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智慧助“锂”跑出加速度
作者:李昊钦
文 / 李昊钦
近日,厦门新能达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工厂内一派繁忙景象,上下料机械臂、AGV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相互配合,一批组装完毕的锂电池组从生产线有序进入包装车间。经厦门海关监管合格后,该批价值441.8万元的锂电池组运往海外。
受国际市场对储能产品的需求拉动,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锂电池产业是福建省的重点新兴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厦门海关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管理理念,服务锂电池产业发展,助力福建省外贸质升量稳。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福建省锂电池出口616.9亿元,居全国首位。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我们与海外贸易伙伴的合作日益密切,出口量更是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高效且可靠的交货能力已成为满足海外客户需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厦门新能达科技有限公司物流经理吕天德表示。
锂电池属于危险货物,在包装和运输方面均有严苛的要求,其通关时效与产业的高速发展态势紧密相连,如何实现产品安全快速通关成了企业最关注的事。传统检验监管模式下,需由海关派员对每批次货物进行现场检验,实际作业中存在的路程长、时间安排难、人力资源调配紧张等问题。
对此,厦门海关紧跟企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积极围绕智慧海关建设重点工作,强化科技赋能,拓宽监管手段,探索开发“智能查检”远程辅助监管模式。通过搭建企业高清移动可视云台,与企业共同开发远程视频验单系统,推进远程辅助查检试点,构建海关查检视频监控中心,实现企业端、申报端、海关端三方数据互通,有效提高出口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查检效率。在该模式下,锂电池危包使用鉴定查检耗时可由原来的两天压缩至最快半天。
“通过‘智能查检’远程辅助监管模式,可以线上提交约检申请,只需要配合运用智能设备,接受海关监管指令并配合开展作业,便能迅速完成验核,产品真正实现了即产、即验、即出,达到大幅度缩短发货周期、降低仓储和物流成本的预期。”吕天德表示。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出口储能电池货值达12.04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
下一步,厦门海关将持续推动智慧海关建设落地见效,继续探索通过对接企业数据,将监管端前移,强化源头管理,运用大数据对比实现检验批的最优化认定。通过信用管理、风险评估等手段筛选出更多符合要求的企业加入远程辅助查检试点,拓宽海关监管便利措施受惠面。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贯彻与技术指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制度红利,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厦门海关)
图 / 叶志雄
黄埔海关关员在东莞港驳船码头监管经“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出口货物装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