后的应届毕业生落户“秒批”、商事登记改革“三十证合一”、推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深圳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一直在路上。
站在全新的时代方位,深圳海关高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改革新篇章。
深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货物人员往来频繁。藏匿在运输工具、集装箱、货物、寄递物、旅客携带物品中的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生物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对国门生物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深圳海关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严防境外动植物疫病疫情和外来物种传入。建立集“疫病疫情、风险分析、技术法规、应急预警”为一体的联合防控机制,通过开展高风险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风险评估,加大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分析布控力度,切实提高布控精准度。通过编制图谱和典型案例,加强各口岸现场查验人员及查验设施设备的配备,不断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旅客行李、跨境电商等渠道的检疫监管,对截获的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严格处置,严把外来物种入境关。2020年以来,深圳海关累计截获有害生物531种16773次,有效建立起国门生物安全屏障。
此外,为防范化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深圳海关建立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监管体系,构建辐射整个深圳地区的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质量安全监管网络,集信息采集、风险评估、预警处置为一体,有效筑牢消费品健康和安全坚固防线。
率先建成全国直属海关首个风险评估中心,建立风险验证评价实验室,精准聚焦进口儿童用品、固体废物、医疗器械、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商品,开展专项评估,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建立完善商品质量安全检验布控机制,综合运用随机、精准等手段,从源头上拦截不合格商品。2020年,深圳海关在检验监管中查发进出口不合格商品1001批,货值11.99亿元;通过风险监测主动检出不合格商品330批,并采取发布风险预警通报、调整商品布控规则等处置措施,有效筑牢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防线。
打造海关管理服务示范样板间
自从机构改革以来,深圳海关奋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深圳海关秉持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思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系统性、全方位、集成化业务改革创新,全力打造更加适应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
2021年2月,深圳海关出台首批34项共61个具体事项的改革措施,从规范执法制度到优化信用管理,从全面开展进口分层检查改革,到试点实施“由企及物”属地出口监管改革,以覆盖海关各业务领域、囊括业务链条所有环节“史无前例”的改革创新,构建“管得住、放得开、效率高、成本低”的新海关监管体制机制。
选取进境木质包装未申报、企业自检不合格等8类业务试点主动披露,创新企业自查结果认可管理机制,已有600多家出口竹木草企业享受新型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红利;改革“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签发、熏蒸换证等签证模式,平均节约签证时长1个工作日,缩短通关时长2~3天;在全国率先试点“属地监管企业,口岸验证产品,风险联动协同”出口监管新模式,为企业节省样品费、人工成本等运行费用80余万元,节约查验等待时间超2000小时。
深圳海关同时推进统一企业准入合规管理改革,以进一步扩大政策红利覆盖面,引导企业及时主动办理资质备案,用足用好政策。2020年,新增报关单位24997家,同比增长47.24%;特定资质企业同时具备通用资质比例提升至99%,基本实现全覆盖,让更多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为最大限度释放产业活力,深圳海关在海关总署指导下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输入国无注册要求的出境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免于向海关注册登记,率先实施国境口岸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免于现场审查手续、水果果园注册登记优化调整等系列措施,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有力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图 / 杨龙毅
深圳海关所属惠州港海关顺利完成首票货物“抵港直装”。
“三智”海关在路上
2021年2月,开关运行满半年的莲塘口岸车来车往,一片繁忙景象。深港货运车司机王浩远驾车到达海关通道闸口,“驾驶员智慧验放设备”立即自动对他进行人脸识别抓取、同步开展红外测温,瞬间读取并判断他的信息及验明核酸检测报告等,仅10秒就完成检查放行通关。
自2020年以来,深圳海关深入推动建设“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先行先试,为推进海关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以深化“三智”合作为抓手,通过探索应用先进技术、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服务、提升通关便利化程度等措施,积极融入深圳“双区”建设,助力深圳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城市。
在旅客通关方面积极应用新科技,向科技要效率,试点应用的“5G智能单兵项目”能在1秒内快速精准匹配旅客查验信息,精准开展现场拦截及重点查验,有效提升旅客非侵入式无感通关体验。
同时,深圳海关在皇岗、莲塘等口岸建设“一站式”智能卡口,应用“公路口岸驾驶员智慧验放设备”,大大提高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验放效率。采用集中审图集约化管理,通过分析处理图像数据、建立运算模型,实现高效精准“智能审图”。场所监管方面升级视频监控设备。通过打造规范、智能、高效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监管对象通关全程覆盖。在最小干预现场作业的情况下实现“同步查验”,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指挥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图 / 屈雷明
白俄罗斯明斯克海关局代表团到深圳海关所属龙岗海关参观深圳海关AEO高级认证实训基地。
据了解,莲塘口岸是深圳首个采用“一站式”通关模式的口岸,实现了跨境车辆“一次停靠、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降低企业通关时间。同时也配备了全国海关系统首个CT型H986监管设备,可精准实施非侵入式查验,不断提升通关效率,优化通关体验,充分释放科技红利。
深圳海关创新“互联网+”监管模式,在检验检疫、保税物流、稽核查和便民办事等方面,积极应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技术,提升海关治理能力。
创新“互联网+检验”,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实时监管货物及企业生产现场安全防护及运行状况,实现“不见面”非接触式目的地检验。试点“互联网+保税物流”,缩短报关单录入时长0.5小时,节约通关成本30%。优化“互联网+网上稽核查”,通过“网上看货”服务,为超过3000家企业用户提供支持,压缩作业时长90%。拓展“互联网+”地方特色服务,在全国首创检验检疫“e证书”签发模式,压缩签证环节,缩短仓储周期,为企业提供便利。
深圳海关还利用信息技术打造“i深关”移动应用品牌,目前,“i深关”已上线旅客资讯通、疫情防控、车管预约、公路舱单确报、检查信息查询、电子口岸业务等11大模块120项服务,并在全国率先推出出境宠物检疫预约、海关行政处罚信息书电子送达、进口食品溯源、电子口岸业务等“掌上办理”功能,提供了丰富的出入境旅检、缉私办案、检验检疫等特色服务,“一站式”满足进出口企业和进出境旅客通关需求。
深圳海关将紧密围绕海关总署党委对开展“三智”建设提出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深圳区位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优化通关作业流程,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