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化肥进出口“肥”速增长
作者:钟雁明
文 / 钟雁明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崇尚有机肥料的观念根深蒂固,正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仍然以农家肥为主。中国是世界上人口与资源矛盾最尖锐的国家之一,要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全世界近1/5的人口,光靠有机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秦汉至清朝2000余年间,我国小麦产量仅从50公斤/亩增长到100公斤/亩左右。作为“工业革命最伟大成果”之一的化肥,它的推广使用彻底改变了粮食增产缓慢的状态。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包括当季肥效和后效,平均增产效果为50%,根据我国近年来的土壤肥力监测结果表明,化肥对农产品产量的贡献率平均为57.8%。化肥不仅大大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出,还缩短了农作物的生产周期,在保证粮食数量的同时,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依赖地力缓慢恢复的瓶颈,过去需要通过休耕和轮作以培肥地力的生产模式得以改变,同样一块土地上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大为增加。
我国化肥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供求平衡、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化肥是植物的“粮食”,是植物生产的物质基础,从近代化肥开始广泛应用的200多年来,人类文明进步呈现指数级增长,当今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毫无例外都以化肥作为肥料的主体。我国化肥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5个氮肥厂,年产量仅6000吨左右,而磷肥、钾肥几乎是一片空白。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大力发展,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我国化肥产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成为化肥生产增速最快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化肥产量已经达到5573.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4以上,化肥生产总量和消费量继续稳居全球首位。我国氮肥、磷肥生产不仅解决了供不应求的矛盾,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开始批量出口,为世界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肥力。
据海关统计,20世纪末的1999年我国化肥出口不足百万吨,经过短短的8年时间,我国化肥出口“肥”速增长,2007年出口量已经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381.3万吨,成功超过化肥进口数量,第一次成为化肥净出口国。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连续两年下滑之后,2010年我国化肥出口开始恢复增长,并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出口达到3547.3万吨的历史新高,比1999年增长36.7倍,当年的净出口量也达到2431.2万吨的历史最好成绩。此后,我国化肥出口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有所回落,但每年的出口量仍超过2400万吨。据全球贸易观察系统(GTF)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已超越加拿大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世界第二大化肥出口国。
受资源禀赋影响,我国每年仍需进口钾肥补充生产所需
农业不可缺少的三大肥料之中,我国氮肥、磷肥产量均位居全球首位,都已实现自给自足,并能适度出口,但钾肥由于盐矿资源相对匮乏需大量进口,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全球钾盐资源分布极度不平衡,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钾盐资源量占全球总资源量超过2/3。我国钾盐储量不到全球的10%,而且以液体资源为主,矿产品位低、质量差、共生组分多、埋藏浅、可选性较差,钾资源经济可采储量逐年下降。受资源条件和开采成本限制,我国钾肥生产增长步伐远远落后于需求的增长,产量长期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一半左右,仍需进口钾肥补充供应国内农业生产需要,因此,我国进口化肥中接近九成为钾肥。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进口化肥566.6万吨,次年进口量已经突破千万吨,2002年进口达到1687.4万吨的历史新高,此后连续5年进口维持在1100万吨以上的高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进口回落至千万吨以下,最近10年进口量则徘徊在800~1100万吨左右。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年我国化肥进口量基本上都排在巴西、印度和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4位。
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实现双增,价格从高位逐渐回落
化肥保供稳价直接关系粮食等农业生产稳定,我国多措并举保障化肥稳价足量供应,今年上半年化肥进、出口均实现了平稳增长。其中,出口化肥1268.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6.3%;进口603.2万吨,增长31.7%,实现净出口665.4万吨,增长40.8%。
从国际环境来看,2021年上半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各国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拉动了主要化肥消费市场需求整体扩大,推动化肥价格大幅上涨。进入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由于制裁波及,世界第一化肥出口大国俄罗斯和居前10位的白俄罗斯的化肥出口受到严重干扰,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新增化肥产能有限,化肥生产成本受原料上涨影响明显增加,但全球肥料需求较为刚性,因此引发了去年全球范围内的化肥供应偏紧,化肥价格继续强势上涨。
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主要化肥品种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等平均价格上涨幅度均超过1倍。从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观察,我国出口化肥均价从2021年1月的1512元/吨逐渐攀升至2022年7月的3629元/吨,涨幅达到1.4倍,创下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月度最高出口均价;进口化肥均价亦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过程,从2021年1月的1615元/吨飙升至2022年8月的4205元/吨,涨幅更是高达1.6倍。2022年我国化肥进口均价为3671元/吨,仅次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2008年的历史最高位,同比上涨88.9%,进口金额高达327.8亿元,刷新我国化肥进口金额年度历史纪录。同期出口化肥763.3亿元,亦创造了我国化肥出口的历史最高值。
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天然气、无烟煤、硫磺等原材料成本下跌,俄罗斯、白俄罗斯逐步恢复向国际市场销售化肥,化肥价格从高位逐步回落。2023年6月我国化肥进口均价为3102元/吨,已比去年8月高位时下降26.2%。同期化肥出口均价为2234元/吨,比去年7月高位下跌38.5%。
进口肥料以氯化钾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
我国是世界钾肥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钾肥消耗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0%。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氯化钾521.9万吨、价值184.5亿元,分别增长28.5%、50.2%,分别占同期我国化肥进口量、值的86.5%、83.6%。同期进口氮磷钾三元复合肥63.2万吨、价值29.3亿元,分别增长59.1%、57.6%。两者合计占同期我国化肥进口总量的97%。从进口来源地看,我国化肥行业进口市场较为集中。今年上半年我国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化肥,其中自白俄罗斯进口197.1万吨,高速增长89.3%,成为我国化肥进口最大来源国;自俄罗斯进口134.3万吨,增长5.6%,退居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自老挝进口71.3万吨,快速增长108.2%,经过近几年的连续快速增长,老挝已经成为我国化肥进口第三大来源国;自加拿大进口67.9万吨,下降27.1%,自以上4国进口量已占同期我国化肥进口总量的78%。此外,自约旦和挪威分别进口38.2万吨、25.1万吨,增幅亦高达115.4%、69.5%;自以色列进口31万吨,下降29.8%。
民营企业依然是我国化肥进口的绝对主力,上半年进口化肥371.7万吨、价值128.8亿元,分别增长25.9%、47.2%,分别占同期我国化肥进口量、值的61.6%和58.4%。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进口130.9万吨和100.6万吨,分别增长30.7%和60.7%。
化肥主要品种出口大多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出口均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今年上半年,我国硫酸铵、磷酸二铵、尿素分别出口580.6万吨、241.1万吨、100.9万吨,分别增长21.7%、85.7%、39.3%;磷酸一铵出口92.7万吨,下降1.3%。以上4个品种出口合计占同期我国化肥出口总量的80%,出口均价分别为1280元/吨、3902元/吨、3021元/吨、4465元/吨,分别下降32.9%、20.9%、21.3%、12.5%。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保证化肥稳定供应,不仅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更关系粮食安全、居民安心。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化肥对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收以及保持土壤肥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强化肥生产要素保障,提高生产集中度和骨干企业产能利用率,确保化肥足量供应,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国内钾资源勘探,推进国际钾盐等资源开发合作,加强技术攻关,促进国产钾肥上量,保障钾肥供应,确保农业稳产增收。
(作者单位:广州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