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扎实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作者:王雅丽 詹金良
文 / 王雅丽 詹金良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的行动指南。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海关工作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守好国门是党和人民赋予海关的第一责任,始终牢记监管是海关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工作,以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海关力量。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守牢国门安全防线
国家安全历来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及相关问题的历史、现状、发展、规律、本质等方面的认知、评价和预期。总体国家安全观谋求的是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安全观念体系。从内涵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一种运用系统思维将国家安全状态、能力及其过程理解为一个有机系统的观念体系,是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看待国家各层面、各领域安全问题,统筹运用各方面资源和手段予以综合解决,实现国家安全多方面内容和要求的有机统一。
时代意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国家安全的新需求,为新形势下海关防范处置重大、系统性风险,推进国门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新形势下,伴随着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和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活动,洋垃圾入境、外来生物入侵、信息数据泄露等非传统安全给国门安全治理带来新的挑战。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破解新时代国门安全挑战的必然要求。
理论意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安全领域的最新体现,为强化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提供了理论支撑。面对日益增长的进出口业务量和蓬勃发展的贸易新业态,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海关监管和守护国门安全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把握好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性、全面性、持续性三个特征,对准确研判风险特征和影响因素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实践意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升华于国家安全实践,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界定国家的核心利益,既是指导海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认识论又是方法论,为维护和塑造国门安全划出底线,为海关守护国门安全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深刻认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海关应把守护国门安全放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守好国门阵地,筑牢边境防线。
相关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情况
打击洋垃圾和濒危物种走私
海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打击洋垃圾、濒危物种走私方面成绩突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通过加强口岸监管,聚焦市场需求,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大对重点国家高风险货物的查验力度,严查货运渠道伪瞒报和夹藏走私,开展整治洋垃圾蓝天专项行动,切断走私利益链。自2017年12月3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国内商业性象牙贸易。海关持续加大濒危物种专项风险防控力度,推进全国海关濒危物种专项一体化防控,开展全国性风险态势分析,强化风险防控合力,深化联合处置,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建设象牙等濒危物种夹藏伪瞒报防控大数据模型,实现濒危物种目录信息一站式查询、进出口数据实时甄别、查发动态可视化展示,有效提升智能化风险防控水平。
打击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
自2021年海关总署联合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部署开展打击治理海南岛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专项行动以来,海关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构筑“打防管控”一体化工作格局。通过加强署省联动,协同完善溯源管理体系,强化源头管控,对离岛免税商品实施“一物一码”,实现来源可查、责任可追和真伪可辨。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风险态势预判,构建风险甄别模型,聚焦重点渠道、重点人群、重点商品、重点环节,实施精准打击。通过联合相关部门到重点企业、口岸、校园等地开展政策宣讲,有效威慑“套代购”违规行为。
防控跨境渠道安全风险
在传统贸易受疫情、贸易保护主义等严重冲击的情况下,跨境电商因其链路短、成本低、限制少等优势,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从2018年进出口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伴随贸易量增加,海关在现实监管中发现不少问题。如,不法企业和个人利用跨境电商门槛低等特点违规进出口商品,存在逃避安全准入、集货走私、侵权等风险。海关强化监管,优化服务,运用智能化手段加强通关单证核验,与平台企业协作推进风险端口前移,防范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走私成效显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异宠热”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时尚。针对邮递渠道非法寄递“异宠”,海关连续开展跨境电商寄递“异宠”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和“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加强源头管控,强化风险联合研判,利用技术手段防范“异宠”随邮入境,并持续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强化民众生物安全意识。
关于防范处置重大、系统性风险的思考
当前,诸多风险叠加,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面临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大。毒品、反宣、武器弹药走私、偷逃税等传统安全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生物安全、疫情疫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海关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国门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优化风险防控效能,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夯实风险管理业务运行中枢作用,守住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安全风险底线,打造先进的、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
加强制度创新和落实,确保“管得住”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发扬斗争精神,科学动态感知全领域风险态势,构建国际供应链安全评估体系。守牢安全底线和监管红线,紧扣国家战略、区域特点、重点产品进行禁限管控、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国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商品质量安全、税收安全、侵犯知识产权安全的研究,做好风险分类处置,确保风险平稳可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水陆空同防、多病同防的防控思路,理顺监测和信息通报流程,优化风险信息采集、分析、监测、预警模式,科学构建风险分级分类体系,强化风险管理业务中枢作用,实现“管精管准管到位”。
发挥情报靶向作用,确保“放得开”
发挥风险情报的精准布控“利器”作用,提高情报搜集能力建设,完善风险情报制度建设,加强跨部门、跨关区、跨渠道风险联合研判和处置协同力度。运用神经网络、5G、AI技术、基因组学等前沿科技,建立功能完备的可视化信息监测平台,力争把可能带来重大风险的隐患发现和处置于萌芽状态。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拓展海关对外合作效能,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信息共享合作,实现高风险精准防控、低风险快速通关。
深化“智慧风控”,确保“通得快”
深化大数据运行效能,推进大数据应用创新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选取重点商品探索从源头管控、口岸监管、后续管理等全链条开展数据收集和模型构建,推进风险防控模式创新。推进与国内其他部门、企业、国外海关的数据共享,提高大数据分析的效能,优化稽核查指令下达,使得查验作业提质增效,形成系统化防御体系,助力支持企业便利通关。
(作者单位:海关总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