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与防控
作者:郑晓婷
文 / 郑晓婷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血清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其流行几乎遍及全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尤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该病的存在和流行。本文将对钩体病的科学防控进行介绍。
病原学特征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为该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形状。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为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体运动活泼,沿长轴旋转运动,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强的穿透力。
流行病学特点
自20世纪70年代起,钩体病从职业性接触向家庭及野外活动变动,青壮年发病率较高,但目前中老年已取代青壮年成为我国钩体病主要患病人群,多发生于农民、渔民、牧民、屠宰工人、野外工作者、兽医及矿工等群体。该病呈世界性范围流行,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大多数地区有存在和流行,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6~10月),常在8~9月达到高峰。该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类是两大主要传染源。患者常通过与受感染动物的体液接触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而感染,在环境卫生差、洪水泛滥和饮用水受污染地区易于流行。
临床特点
通常,钩体病的潜伏期为7~14天。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临床表现。
早期(钩体败血症期)。多在起病后1~3天,本期突出的表现为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球结合膜充血、明显的腓肠肌疼痛和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本期还可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呆、腹泻等;呼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部分患者可有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极少数患者有中毒精神症状。
中期(器官损伤期)。在起病后3~5日,患者在经过早期的感染中毒败血症后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等。此期的临床表现是划分以下各型的主要依据,分别为: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及肾型。
后期(恢复期或并发症期)。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患者退热后可出现第二次发热,称之为“后发热”。钩体病为急性感染病,多数患者热退后获得痊愈,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少数类型钩体病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如未获得有效抗生素治疗,在病后2周至6个月内可出现眼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并发症)。
防控措施
一是管理传染源。积极开展灭鼠行动,杜绝鼠患(包括老鼠、田鼠等),管理好猪、犬、羊、牛等家畜,加强动物宿主的检疫工作。留意牲畜的健康状态和行为表现,发现患畜时及时隔离,并对排泄物采用含氯石灰、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
二是切断传染途径。对环境中的死水进行清除(特别是灾后),包括水稻田、池塘、沟溪、积水坑等。加强疫水管理,不让畜粪、畜尿排泄在附近池塘、稻田和积水中。对被污染的水源、积水用漂白粉及其他有效药物进行喷洒消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带菌的牲畜排泄物污染食品。不与有钩体病疑似症状者接触或用双手直接接触死亡的动物。
三是保护易感人群。避免在疫水或死水中游泳、涉水或捕鱼。与疫水接触的工作者,应尽量穿长筒靴并佩戴胶皮手套,避免皮肤破损造成感染。接触污水后及时清洗皮肤。接触污水后几天内如出现发热、结膜充血、肌肉痛等症状,应考虑钩体病的可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报告接触史,及时使用抗菌药物并对症治疗。
(作者单位:汕头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