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从航空保税维修业角度探究加工贸易提升水平
作者:詹金良
文 / 詹金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在全球产业链中,保税维修是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的高附加值环节,既能增强产业链韧性,又能提升产业链水平,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
保税维修业的发展
保税维修包括检测、分析、修理、测试等业务环节,推动企业从加工贸易转型到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加丰厚的生产性服务业。保税维修允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以保税方式将待维修货物从境外或境内运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检测、维修,完成后复运境外或复运回境内(区域外)。
保税维修业的政策沿革
1.在综合保税区内的相关政策
为规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维修业务管理,2015年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维修业务有关监管问题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5年第59号)。201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3号)明确提出,推动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检测维修中心等“五大中心”。2020年,为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维修业务,《商务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维修业务的公告》(商务部 生态环境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6号),明确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开展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数控机床、通信设备、精密电子等产品的维修业务,公布了第一批维修产品目录(包括55个商品编码的维修产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国办发〔2021〕24号)指出,提升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水平。进一步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维修业务,动态调整维修产品目录。《商务部 海关总署等8部门关于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商自贸发〔2021〕224号)指出,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的综合保税区扩大全球维修产品目录,开展本集团国内自产产品的维修,不受维修产品目录限制。2021年,商务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发布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增列目录的公告》(2021年第45号),公布了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增列目录(包括15个商品编码的维修产品)。
2.在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外的相关政策
《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21〕12号)指出,推进“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国办发〔2021〕24号)指出,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两头在外”的保税维修业务。
3.在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外的相关政策
为规范对海关特殊区域外保税维修业务监管,2018年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保税维修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公告〔2018〕第20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国办发〔2021〕24号)指出,探索研究支持有条件的综合保税区外企业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自产出口产品保税维修,以试点方式稳妥推进,加强评估,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和维修产品清单。
保税维修业的经济规模
在美国,维修和再制造业的年产值高达1000亿美元,约占GDP的0.5%。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保税维修进出口总值达到1984亿元,同比增长32.7%。从各地区的发展情况看,2022年天津市实现保税维修进口货值148.4亿元,维修项目收入2.3亿元;2022年深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维修业务进口待维修货值达24.65亿元,同比增长13.01%;2022年珠海市内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值509.13亿元。
航空保税维修业的发展
航空维修(Maintenance, Repair and Overhaul,MRO)是指对航空器整机、机载设备以及部附件的维护和修理,以保障运输飞机(通用飞机)安全有效地运转。《航空周刊》预测,得益于新机型投入市场和老旧飞机、发动机延寿运营,商用航空发动机售后服务行业将在未来实现6.7%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7年市场总价值将达371亿美元。以飞机发动机为例,一台民用发动机服役时间接近30年,除日常维护外,根据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的要求,一般5年左右要进行一次返厂大修(机体大修间隔为10年左右),每次大修的费用至少需要几百万美元,在发动机的全生命周期内其维修费用与购买费用基本持平。
飞机维修成本大
飞机的维修成本是指飞机运营人为保证飞机的持续适航性,对飞机进行日常维护、修理和改装等工作所消耗的成本。飞机维修成本被分为:发动机修理、部件修理、航线维修、字母检以及飞机大修这5部分。以A320飞机维修的成本为例,发动机修理占39%,部件修理占28%,航线维修占13%,字母检(A-C检)占7%,飞机大修(D检)占13%。MRO的费用通常占航空公司营运成本的12%~15%。
飞机维修业发展势头较好
当前,维修供应商愈发重视扩张其航线维修服务网络。由于重型机体的维护是劳动密集型的,国外通过外包到东欧和亚洲等低工资国家来降低成本。新加坡着力打造实里达航空园区,通过财政、税收、人才培育等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和集聚,园区内共有大型航空维修企业40余家,占亚太地区航空维修市场近1/4份额,2017年航空维修产业规模约100亿美元。据预测,2021—2030年,中国MRO产值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总产值约为1276亿美元。例如,自2015年成立至2018年4月,厦门自贸区航空维修产业年总产值从97.64亿元跃升到130.18亿元,居国内第一位、世界前三位。2019年厦门航空维修业总营收额达到90.27亿元。2022年全年厦门自贸片区航空保税维修货物进出境货值达57.85亿美元,同比增长30.2倍。2022年,全国共进口航空器零部件644.1亿元,其中厦门关区进口129.8亿元,占全国的1/5。
企业通过开展维修业务实现转型升级
通过开展保税维修业务,企业一方面可以节省资金占用;另一方面也可积累大量关于产品性能、质量等方面的数据,为开展再制造和替代件研发提供科研数据支撑,有助于改进设计和工艺流程,实现发展的转型升级。如,晋江太古势必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航空复合材料的维修业务,获得了波音和波音OEM供应商的认可,成为复合材料部件制造商。
相关建议
动态调整维修产品目录
保税维修与产品保税设计研发、保税加工制造共同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企业通过维修业务,获得先进技术、培育高技术产业人才,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传统加工贸易面临发展趋缓的现状下,发展保税维修业务,应加快完善保税维修业务政策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动态增加维修产品的范围目录。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实现“全球修,修全球”
保税维修是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融合的手段。随着全球机队规模的增加,未来应着力发展航空发动机维修、附件维修、飞机设计等产业,做强航空维修业,将综合保税区打造成“国际航空售后维修中心”。此外,随着老龄飞机退出客运机队而转入货运市场,客机改装成货机业务的市场规模大,应不断积累“客改货”业务的相关经验。
保税维修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面向全球的维修产业竞争力,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配套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保税维修企业应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承揽业务时,特别是当维修业务的委托方不是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情况下,应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避免产生侵权问题。
(作者单位: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栏目编辑:王国秀 346550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