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智慧海关助力AEO制度实施
——世界海关组织第六届全球AEO大会热点解析(下)
作者:海研AEO课题组
文 / 海研AEO课题组
世界海关组织(以下简称“WCO”)在第六届全球AEO大会提出“智慧海关中的AEO制度”议题,关注运用数据分析和新兴科技优化风险管理,促进贸易便利化。目前,我国智慧海关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WCO和各国(地区)海关也对颠覆性技术的运用给予更多关注。智慧海关作为世界各国(地区)海关管理的发展趋势,将有效助力AEO实施,更好实现关企互利共赢、贸易畅通。
智慧海关与AEO制度实施
AEO制度是《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标准框架》)的核心制度。通过实施AEO制度,能够将海关监管风险最小化,促进全球供应链安全与贸易便利化。智慧海关强调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海关监管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发挥AEO制度的优势。
智慧海关助力AEO制度实施,提升海关风险管理水平
智慧海关通过科技应用,增强国际贸易供应链可预测性,与AEO制度降低国际贸易风险,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海关监管面临的形势也愈加复杂,智慧海关为海关监管提供了新路径。智慧海关有效助力货物监管,使货物潜在风险进一步降低,有效提升AEO企业及其贸易伙伴的安全。基于此,智慧海关建设的推进可以让AEO企业进一步享有贸易便利。
对于贸易供应链的终端环节,智慧海关的应用可以通过在AEO互认国家(地区)实现数据交换,保障海关对货物信息的监管,即便是货物已经离开本国(地区)海关监管,也可以通过供应链涉及的各国(地区)之间海关的通力协作,实现数据共享,使货物能够始终处于监管之下,从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精度,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智慧海关助力AEO制度实施,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自现行AEO企业标准实施后,我国持续推出AEO企业便利化措施,以智慧应用为特色,提升智能化水平。《海关总署关于增加高级认证企业便利措施促进外贸质升量稳的通知》中专门提出“提升便利措施智能化水平”,通过智能化落实便利措施,扩大AEO数据自动交换范围及优先纳入智慧海关相关应用场景改革,优化对AEO企业的智能化应用,使AEO企业享有更快捷的通关速度,更高水平的通关效率,持续提升AEO企业获得感。
智慧海关助力AEO制度实施的国际经验
加强信息交换提升企业便利
近年来,世界各国(地区)海关在技术方面持续进行创新,纷纷建立了本国(地区)的智慧海关项目,加强信息数据交换。欧盟海关通过持续将技术应用于信息交换和供应链风险管理,不断增强AEO企业的获得感。早在2006年,为了深入落实《标准框架》,欧盟海关和中国海关启动了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SSTL),即“安智贸”计划。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全面实施WCO国际合作理念的计划。目前,参与试点的企业超过200家。申请参与“安智贸”计划的企业至少一方应为中国海关或欧盟海关AEO企业,可享有更快的通关速度,更安全的供应链流程监管以及可预测的供应链流程。此外,欧盟海关还推出了最受信任的贸易商计划(Trust and Check traders),强调通过数据交换便利AEO企业,根据AEO企业的合规情况,以更小程度的海关干预货物流通,提升通关效率。
运用颠覆性技术有效抵御风险
WCO持续鼓励成员方通过加强颠覆性技术的运用强化海关监管。WCO认为,通过AI、区块链、可视化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增强海关申报、政府机构间合作、海关数字化监管、合规管理等方面的效能。目前各国(地区)海关普遍通过区块链和AI技术构建自身的智慧海关技术基础,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能够有效识别风险。
以美国海关(以下简称“CBP”)为例,自CTPAT项目(美国海关AEO制度)实施以来,已经有12000余家企业加入。为有效管理这些企业,使其通过CTPAT获得贸易安全与便利,CBP加强了高新技术的运用,如运用可视化的检测技术检测集装箱有效抵御潜在风险。此外,对于供应链追踪,美国海关已经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开展供应链追溯合作,以有效防范化解货物风险,持续保障边境安全。为保障AEO企业积极参与AEO项目,中国香港海关通过智能在线评估系统iPASS,兼顾不同规模企业情况,以最简洁的评估问卷让企业实现快速申请。
实施智慧监管助力企业持续合规
数字化背景下海关监管需要更多科技赋能,从源头促进贸易合规,保障海关在AEO企业通关时能够及时履行职责。AEO标准是企业供应链合规的最低标准,符合要求的企业将被视为供应链安全的企业。以中国海关为例,AEO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标准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以及从事进出口活动所需的贸易数据,对于完善企业合规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世界上已经实施AEO的海关大多通过技术应用助力企业合规。
一方面,技术应用能够增强海关和企业的管理效能。在企业合规视域下,不同业务类型的企业对信息系统要求不同。对于生产型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通常侧重于生产的各环节,可以有效追溯产品在工厂各环节的流动。对于非生产型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通常侧重于关注物流或销售等环节的信息,而针对报关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则重点关注报关系统的合规。我国海关现行的AEO企业标准则细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日本海关通过Smart Customs强化科技助力提高作业效率,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海关执法效率,引进尖端技术设备,促进查验数字化。同时,日本海关注重建立联络和协调系统,按步骤发展海关设施。
智慧海关在AEO实施应用的前景
海关总署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将大数据等运用于AEO企业便利化管理措施,让AEO制度实施、评估和互认合作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让企业能够更加便捷享受海关提供的便利措施。
以智慧海关提升合规管理,促进跨境电商监管
随着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崛起,海关监管面临更大的数据和技术挑战。跨境电商主要依靠制造商、进口商和出口商获取信息,而由于平台交易的特殊性,平台企业的注册地可能位于境外,对于跨境电商的部分过程性数据可以通过科技进行有效监管。当前,欧盟海关、印度海关、巴西海关、美国海关等纷纷提升海关风险管理技术,强化以AEO的合规基础促进风险管理。如,通过人工智能海关合规系统进行单据后台审核,物流信息汇总,企业合规监测。通过在实时数据分析和未知风险识别中应用大数据模型,识别实时申报中的潜在风险。
以智慧海关提升信用管理水平,促进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可预测性
根据《标准框架》规定,AEO企业享有的贸易便利化措施是基于企业更高等级的信用产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智慧海关的全方位保障。智慧海关通过数据系统实现对企业合规的持续监测和完善,依照数据模型分析结果最终实现供应链各环节数据处于监管之下,从而持续降低货物风险。因此,企业加入AEO项目,就可以享有“信用+”的通关体验,在提升供应链可预测性的同时,让AEO企业的信用名片持续发挥作用。未来,随着智慧海关建设的深入推进,AEO企业合规程度越高,从贸易便利化中受益越多。
然而,智慧海关在助力AEO制度实施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挑战。例如,在数据交换方面,特别是在跨境电商新业态的数据监管方面还面临数据传输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可允许交换的数据种类限定,数据的有效利用等挑战。在技术应用方面,还需要考量海关人员队伍能力提升与新兴技术应用的协调统一问题。此外,针对日益增长的走私、其他涉及海关事务的违法犯罪越来越复杂的现状,还需通过持续提升海关监管技术,让智慧海关更智慧,方能形成AEO企业合规与便利的有机统一。
(执笔人: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刘萃波 纪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