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

聚焦十大能力 提升口岸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水平

/ 庄妙慧

海关处在维护开放安全的第一线,承担着为国把关的重要使命,研究和探索提升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健全口岸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实证调研、理论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得出,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建构包括了法律支持、风险评估、现场应对、技术支撑、联合处置、应急保障、医学救援、舆论引导、心理干预、科研攻关十个方面。本文通过聚焦提升十大能力,以期能对进一步提高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提升法律支持能力

加强口岸应急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也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这为完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口岸应急需要在法治轨道上运作。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处置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推动制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好《国境卫生检疫法》与《生物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的衔接,完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规范和管理办法。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规定,从规章上升至法律层面,以法律固化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业已成熟的机制;国境卫生检疫是海关职责,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时还涉及卫健、边检、外交、旅游、民航、交通等多个部门,需要由法律厘清各项关系、明确协同机制,各项工作才能有章可依,有序进行。

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强化口岸风险管控理念

加强风险评估是当前国内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共卫生危机预警作为危机管理的前哨和第一道防线,可以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或将损失降到最小。我们需要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应用技术,科学判入境人员风险等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置。口岸隶属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也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收集境外传染病疫情信息;切实发挥境外传染病监测哨点作用,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判的能力。同时,健全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善后调查评估制度,事后应进行深入反思,以便及时整改,减少负面效应,从而提升整个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水平。

提升现场应对能力

开展基于情景假设分析的应急演练

海关是打好疫情输入阻击战的首要阵地,应急预案作为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核心内容,可避免事发后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应按照口岸方案”“对象指引”“事件预案原则,全领域、全流程、全场景制定专项预案。基于目前口岸一线专业力量有限、流动性大的现状,一线人员尚未具备在短时间内仅凭体温测量和临床体征作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因此,建议按照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蚊媒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分类建立预案库,便于现场处置人员作出基本判断,选择合适的现场处置策略作为参考,提高预案的适用性。应急预案的生命力和有效性在于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变化、演练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多角度推动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机制,提升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口岸现场设计并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图,合理规划区域,避免现场混乱。聚焦实战,优化演练方案编制,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对演练频率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基于情景假设分析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仿真演练,甚至尝试双盲练(不预告时间、不预告地点),提升应急人员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锤炼应急事件处置能力。

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增强口岸应急检测实力

技术支撑能力主要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四个方面。口岸检测能力是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防控疫情输入的重要保障,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提升口岸应急检测能力,实现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目前,作为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主要技术力量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受制于人员、经费、物资、技术、实验室配备等因素,难以充分满足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的检测需求,成为当前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薄弱环节。建议配备关键检测设备和物资,加强相关实验室升级改造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提升口岸实验室的快速检测能力。建设覆盖口岸隶属海关的初筛网络监测实验室,提高精准筛查能力,统筹满足口岸快速检测需要。积极借助地方技术优势和检验检测资源,满足战时口岸应急检测需求。

提升联合处置能力

锻造整体应对合力

部门间、区域间联防联控机制在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报交流机制,定期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交换出入境卫生检疫和传染病疫情信息,发生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加强通报频次;协调建立海关派驻联络员机制,将海关联络员直接派驻到省市卫健部门或属地防控指挥部,及时掌握入境时无症状、无流行病学风险等人员的留观情况,提前掌握地方拟对外发布的确诊病例信息。针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探索建立由海关总署牵头,地方政府倡导,口岸和卫生健康管理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整合地方政府部门已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安全管理平台、急救调度指挥中心等,形成相互协同与合成作战,做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并实现指挥过程和现场态势的全程可视化,运用信息化提升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效率,固化联防联控机制。联合编制相关应急预案,做到应对工作的无缝衔接,建立海关与口岸相关部门、地方卫生健康部门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相互配合的机制,提高口岸公共卫生治理能力。

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夯实应急管理基础

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全面健全应急资源保障体系,是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资源保障主要包括人力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网络保障五大方面。但是,目前口岸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队伍里缺乏既具有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又具备管理学思维和技能的卫生管理类专业人才,导致在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系统内应急管理方面的复合型综合人才缺失。建议加强口岸卫生应急管理人员与专家培养,任用具有卫生管理专业教育背景以及富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当应急处置的指挥者,在机构设置中设立卫生应急管理部门,提高口岸应急人才队伍的管理水平。

提升医学救援能力

彰显人道主义精神

口岸属于出入境管制区域,一般不设立专业医疗急救机构,而地方医疗急救力量很难第一时间抵达施救现场。目前,全国口岸伤病旅客、船员的紧急医学救助工作基本由海关承担。树立大救援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应急管理理念,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规范、合理、有效、快速、正确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员痛苦,提供生命支持,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安全转交专业急救人员进一步诊治,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是口岸紧急医学救助的现实做法。一是给予技术指导和应急处置。包括提供救助技术指导,实施非创伤性的物理支持,给予清创止血,吸氧,监测生命指标等应急处置。二是争取救治时间。开通紧急救助绿色通道,协调边检给予快速验放通关。三是协同医疗部门开展救治。及时向专业救治人员提供病员发病初期完整信息情况,必要时给予人员和设备设施支持,通过闭环管理完成交接手续。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融媒体时代树立融思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随着融媒体时代的迅速到来,媒介格局、舆论环境、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也给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梁启超曾经说过:舆论者,天地间最大之势力也,未有能御者也。宣传是使社会各界最大范围了解、关注并掌握口岸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普通公民和社会组织危机意识、应对能力的形成是做好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在融媒体时代树立融思维,从价值理念、方式方法、平台渠道、效果反馈上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在日益复杂的网络中,舆论环境倒逼口岸监管部门提升舆情素养,客观认识舆情,主动评估舆情风险、及时应对舆情、积极防范舆情,在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发出正面声音,以主流声音影响国内外公众舆论。避免不当处置行为和舆论炒作,刺激舆情发酵,引发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建立和完善与新兴媒体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全媒体联动协作机制,实现同频共振,形成宣传合力,回应社会关切,稳定群众情绪,提高政府公信力,取得国内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争取舆论引导效果的最优化。

提升心理干预能力

打好心理防御战

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口岸现场人员的心理危机问题是复杂且不能忽视的,入境人员不良心理状态将给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开展和管理措施落实带来直接干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群众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重视心理危机问题,加强口岸重点人群的心理干预是口岸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迈向新台阶的鲜明写照,突出了口岸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口岸现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心理干预体系,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应当与应急预案同步实施,并根据应急预案的改变同步进行调整。探索推进心理干预机制下沉,发挥好口岸基层一线组织的作用,密切关注入境人员的心理状况,积极疏导各方心理压力。

升科研攻关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科技在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要加强口岸公共卫生科技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坚持平战结合,推进口岸传染病防控研究基地建设,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传染病防控、检测等新技术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共同组织参加相关的国际、国内会议和学术活动。加强应急基础研究,设立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支撑研究专项;深化与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检疫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口岸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要树立口岸大安全理念,全面提升应急能力,切实筑牢国门防线,推动构建口岸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大力完善口岸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探索常态与应急无缝衔接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现代化应急指挥体系,着力推进国境卫生检疫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海关)

栏目编辑:王国秀 346550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