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2021年媒体视角下的海关
作者:唐一方 李宇
文 / 唐一方 李宇
2021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海关工作主要集中在学思践悟政治引领、维护国门安全、促进外贸稳增长、高压打击走私等方面,主要内容如下:
学思践悟政治引领
领悟重要精神入脑入心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结业,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等10名代表发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倪岳峰署长接受专访。《人民日报》报道全国海关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海关总署党委举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报道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文献精神、北京海关关长高玉潮就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服贸会上的致辞谈学习体会、深圳海关关长陈小颖带领全关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此外,地方主要媒体报道福州海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广东分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时任广州海关关长丁吉豹就习近平总书记向第130届广交会所致贺信谈体会。
党史学习教育狠抓实效
《经济日报》以《全国海关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效果导向》为题报道海关总署对全国海关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法治日报》报道海关总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百佳项目’”争创活动,推动15项重点民生项目落到实处。《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各部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海关总署实施“国门安全工程”,坚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全国海关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将提升通关便利化作为重点,上千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纾难解困,推动便民利企措施落地落实。中央电视台及《人民日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先后采用上海、长沙、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成都、乌鲁木齐海关素材。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广泛宣传北京、太原、哈尔滨、南京、福州、厦门、青岛、济南、武汉、郑州、深圳、拱北、南宁、拉萨等海关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准对接企业“急难愁盼”;天津、大连、宁波、南昌、广州、汕头、江门、湛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海关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生物安全国门严控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全国海关启动“国门绿盾2021”行动,全面打击非法携带、邮递、夹带外来物种和种子苗木进境行为,严防外来物种入侵和植物疫情传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人民日报》以《织牢国家生物安全防护网(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题报道海关严防外来物种非法入侵,采用南京、合肥、深圳、重庆海关案例。海关总署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施行系列主题活动,以及中国海关获联合国环境署亚洲环境执法奖,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等栏目,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治日报》等分别进行重点报道。中央电视台先后报道厦门海关破获特大走私犀牛角案、乌鲁木齐海关破获案值超2亿元走私高鼻羚羊角案,以及广州、天津两地海关连续破获石珊瑚走私入境案件等走私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案件。
守正创新服务经济
服务外贸开拓新局
◎及时发布外贸数据。2021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6次报道海关总署发布外贸进出口数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同步宣传海关全力做好“六稳”“六保”,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经济日报》以《外贸量稳质升基础进一步巩固》为题发表文章,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外贸量稳质升的发展态势有较好支撑。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海关总署积极推动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均作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报道哈尔滨海关服务中俄原油管道运行10年成就。东盟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先后报道南宁海关保障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境外展品通关,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16.5%;《人民日报》报道南宁海关服务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发展。中国—中东欧国家外贸情况成为媒体关注热点,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举行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及双方贸易数据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先后进行宣传。新华社报道中国海关与非洲地区国家签署AEO互认安排,助力中非合作再添新成果;《法治日报》报道中国-智利海关AEO互认安排实施;央视网、中国新闻网相继报道昆明、广州、黄埔、深圳、青岛等海关支持中老国际班列启航发车。
◎支持中欧班列稳定运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以及新华社报道乌鲁木齐海关支持中欧(中亚)班列运行。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前8个月上合示范区到发中欧班列大幅增长。《人民日报》报道广州海关全面推广便捷通关措施,发挥智慧海关监管优势助推中欧班列业务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合肥海关为中欧班列提供全程优先定制通关服务。中国经济网报道深圳海关支持“湾区号”中欧班列海铁联运再添新通道。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新华社、中国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呼和浩特、满洲里、沈阳、杭州、厦门、济南、南昌、成都、南宁、兰州等海关保障中欧班列高效通关,推动中欧班列健康快速发展。
促进开放步稳蹄急
◎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的“‘十三五’成就巡礼”专题报道海关加快推进免税政策,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人民日报》报道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效果显现,海口海关为企业减免税款4.62亿元。新华社持续关注海南自贸港发展情况,先后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海南离岛免税购物10周年“金名片”越擦越亮等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滚动播出报道海关总署12月1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扩大先行先试监管试点,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邹志武副署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海关总署加强与澳门海关联系,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相关情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等予以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报道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正式启用。新华社报道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助推湾区外贸联动发展。《经济日报》报道深圳海关所属莲塘海关“一站式”通关畅货流,服务大湾区互联互通。《法治日报》报道广州海关开辟进出口农产品、食品通关“绿色通道”,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
◎助力综保区高水平开放。《经济日报》报道海关总署积极推动综合保税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创新优化综合保税区监管模式,支持综合保税区为外贸注入新动能。南京海关多举措助力综合保税区企业全球维修货物业务开展、上海海关推进洋山特殊综保区实现全域封关验收、深圳海关支持福田保税区促进科创区发展、成都海关支持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企业融入“双循环”等海关支持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受到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积极宣传。
优化营商环境办好实事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相继报道海关总署启动2021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南昌海关与深圳海关跨省跨关区合作“赣深组合港”通关新模式启动。《人民日报》先后报道海关大幅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服务外贸打赢翻身仗,采用广州、杭州、青岛等海关案例。《经济日报》报道海关加快推进便民利企提升工程,出台“全程网办、全国通办”等措施,受到广大企业欢迎。《法治日报》报道海关探索创新“外贸+金融”服务模式,“单一窗口”金融服务系统已惠及企业20.8万家;海关信用修复机制助企业消除“污点”规范经营,突出展示杭州、深圳、武汉、南京海关创新成果。
◎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人民日报》“年中看亮点”专栏、“走好开局之年后半程”专栏分别报道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南宁海关所属钦州港海关推出降本增效举措,盘活航运资源。新华社报道西安海关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助力市场主体降本增效,收获改革红利。《经济日报》报道成都海关缩减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创新海关税收征管模式。《法治日报》报道海关总署出台新政,指导企业划分中欧班列回程运输及其相关费用,大力减税降费;海关创新核查领域监管模式助推“放管服”改革,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轻企业负担。
◎促进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以题为《出口增长四成 规模创历史新高 跨境电商增长势头猛》报道海关助力跨境电商成为稳外贸重要力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截至12月5日,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跨境电商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经济日报》以题为《市场采购贸易成外贸新亮点》报道海关积极推进与地方实际相适应的通关监管模式,促进市场采购贸易可持续发展。地方主要媒体持续报道成都、沈阳、合肥、深圳、汕头、西安、厦门、乌鲁木齐等海关支持跨境电商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宁波、大连、青岛、黄埔、石家庄、满洲里等海关打通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通关全流程,推动外贸发展。
支持展会保障通关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上海海关保障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境外展品通关,《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上海海关为进博会量身定制便利化政策举措,首度启用AR眼镜“智慧巡馆”新兴技术,全方位做好进博会海关监管服务。中央电视台持续跟进报道北京海关保障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出入境,保障第16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快速通关以及保障北京冬奥会暂时进境物资通关、快速验放北京冬奥会物资等内容。
知识产权保护有力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全国海关去年查扣侵权货物6.19万批,并宣传全国海关启动代号为“蓝网行动2021”的寄递渠道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加强对“化整为零”“蚂蚁搬家”式进出口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监控食品、药品、手表、个人护理用品等高风险侵权商品。《法治日报》报道中国海关筑起国门知识产权保护立体防线,近30年累计查获侵权货物28亿件,共有2.1万家企业从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中获益。
重拳出击严打走私
遏制“洋垃圾”走私成效明显
《法治日报》以题为《全国海关遏制洋垃圾走私取得明显成效》文章报道海关总署打击洋垃圾走私阶段性成果。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陆续推出2020年海关查证160余万吨洋垃圾、大连港湾海关查获1423.8吨洋垃圾、天津海关退运49.8万吨固体废物、南京海关退运3346.6吨洋垃圾煤焦油等报道。地方主要媒体大力宣传沈阳、上海、厦门、长沙、广州、深圳、黄埔等海关严打洋垃圾走私,构建严密的拦截网络,连续查获固体废物、不合格品、边角废料等国家禁止进口的洋垃圾。
打击毒品走私行动迅速
海关总署坚决筑牢口岸毒品监管查缉防线,毒品查缉工作进展成效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共同关注》等栏目,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科技日报》报道昆明海关利用智能审图算法高效识别毒品,《法治日报》报道上海海关一日连续查获3起毒品案。地方主要媒体关注石家庄海关查获大麻制糖果、南昌海关查获管制精神药品、厦门海关查获新型毒品、深圳海关2021年在寄递渠道查发毒品案超100宗等案件。
民生领域打私屡破大案
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相继报道海关总署通报民生领域打击走私典型案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福州海关破获特大二手医疗设备走私案;《人民日报》报道拱北海关精准打击“水客”走私;新华社报道湛江海关破获4亿元冻品走私大案。此外,媒体还关注广州、南宁、黄埔、哈尔滨、郑州、江门等海关破获奶粉、水果、白糖等食品农产品走私案;杭州、宁波、南京等海关大力打击成品油走私;深圳、上海、满洲里等海关破获高档手表、黄金、钻石等高价商品走私案;海口海关严厉打击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违法行为。
图 / 闽关
福州海关关员在福耀公司开展税政调研工作。
图 / 初宝瑞
山东省滨州市的铅笔生产企业迎来海外订单高峰,工人们开足马力赶制产品,满足海内外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