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为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平台贡献海关力量
南海之滨,生机勃勃。
6年前的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始全面实施。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图 / 邝继凯
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关员在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码头进行现场巡查。
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新设外资企业每年增长65%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极大增强了海南的贸易综合实力。2018年以来,海南新设外资企业数量以每年65%的增幅持续增长,目前已达6543家。如今,海南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态势,充分展现了海南发展动力足、活力强、潜力大的特点。
外资入琼热度不断攀高。据海口海关统计,仅2023年,海南全省新增备案外贸主体2.14万家,其中新增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主体为全省带来382.9亿元的贸易增量,拉动海南外贸增长19.1个百分点。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着力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是海南外贸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海口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鞠春梅说。
推动洋浦港专用供油船“一船两用”监管模式创新,允许供油船舶在满足海关监管的前提下同时用作油品运输船,预计每年可为相关企业减少成本约600万元;开展进口水泥智慧商检采信模式创新,符合要求的企业可凭采信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申报进口,通关时间由原来的40天缩短至3~5天……近年来,海口海关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聚焦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进一步促进企业减负增效等方面,相继推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22项措施》等系列政策,助力外贸质升量稳。
努力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海南,正掀起投资兴业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以改革赋能发展
——大力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关键词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提出支持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目前,海口海关已在进境种质资源的事前审批、事中口岸通关、事后隔离检疫三个环节实现制度创新及流程优化,包括中转基地特许审批新模式、农业植物品种隔离检疫与DUS测试同步开展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链条便利服务种质资源从进境特许检疫审批的各环节,保障引种单位境外引种需求。
以改革赋能发展,大力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2024年2月,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引进的货值达1.5亿元的海南自贸港首单“零关税”硼中子设备完成通关,将有助于乐城先行区利用全球放疗尖端技术,加快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海口海关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平台优势,创新推出临床急需生物类药品“先审批入仓,后核销出仓”监管模式,推动特许药械引进时间大幅压缩。海外新上市的药械,从提出申请到获批使用只需3~7天,最快当天就可完成审批。
创新“一船两用”监管模式,助力这一监管模式下的全国首船首单业务在海南落地。该监管模式赋予试点船舶“供油船+运油船”双重功能,油品运输入库和出库供油效率提升50%,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约资金1200万元。
改革创新和开放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海口海关积极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的制度创新,助力海南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保障早期安排政策落地见效
——提升封关运作压力测试效果
关键词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海南省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紧落实政策早期安排,以钉钉子精神夯实自由贸易港建设基础。6年来,琼州大地上迎来了多个“首单”“首次”,各项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海口海关全力推动三张“零关税”清单持续扩容增效,离岛免税政策调整优化,洋浦保税港区11项试点政策措施扩大至洋浦经济开发区全域等一系列海南自由贸易港早期安排政策相继落地见效……封关运作压力测试范围不断扩大。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自2021年在洋浦保税港区落地实施后,现已扩展至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南省重点园区。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是海南首家享受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的企业。“开展加工增值免关税业务以来,我们已累计享受政策优惠超2亿元。这样的利好为我们继续开展二期工程料厂、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动力,有利于我们扩大产能和升级产业结构。”该公司关务经理倪伟说。如今,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已惠及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珠宝等多个行业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向重点园区集聚发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实施以来,开展加工增值内销企业25家,加工增值内销货值48.14亿元,免征税款4.26亿元(其中免征关税3.93亿元)。
为推动三张“零关税”清单持续扩容增效,海口海关积极开展政策实施情况调研评估,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目前,“零关税”进口享惠商品已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等重点行业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经营主体向海南自贸港集聚发展。据统计,自“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截至今年4月底,海口海关共监管进口“零关税”货物205.37亿元,免税38.76亿元。
海南离岛免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6年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超1800亿元。海口海关通过建设离岛免税智慧监管体系,优化离岛免税监管系统。创新实施集中审单制度改革,集中办理全岛12家免税店审单业务,审单效率提升50%。目前,海南离岛免税经营面积超50万平方米,品牌数量超1500个,在售商品约15万种。
图 / 朱天骏
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关员对进口“零关税”大型飞机开展现场监管。
图 / 郭瀚
海口海关关员对以智慧商检采信模式申报进口的水泥进行监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关键词
日前,位于海南文昌的勤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勤富公司”)的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开足马力赶订单,经过分选、清洗、切割,一条条罗非鱼进入冷冻车间,随后经海运出口,进入欧美市场。
2014年,该公司通过海关高级认证,成为AEO企业。“与外方合作评估时,许多国外客户对我们AEO企业的身份非常认可。今年我们公司开展AEO复核,海关专家细致地讲解每一项AEO认证标准,指导修订复审材料,让我们更有信心顺利通过复审。”勤富公司关务负责人说。目前,海南AEO企业数量增长到72家,外贸企业对贸易便利化总体满意度达历年最好水平。2024年,海口海关制定了培育AEO企业达到100家的目标。
近年来,海口海关优化营商环境实招迭出,助力海南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回应解决外资企业诉求的速度,赢得了企业连连点赞。
海口海关关长高瑞峰表示,该关通过开展为企业送“服务包”活动、压缩海南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千方百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等系列举措,持续发挥海关创新监管效能,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力助推海南外贸保稳提质,推动重点产业、重要平台快速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高水平开放。
图 / 刘国芳
海口海关关员侦办走私“异宠”案。
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守好祖国“南大门”
关键词
2023年8月,海口海关缉私局联合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海南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和兄弟海关缉私部门,开展打击“异宠”走私集中收网行动。该行动共出动警力237人,在广东省、上海市等8地14市抓获嫌疑人30人,打掉一个常年盘踞在香港的走私“异宠”团伙。共打掉非法“异宠”繁育基地14个,累计查获蜥蜴、蛇等各类“异宠”活体4350只。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海口海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系统观念,加快完善岛内外、跨部门、多层级的风险防控机制。持续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守好国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对涉自贸港、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等走私活动“打早打小、高压严打”。据统计,6年来,海口海关缉私部门共办理各类走私及违规案件3826宗,涉及案值38.58亿元。
为擦亮海南离岛免税“金字招牌”,海口海关依靠科技赋能,建设以“人”为单位的“一人一码”离岛免税应用平台,汇集购物、进出岛、历史违规记录等大数据,形成“套代购”智慧风险分析模型,实现精准查缉处置。2023年,海口海关联合海南省内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打击离岛免税“套代购”,全年侦办案件1800余起,案值超6亿元,累计对2万余名违规人员实施3年不得享受离岛免税政策的限制措施。
同时,海口海关开展打击走私珍稀木材、槟榔、种用椰子等专项行动,有力维护海南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严厉打击枪弹和毒品走私,斩断多条利用国际物流网络走私贩卖毒品通道,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