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贸易拓展 打造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满载集装箱的中欧班列,随着一声声汽笛驶出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工艺品,入驻上合国际贸易中心特色商品馆;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内,一件件电商商品经过海关监管后发往海外市场;位于上合示范区的一家家外贸企业,正以越来越自信的姿态走出国门、开拓市场。
青岛胶州,这个充满 “上合元素”的城市,已经汇聚起海陆交汇地起航的梦想,日益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千年商埠再担重任
“贡艘浮云、轴轳千里”“估客骈集、千樯林立”,描写的是千年前古胶州的繁盛景象。
青岛下辖的胶州市位于胶州湾西北岸,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唐朝设立板桥镇,北宋时期港盛州兴,海运贸易持续繁荣,设有具有海关职能的市舶司,是长江以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全国五大商埠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借助天然的区位优势和历史形成的物流通道,青岛日益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交融之地。随着青岛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城市,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海陆互联、东西互济的作用日益凸显。
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再次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2019年8月,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在上合示范区正式揭牌,管辖范围为青岛胶州市的各项海关管理工作。胶州海关身处上合示范区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其揭牌是承担好建设上合示范区这一历史重任的应时之举。
“我们以服务上合示范区建设为己任,将上合示范区作为海关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和试验田,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开放大局中展示海关担当。”胶州海关关长张清海说,利用辖区口岸节点、区位和通道优势,海关聚焦最新改革部署和企业诉求,进一步降低外贸进出口时间和资金成本,提供多种便利措施,助力企业减负增效,服务对外开放发展。
胶州海关努力搭建与海陆空铁四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功能齐全完备的海关监管区体系,发挥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经贸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上合示范区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胶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12.9亿元,同比增长44.4%;其中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2.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23.2%。
图 / 邹亚飞
海关关员在上合示范区企业对辣椒原料加工情况进行调研。
企业认证示范引领
台励福机器设备(青岛)有限公司是上合示范区内企业,创立于1973年,年产能1.5万台以上,出口叉车等产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为物流受阻等原因,企业需要进口的部分重要零部件往往需要拖很久才到港。进口通关环节的时间延长后,生产线不能连续生产,导致部分订单无法按时完成。企业求助于海关能否在通关环节加快进度,减少疫情对其发展影响。
了解企业需求后,胶州海关成立认证工作培育小组,为企业提供精准帮扶。“我们在线上完成全部认证资料的审核,随后还到公司进行实地培育。”胶州海关企业管理科副科长管嵩说,海关逐条落实AEO高级认证4类标准、17个项目、31个要点,结合公司实际,梳理、完善、补充各项管理制度,升级、改造各种安全设施,优化进出口工作流程,实现进出口业务申报、复核工作的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最终指导公司以高分通过了海关高级认证。
“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不但验得少通得快,而且不缴保证金,特别是因为不可抗力导致贸易中断后,还能优先恢复通关。”公司进口科科长张霞表示,成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意味着公司和产品拿到了一张国际认可的金名片。
台励福机器设备(青岛)有限公司成为胶州海关揭牌后,首家通过海关AEO高级认证的企业,从而拉开了在上合示范区打造高级认证企业示范区的序幕。
2021年3月,青岛海关启动了AEO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建设启动仪式上,台励福机器设备(青岛)有限公司、青岛三山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中储物流有限公司3家上合示范区企业获颁海关AEO高级认证证书。
“通过深化海关与地方政府合作,加速构建系统高效的海关AEO企业培育认证体系,将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胶州海关副关长许杨说。
图 / 高瑞刚
海关关员在上合示范区企业进行现场调研。
以此为契机,胶州海关加快推动AEO互认合作和电子证书国际联网等工作,建立通关事务救助机制,全方位宣传海关进出口信用管理体系,多渠道推介AEO国际互认合作的具体内容、实惠便利和合作成果,对接重点企业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提高企业加入AEO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胶州海关辖区高级认证企业共有7家,一般认证企业83家,还有30多家企业正在积极申请高级认证企业。“我们力争在上合示范区这块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出海关认证服务标杆。”许杨说。自今年以来在胶州海关完成备案的企业数量达4252家,同比增长17.9%,海关将通过培育AEO企业等方式,培育行业优势企业,助力企业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精准服务开拓市场
企业是外贸发展的主体,为引导企业用好海关改革政策,享受监管、通关、关税等各方面便利,胶州海关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上合示范区外贸企业更好更快地走出去。
青岛农心食品有限公司是上合示范区一家生产高端调味品的外资企业。2020年为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司专门投资2.4亿元建设了二期食品自动化工厂。但由于境外疫情原因,物流运输、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等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工程进度受阻,海外订单大幅下滑。
胶州海关了解情况后,及时进行政策帮扶和指导,协助企业在进口“异物选别机”前申请商品归类预裁定,有效帮助企业评估交易成本,便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贸易活动,为企业节省关税20余万元。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原有生产线的针对性优化升级,开发生产了牛骨精、蔬菜包等多种新产品,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
针对有些企业进口设备批次多、货值高、精度高、存储要求高、安装调试严格等情况,胶州海关预先开展优惠政策指导,到现场指导企业正确进行设备归类,在网上办理各类进口环节单证审核,让企业“一次办好”。同时量身订制监管服务措施,做到“监管流程跟着工期走”,监管与企业建设无缝对接,各种设备在运抵工厂当日就实现了进厂查验和安装调试监管。
原产地证书在对外贸易中被称为“纸黄金”,海关指导企业通过办理原产地证书,打开国际市场。
通过“海关互联网+”,不到1分钟,青岛可隆车业有限公司申请的输往韩国的原产地证书就通过了海关审核,企业自主打印后,这份证书当天就发给了海外客户。
“别小看这份原产地证书,它不仅能为我们出口货物每年节约近200万美元的关税,还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货物的通关时间。”公司经理赵爱玲说。
这家企业出口韩国的货物大多是在威海搭乘快船出口,晚上出发第二天早晨就到。“海关推出原产地证智能审核和自助打印服务后,我们第一时间就能拿到证书并发给客户,客户不仅省下了关税,更避免了因证书到达不及时而交保证金的压力。”赵爱玲说,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企业从中获益匪浅。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胶州海关共为6870批出口货物签发了原产地证书,货值3.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8%、28.4%。
减负增效激发引擎
近日,位于上合示范区的青岛柏兰集团有限公司向海关发送了一批出口报关数据,企业拟将近期加工生产的辣椒碎出口国际市场。胶州海关接收数据后,很快审结放行了这批货物。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辣椒出口国,占据全球辣椒出口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胶州作为国内最大的辣椒加工出口集散地,辣椒交易量占据全国7成市场份额。但受其他辣椒出口国的政策调整影响,近年来我国辣椒出口行业利润逐渐降低,国际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上游辣椒种植业的积极性也受到不同程度打击。
针对日益严峻的出口形势,柏兰集团作为青岛市辣椒出口加工企业的代表,前期向海关提出建议,希望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调整部分辣椒产品关税税号。
鉴于胶州地区特色出口产品辣椒碎等是在辣椒原料基础上进行了加工生产,2019年8月,海关总署界定了税则品目“已磨辣椒”定义,使得“辣椒圈、辣椒段、辣椒碎”等商品有了“已磨”的“身份证”。
“未磨辣椒”和“已磨辣椒”一字之差,却代表着完全不同的辣椒产品加工工艺,出口时享受的出口退税税率相差13%。胶州海关通过调研开展归类调整,一字之调,仅2020年就使得胶州地区相关出口企业增加了1亿多元的出口退税,提高了国内相关辣椒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疫情期间,在公司其他辣椒产品订单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少的情况下,辣椒圈、辣椒段、辣椒碎等产品依然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
除辣椒产业外,木材、集装箱、制帽等产业也属于胶州地区特色出口产业。海关以服务上合示范区为己任,因地制宜定措施,为区内特色产业发展加大调研和支持帮扶力度,提供“海关新引擎”。
汇总征税,同样起到了为企业降低成本的作用。青岛现代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产挖掘机配件的企业,业务主管高玉俊经理说:“在传统缴税模式下,每一票进口货物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依次分别向海关缴纳税款。对于我们这些进口业务量大、征缴税款多的企业来说,缴纳税款业务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量非常大。”高玉俊表示,汇总征税模式下,企业申请使用一定额度的保函金额后,即可每月结算并统一向海关支付税款,可以有效缩短企业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
今年以来,胶州海关先后召集160余家上合示范区企业代表进行座谈,调研胶州木业、农产品加工、集装箱制造、帽业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发展规律,商讨难题解决办法,推动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