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陕西:外贸增量提质跑出加速度
作者:何卫
文 / 何卫
近年来,陕西推动外贸增量提质,提升核心产业链竞争力,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航空产业链等世界知名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巩固半导体、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优势,扩大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日用消费品出口规模,培育锂电池、特色农产品等出口增长点,积极发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开拓RCEP其他成员国等新兴市场,全省外贸规模不断扩大。
据西安海关统计,2024年前7个月,陕西外贸进出口2638.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4.5%,高出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8.3个百分点,外贸规模居全国第18位,外贸增速居全国第6位。其中,出口1776.7亿元,增长19.4%;进口862亿元,增长5.7%,同期贸易顺差914.7亿元。
前7个月外贸主要特点
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速最高
前7个月,陕西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1261.5亿元,增长2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下同)47.8%;一般贸易进出口979.5亿元,增长1.8%,占比37.1%;保税物流进出口总值343.7亿元,增长40.9%,占比13%。目前,陕西省共有7个综合保税区,已全部投入运行,数量列全国第6位、中西部第1位,其中西安市有5个综保区,成为综保区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综保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带动陕西保税物流进出口快速增长。
民营经济外贸活跃度增强
从外贸主体看,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红利持续释放,民营经营主体活力充沛,外贸经营主体显著增多。前7个月,陕西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550家,增加10.2%,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增加到4094家,增加12.1%,占有进出口业绩企业总数的九成。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47.2亿元,增长26.6%,占比54.8%;民营企业进出口1011.1亿元,增长4.3%,占比38.3%;国有企业进出口171.9亿元,下降6.2%,占比6.5%。
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占比进一步提升
前7个月,陕西对韩国进出口540.1亿元,增长36.3%,占比20.5%;对东盟进出口389.6亿元,下降0.2%,占比14.8%;对欧盟进出口257.1亿元,下降19.4%,占比9.7%;对中国台湾进出口210.8亿元,下降13.4%,占比8%。
同期,陕西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472.3亿元,增长22.1%,占比55.8%,提升3.5个百分点。金砖国家成为陕西省外贸新的增长点,前7个月,陕西省对其他9个金砖国家进出口427亿元,增长48.7%,高出同期全省进出口增速34.2个百分点。其中对俄罗斯、巴西、印度进出口分别增长24.6%、93.1%和79.9%。
汽车、农产品、纺织服装等商品出口增速较高
前7个月,陕西省机电产品出口1508.2亿元,增长18.8%,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4.9%,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出口652亿元,增长19.3%;汽车(含底盘)出口246.3亿元,增长120.7%;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130.8亿元,增长3.5%;太阳能电池出口122.8亿元,下降33.3%。其他主要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出口32.7亿元,增长32.8%;纺织服装出口32.2亿元,增长36.4%;钢材出口17.3亿元,增长33.2%。
集成电路进口值大幅增长
前7个月,陕西省机电产品进口590.6亿元,增长23.1%,占全省进口总值的68.5%,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进口433.6亿元,增长47.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26亿元,下降14%。此外,农产品进口49.3亿元,增长7.2%。其他主要进口商品中,煤及褐煤进口365.7万吨,减少58.8%;铁矿砂进口592.7万吨,增加9.4%;原油进口24.7万吨,增加39.3%。
外贸亮点
农产品出口增长明显
前7个月,陕西农产品出口32.7亿元,增长32.8%。《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两年以来,随着关税减免、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政策落地,为成员国的经贸往来及产业链构建带来利好,推动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为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海关总署自2023年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原产地证书申请人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和中国贸促会申报系统等申领原产地证书。
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是促进企业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大改革创新。前7个月,陕西对RCEP其他成员国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的农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9.4%、71.7%和89.3%。
对中亚形成全方位经贸合作关系
前7个月,陕西对中亚五国进出口49.5亿元,增长68.6%,其中出口44.8亿元,进口4.7亿元,分别增长68.7%和67.6%。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为中亚主要进出口国家,进出口增速分别达到83%、69.3%和69.2%。对中亚主要出口商品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3.6亿元,增长52.2%;太阳能电池10.7亿元,增长32.5倍。
6月18日,陕西—中亚经贸合作对接会在西安举办。依托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等高能级平台,陕西加强与中亚国家经贸对接,形成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目前,陕西在中亚国家建成海外仓2个、在建5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六点客运航线全覆盖,中欧班列(西安)中亚方向开行数量持续上升,“中欧班列+海外仓”的供应链新模式逐渐形成,西安作为中国—中亚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作用更加凸显。
目前,陕西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支持陕汽控股、隆基绿能、西安比亚迪等企业深耕中亚五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扩大重型载货车、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品出口,引导企业在中亚国家布局海外仓,扩大粮油等优质农产品和稀缺能源资源进口,全方位推进经贸合作。
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陕西省外贸进出口月度走势
■进出口值 ━━增长率
亿元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24年1月至7月陕西省主要进出口商品
出口
进口
商品
机电产品
其中:集成电路
汽车(包括底盘)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太阳能电池
汽车零配件
劳动密集型产品
其中:纺织服装
塑料制品
钢材
商品
机电产品
其中:集成电路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电工器材
农产品
金属矿及矿砂
其中:铁矿砂及其精矿
煤及褐煤
原油
金额(亿元) 1508.2
652.0
246.3
130.8
122.8
31.9
65.9
32.2
13.2
17.3
金额(亿元) 590.6
433.6
26.0
8.6
49.3
56.1
47.0
21.2
11.5
同比(%)
18.8
19.3
120.7
3.5
-33.3
40.9
32.3
36.4
18.0
33.2
同比(%)
23.1
47.2
-14.0
-2.7
7.2
5.2
11.4
-66.3
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