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促进外贸提质增效
——访广州海关关长李全
作者:关悦
文 / 关悦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海关总署党委鲜明提出“铸忠诚、担使命、守国门、促发展、齐奋斗”工作要求和“12个必”重点任务,把建设智慧海关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的主要任务和抓手。广州海关扎根广东大地,处于改革开放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两个前沿”,关区业务门类众多,守国门、促发展任务艰巨,防范风险责任重大。
广州海关党委书记、关长李全表示,广州海关将认真落实海关总署党委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支持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服务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以务实举措推动高水平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
记者:广州海关如何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李全: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近年来,广州海关根据海关总署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积极践行“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三智”理念,立足海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地位,不断加强科技投入和应用推广,充分运用“智能审图”“移动远程监管”等科技手段,助力口岸通关现代化、便利化,开展新一轮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高水平开放。
一是以项目构筑智慧海关体系。在海关总署顶层设计框架下,积极推进基层探索,围绕“管得住、通得快、防得准”的目标,打造智慧海关项目群,推进智慧卫检、智慧审证、智慧查验、物流智慧管控、智慧旅检、智慧缉私和业务质效智慧门户等项目建设,实现“可视、可用、可防、可查、可控”。
二是健全配套管理机制。以“响应、呼应、反应”海关运行机制为牵引,加强各执法环节作业衔接,优化机构编制、人员配置、业务流程,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推进广州南沙、白云机场等重点口岸能力建设,推动监管资源向口岸倾斜,加快口岸查验检疫设施建设,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三是推进智慧口岸建设。以智慧海关建设推动智慧口岸建设,扩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应用推广,支持优化完善海港、码头、空港信息化系统功能,全面提升各种运输方式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结合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建设,推进海运、空运口岸作业全流程无纸化。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对接“数字广东”、港口信息化系统等平台,推动实现智能监管,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记者:广州海关如何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李全: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相关部署要求,主动对接广东省贸易高质量发展措施。在前期制定多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措施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和企业诉求,研究制定36项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措施,重点聚焦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服务经营主体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营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统筹发展和安全6方面工作,持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着力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经营主体发展。持续深化高级认证企业(AEO)宣传培育,精准培育“专精特新”、新业态等重点企业,目前已成功培育AEO企业868家,在全国进口、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其他企业分别快50%、20%以上,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实行多元化税收便利措施,推广关税保证保险、企业增信担保、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等方式。推广自报自缴、税单自助打印、预裁定等通关便利措施,扩大企业覆盖面。落实“十四五”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免税进口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开放共享及临时移出便利化措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同时,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关长联系企业”“问题清零”制度,及时掌握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通关困难。
二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结合重要平台、产业、项目建设需求,持续优化进口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原材料检验监管,全力保障高新技术产业供应链安全。保障大宗商品便捷通关,对进口矿产品和原油实行“先放后检”,经现场检验检疫符合要求后,即可提离海关监管场所。支持大宗资源性农产品和优质种质资源引进,加快进境检疫审批、压缩审核时长。支持中欧班列拓展业务,发挥“中欧班列+海港”模式效能,推动中欧班列回程带货常态化,支持市场采购贸易商品、出口海外仓商品等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出境。
三是持续压缩货物通关时间。加强对运抵未申报、未查验、未放行、未结关货物的监控及处置,提高各环节作业效率。优化危化品、冷链、粮食等重点商品监管流程,压缩口岸通关时间。压缩属地查检时间,加快市场准入。扩大“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湾区一港通”应用范围,推进收发货人免陪同查验,促进口岸快速验放。
记者:广州海关如何优化海关监管模式,服务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推动扩大制度型开放?
李全:海关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在扩大制度型开放中既是参与者,也是推动者。国务院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后,海关总署印发了《海关总署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若干措施》,对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给予坚决有力支持。广州海关坚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根据海关总署部署要求,结合省、市布置的重点任务,第一时间细化出台了48条支持措施,接下来将继续推进制度机制创新、监管模式创新、合作模式创新和规则衔接创新,充分运用好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政策叠加优势,在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立足广州南沙“湾区之心”区位优势,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项目培育和成果转化,支持南沙拓展国际物流新通道,新增外贸航线,深入实施“湾区一港通”改革,实现南沙港与珠江沿江内河码头“多港如一港”。以空运打通物流快捷通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南沙)。以铁路拓展内陆经济腹地,支持“湘粤非”国际海铁联运、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多式联运业务快速发展。
二是增强广州南沙“开放门户”枢纽地位,助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枢纽。聚焦“新业态”完善海关监管模式,深化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退货“合包”措施运用。促进南沙千亿冷链产业快速发展,设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查检绿色通道。聚焦“保税+”拓展新业务门类,鼓励综保区内企业按照清单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全球维修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供应企业在广东省范围内开展保税油直供业务。聚焦“拓平台”强化综合服务保障,支持全球人道主义仓库和枢纽建设运作;推动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评议基地,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三是找准广州南沙“未来之城”发展目标,助力建设“文化、健康、汽车”产业发展新高地。支持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开展保税存储、出区保税展示等业务,便利艺术品跨境展览。服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成功纳入第二批享受“十四五”科技创新政策高等院校名单,依法快捷办理减免税进口科研设备手续。支持健康产业互动、共享,创新监管模式,便利进口药品、医疗器械快速通关。支持汽车产业补链、强链,支持企业依托综保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保税展示交易业务,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产业发展,对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配件实施便捷通关。
记者:广州海关如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维护国门安全,守住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
李全:当前,国门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传统和非传统风险交织叠加。广州海关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发展要安全”工作要求,全面履行严守国门职责,以国门安全保障开放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是持续强化全链条监管。聚焦重大风险,动态梳理落实三级风险防控清单,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强化“口岸+属地”联动,增强口岸现场检查作业查发能力,抓好重点领域、高风险环节监管,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深化稽查业务改革,保持稽查有力震慑。
二是严防疫情叠加输入风险。严格落实“多病同防”,着力提升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境外—口岸—境内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实现重大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响应。加强联防联控,优化口岸卫生检疫作业系统,与地方疾控中心加强数据互通,健全监测机制。着力提升实验室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初筛鉴定室,有力防范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外来入侵物种传入,严格进出口商品、食品检验监管。
三是深化全员打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紧盯重点领域、重点渠道、重点商品,全力开展“国门利剑2023”联合行动,深入推进“全员打私”,重点打击“洋垃圾”、濒危物种、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水客”、粤港水上跨境走私、跨境电商、涉枪涉毒等走私违法犯罪行为,防范旅检渠道等走私反弹回潮。
四是防风险保安全,时刻紧绷安全生产弦。持续做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推进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进口危化品检验模式改革扩大试点,开展打击进出口危险品伪瞒报专项行动,持续提升对进出口危险品的监管效能。加强对重点进口消费品、机电产品等重点商品检验监管、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提升检验监管质效。拓展智能送样箱、全流程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应用,实现对关区重点敏感商品通关监管全流程跟踪和“红黄灯”预警。健全与地方政府部门协同共治机制,强化保安全合力。
广州海关关长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