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自贸实验区成为陕西对外开放新高地
作者:何卫
文 / 何卫
2017年4月,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首个自贸区。7年来,陕西自贸区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持续推进全链创新、全面改革、全域开放;同时,陕西自贸区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其中跨境电商“异军突起”,引发业界关注。
今年7月16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了“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在全国57个自贸片区中排第16位,在全国28个内陆型自贸试验区中,西安区域制度创新指数排第5位。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自身的科教基础、制造业条件比较好,近两年持续释放中欧班列的国际化资源优势,不断加速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建成投用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项目,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实施达效。这些均表明陕西自贸区西安区域的制度创新高地势能在持续显现。
今年前7个月,陕西自贸区进出口值1788.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9.1%,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接近七成(67.8%)。其中,出口1253.1亿元,增长12.1%;进口535亿元,增长39.5%。陕西自贸区三个片区都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前7个月,中心片区进出口1540.7亿元,增长14.9%;港务区片区进出口245.3亿元,增长55.3%;杨凌片区进出口2.1亿元,增长41%。
前7个月,陕西自贸区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达到1160家,增加13%,其中民营企业1033家,增加15.5%。主要企业类别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97.5亿元,增长31%,占陕西自贸区进出口总值的(下同)61.4%;民营企业进出口677.6亿元,增长3.9%,占比37.9%;国有企业进出口11.7亿元,增长6.5%,占比0.7%。
陕西自贸区市场拓展成效明显,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韩国、东盟、中国香港是主要贸易伙伴,前7个月对韩国进出口512.5亿元,增长48.1%,占比28.7%;对东盟进出口299.2亿元,增长12.5%,占比16.7%;对中国香港进出口126.1亿元,增长36.1%,占比7.1%。
2023年陕西自贸区加工贸易降幅超过30%,今年出现明显恢复,前7个月区内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增长32.6%,占比提升6.1个百分点。主要拉动因素是与加工贸易密切相关的消费电子行业回暖,集成电路、电脑及零部件、平板显示模组等进出口需求增长较快。
图 / 尤明忠
西安海关所属关中海关关员对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企业进口硅片清洗剂实施现场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