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消费品进口:内需回稳 未来可期
作者:张京宪
文 / 张京宪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庞大国内市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12—2021年10年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28元,年均名义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55万亿元增长至44.08万亿元,消费支出作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4%,较201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成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与压舱石。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市场快速扩容,积极扩大消费品进口、增进消费者福利、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成为我国外贸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多项鼓励和扩大进口的政策措施,加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大量国外优质产品蜂拥而来,消费品进口突飞猛进,作为国内产品供给的有益补充,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我国消费品进口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2021年达到1.93万亿元,近10年来年均增长8.5%,显著高出同期我国进口整体年均增速4.1个百分点;占我国进口产品整体的比重由2012年的8.1%提升至近几年的10%以上,2020年最高达到12.2%。今年上半年,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消费品进口出现短期下滑局面,但随着下半年国内经济的复苏,消费品进口持续恢复,7~10月连续4个月同比正增长,10月份当月增幅达到13.7%。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市场开放力度,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为进一步积极扩大进口,我国通过进口暂定税率等方式主动降低商品进口关税,2021年我国进口关税总水平由2010年的9.8%降至7.4%。从降税商品范围看,涵盖从服装、鞋靴到化妆品、水产品、医药品等丰富多样的消费品,降税力度不断增大。2022年,我国再次调整954项进口商品关税,涉及食品、医疗保健品、母婴用品等多种消费品。降税措施不仅直接带动国内需求大的海外优质产品加速进入国内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口产品成本、激发消费热情。
同时,我国积极推动区域自贸协定谈判,截至2021年,共与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中韩、中澳等多个自贸协定项下的大量消费品实现了降税,部分产品甚至实现了进口零关税。降税的同时,肉类、水果等产品的市场准入不断放开,为国内进口提供了更多选项。2021年,我国进口食品烟酒类消费品7303亿元,较2012年增长1.9倍,其中肉类、干鲜瓜果及坚果进口分别增长6.6倍、3.3倍,进口来源地分别增加了13个和8个。此外,2018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成功举办进口博览会,作为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为全球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创造更多机遇;海南自贸港建设也为消费品免税进口搭建了快速增长的平台,2020年、2021年海南自贸港消费品进口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09.7%、30.5%。
民营企业快速崛起
外资企业依托独特的国外市场资源优势,在我国消费品进口中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到2018年占比仍保持在50%以上,但增长速度明显不及整体,也显著低于快速崛起的民营企业。数据显示,2012—2021年,外商投资企业消费品进口累计增长1.6倍,年均增速4.7%,较消费品进口整体增速低3.8个百分点,今年1~10月进口更是下降7%。同期,民营企业凭借更灵活、更敏锐的经营优势和对国内市场更深刻的了解,在消费品进口方面快速发展,2012—2021年间进口规模累计增长4.4倍,年均增速达到16%,显著高于我国消费品进口整体增长速度,占比由23.6%稳步提升至42.3%,今年1~10月在消费品进口整体小幅下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进口稳步增长8%,占比达到45.9%,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消费品进口的最大主体。
产品更加丰富多元
在我国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的同时,进口产品的结构也在发生明显的转变。一方面,随着国内生产供给能力的持续提升,部分产品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下降,如乘用车,随着国产汽车品牌的快速发展,以及外资车企大力推动加快国产化步伐,我国乘用车进口在消费品进口中的比重显著降低,由2012年的30.7%降至2021年的17.7%。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居民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容,进口产品作为国内供给的补充,需求随之水涨船高。如,2015年食品烟酒类产品进口超过乘用车,成为我国消费品进口最多的产品门类。2021年,食品烟酒类产品占比已经达到37.7%,今年1~10月更是超过40%达到40.2%。其中,居民消费需求量大的肉类、水产品、乳品、水果等进口均大幅增长,10年累计增幅分别达到6.6倍、1.9倍、3.2倍、3.3倍。
此外,国内消费市场扩容的同时,消费结构升级提质态势明显,直接带动海外中高端消费品的进口需求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2—2021年间,化妆品、首饰、箱包、鞋靴等进口分别累计增长11.1倍、6.6倍、3.2倍和3.1倍,成为带动我国消费品进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区域布局更加均衡
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重镇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长期占据我国消费品进口的绝对主力,近年来也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其中,上海、北京、广东进口规模居前3位,合计占我国消费品进口6成多。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是海外产品登陆我国的首选市场,很多国际知名的汽车、化妆品、箱包、首饰等品牌企业都选择在上海设立中国公司,辐射全国市场,使得上海在消费品进口方面长期处于全国领跑位置。2021年,上海消费品进口5569亿元,比2012年增长1.6倍,占全国消费品进口的比重达到28.8%。随着今年以来的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上海外贸从7月份开始展现强劲韧性和潜能,7~10月进口同比增长7.5%,前10个月累计进口降幅也明显收窄。
同时,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经济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消费潜力快速释放,在我国消费品进口中的比重快速提升。2021年,中西部地区消费品进口占全国整体的7.5%,较2012年提升4个百分点,其中重庆、河南、湖南等省进口增幅均超过5倍。但也要看到,东北地区经济转型乏力、陷入增长困局,近年来人口外流严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北三省2020年人口较10年前减少1101万人。这些因素也直接反映在消费品进口方面,近10年来,东北地区消费品进口增长动能显著不足,2021年进口值较2012年下降了6%,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整体的比重由7%降至3.2%。
新业态形成新增长极
在国内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升级的背景下,跨境网购越来越成为消费者海外购物的重要方式。据网经社发布的《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用户规模达1.55亿人、市场规模达3.2万亿元。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海外出行不便加速了进口消费的线上化进程。同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大力加强跨境平台建设。2015年,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目前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扩展至132个城市和地区。2022年,我国进一步优化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增加了滑雪用品、家用洗碟机等29项消费需求旺盛的产品,更好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参与热情高涨,连通消费者、简化流通环节的渠道优势和产品价格优势,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为国外优质消费品进入国内市场创造了更好机遇。加上我国不断出台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护航跨境电商产业健康发展,跨境电商已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品进口的重要增长极。如,跨境网购比较集中的化妆品,2021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口465.5亿元,占我国化妆品进口总值的比重达到32.1%。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潜力不断释放,对海外消费品的市场吸引力仍将不断增强。同时,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消费市场不断扩容的同时,结构升级的步伐也将持续加快,消费品进口前景依然广阔、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济南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