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结构竞争力
——千亿元级以上城市持续“霸榜”
2022年,我国外贸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稳定增长,规模再上新台阶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在持续改善。一方面,商品结构更加优化,在传统优势商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的同时,新优势产品表现十分亮眼。另一方面,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外贸大城市依靠多年的产业积累,基本构建起了规模大、品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外贸产业基础优势明显,结构竞争力榜单表现更加优异。2022年,共有37座进出口“身价”超千亿元的外贸大城市跻身结构竞争力50强榜单。新上榜的7座城市中,浙江湖州是唯一进出口值超千亿元的城市,陕西宝鸡、安徽蚌埠、山东德州、湖南常德、山东泰安等5座城市进出口值在100亿~700亿元之间,山西晋中则是2022年50强榜单中唯一进出口值低于百亿元的城市。
产业升级带动技术提升,新兴产业的提前布局为城市赢得先发优势
2022年,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由传统优势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换的势头进一步显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机电产品出口成为外贸保持增长的重要拉动因素。上海、广东深圳、江苏苏州、江苏无锡等城市出口以电子技术类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常年位居外贸结构竞争力榜单前列,上述城市机电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上海、江苏无锡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在六成以上,广东深圳、江苏苏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接近五成。
产业特色突出的中西部城市持续上榜,拳头产品出口对外贸结构竞争力提升拉动作用强。重庆构筑形成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产业链体系,2022年电脑出口突破2000亿元,其中笔记本电脑出口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国第1位。此外,汽车及零配件出口值也位居全国前列。陕西西安形成了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制与生产,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较完整产业链,聚集了三星、英特尔、美光等国际行业巨头,半导体产业规模排位在国内城市中位居前列,集成电路出口占西安出口总值的比重超过四成。山西太原通过富士康实现产业转型,外贸龙头企业富士康(太原)工业总产值连续稳定增长,成为山西首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手机出口已占太原出口总值的3/4。
制造升级推动产品加速“出海”,提前布局城市迎来发展收获期。安徽合肥发展出“以投带引”的招商引资模式,产业集群从家电等传统产业,扩展到新能源汽车、光伏、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家用电器、电脑、汽车及零配件等产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江苏常州瞄准“制造业全球先进”发力,全市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量超万亿元,电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均超30%。
精准发力持续扩大竞争优势,带动城市出口产品多元化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2022年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更多“中国制造”产品走向世界。浙江宁波以制造立市,特色产业基地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1位和第3位,110家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1位,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5位,2022年出口产品等价数目分值大幅提升44.9至267.1。广东佛山瞄准制造业升级需求,积极打造工业设计产业高地,推动以智能家电、家具、陶瓷、建材、绿色照明、高端纺织等领域为重点的泛家居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产值超过1万亿元,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22年出口产品等价数目分值提升6.6至126.1。
新业态蓬勃发展推动更多特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浙江杭州作为我国首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通过先行先试,成为全国跨境电商业务模式最齐全的城市之一,集聚全国2/3的跨境电商平台,服务覆盖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2022年出口产品等价数目分值提升8.3至152.6。
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出口市场多元化进一步拓展
2022年,我国广大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在稳固与发达经济体经贸往来的同时,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性市场,贸易市场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浙江金华依托电动工具、摩托车及零部件、牛仔面料等7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已形成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五金制造、小商品制造、纺织服装等外向型产业集群,同时还积极通过搭建行业垂直跨境B2B平台等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2022年出口产品覆盖22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等价数目分值提升4.5至94.7。
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为内陆城市带来发展机遇。陕西宝鸡发挥铁路物流枢纽优势,实现中欧(中亚)国际货运“宝西欧”班列开行,打通出口陆路快捷通道,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大幅增长,石油装备、汽车零配件等产品出口远销中亚、中东等市场,2022年出口市场等价数目分值提升6至90。
积极扩大进口成效显著,城市进口产品多元化稳步提高
中国消费市场容量大、层次多、潜力足,为各国优质产品扩大对华出口提供了良好条件。进博会等展会溢出效应助推进口潜力持续释放。上海借助进博会平台,进一步强化全国进口商品集散地地位,2022年进口规模全国排第2位,其中消费品进口排全国第1位,占全国同类产品进口总值的比重超1/4。江苏南京、南通、泰州,浙江金华、台州等城市发挥“准主场”优势,也实现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广东深圳充分发挥“高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平台桥梁作用,助力高新技术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创新载体超过3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万家,2022年进口高新技术产品突破1万亿元,占全国同类产品进口总值的二成,排第1位。
自贸协定制度红利助力资源类产品进口不断增长。天津依托港口优势,积极扩大优质产品进口,2022年自与我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和地区进口规模突破1900亿元,其中铝、锰、锌、锆等矿砂及精矿,铜、锡、银等有色金属进口均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为世界各国带来机遇,带动进口市场多元化步伐加快
目前,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22年,我国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4年居全球第2位。中国不断扩大进口不仅支撑了国内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也持续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扩大进口方面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汇集众多央企总部,在重要能源资源产品进口中发挥重要作用,粮食、原油、天然气进口规模均排全国第1位,进口产品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截至2022年,我国已设立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获批城市深耕不辍结硕果。福建厦门作为我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立足自身优势,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高端装备、新材料进口增速均在60%以上。同时,积极支持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拓展资源性产品进口,2022年农产品进口值已突破800亿元,金属矿及矿砂进口值突破900亿元,进口市场等价数目分值提升2.1至91.3。山东青岛畅通进口贸易物流通道,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扩大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进口,2022年肉类、水产品进口全国排第1位,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排第2位,原油进口排第6位,进口市场等价数目分值提升2.4至89.8。
图 / 初宝瑞
地毯制造业是山东省滨州市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属地海关加强政策供给。济南海关所属滨州海关关员上门跟踪指导。
图 / 周青
黄埔海关所属常平海关关员到辖区毛织龙头企业开展商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