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立足“改革开放先行地” 答好“把关服务优质卷”
——访杭州海关关长王彦生
访谈 / 本刊记者 王国秀 本刊特约通讯员 / 俞晶
杭州海关关长王彦生。
浙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6个年头的地方。身处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的浙江省,杭州海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感恩奋进、勇毅前行,坚定不移“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去思考和做好海关工作”,努力谱写好海关服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杭关篇章。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采访了杭州海关党委书记、关长王彦生。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构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杭州海关立足于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如何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明确实践方向?
王彦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改什么、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问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杭州海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一是一体联动组织“学”。抓好改革落实,首先要领会全会精神、吃透改革要求。要讲透彻“为什么学”,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弄清楚“学什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涉及海关的改革任务,要加强理解,提高执行主动性。搞明白“怎么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培训班、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推动全关上下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热潮。
二是一以贯之对标“谋”。海关总署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初步构建了海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海关改革的总体思路和“1+1+4”格局,这是杭州海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重点方向和主要发力点。杭州海关将全面对照海关总署党委提出的12个思考题,深入研究谋划逐项解题落实路径,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三是一贯到底抓实“干”。建“一流海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对杭州海关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发展坐标、精神坐标。总署党委也对杭州海关提出了“勇当‘改革先锋’”的要求,赋予我们“为现代化海关建设积极探路”的 “位”和“责”。因此,杭州海关在落实各项改革任务中,将以一流的闯劲干劲拼劲、出实招做实功见实效,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记者:海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处在重要位置、承担着重要使命。杭州海关在践行重要使命的过程当中,如何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王彦生:当前,浙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开放强省牵引着海关的业务改革创新,总署要求、地方需求、企业诉求倒逼我们抓改革。站位新起点、迈上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杭州海关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期,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是要继续保持改革活力。发挥“海陆空铁邮”业务齐全、科技先行的创新优势,紧密关地合作,将地方政企数字化水平高的优势,转化为“双智”建设优势和改革发展优势。以改革发展标志性项目为抓手,打造一批具有较高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全力把“施工图”变为“实景画”。
二是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形势,我们提出了建设“红船边的海关”“现代化海关”和“一流海关”的目标,这“三个海关建设”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新概念,而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总署党委对我们的期望要求、杭州海关实践经验的再梳理再提炼,是新时代杭州海关高质量发展向纵深前进的总体构成和整体展示。杭州海关将以一批改革发展标志性项目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坚持谋深“智慧”建设。杭州海关找准优势聚焦“大、新、难、热、特”深谋实干,统筹推进7个署领导交办项目、13项署级牵头任务和“616X”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等重点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得到总署肯定。“最多跑一次”“智慧鉴重”“协同处置”等6个成熟场景已在关区内复制推广,“无人机综合应用”“未来工厂”等场景已进行普适性迭代升级,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串珠成链”,发挥好成果的最大效能。
记者:浙江是外贸大省,杭州海关在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有哪些亮点和举措?
王彦生:“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杭州海关以浙江的开放发展需求牵引自身改革,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打造先进的、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守国门”监管体制机制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积极应对贸易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支持浙江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助力浙江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强省。发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发源地优势,助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杭州海关聚焦“滞、瞒、逃、骗、害”全要素风险,推进大数据模型和项目迭代升级,完善风险情报收集应用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多渠道风险监测和多点触发的预警机制。持续构建“源头管控+口岸监管+后续查核+打击走私”全链条监管机制,完善决策、执行、反馈、评估、优化等管理闭环。积极参与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联防联控,加强与地方和外部信息共享、执法互助,守牢安全底线、监管红线。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杭州海关强化统计数据核查和处置,严厉打击虚假贸易等瞒骗造假行为。深化口岸安全风险联合防控机制,推进“金钥2024”、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国门利剑2024”联合行动,严厉打击重点渠道、重点领域、重点商品走私和关联违法犯罪。
记者: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杭州海关在发展中,如何讲好主动作为的故事、突破改革的故事、服务发展的故事?
王彦生:目前杭州海关主要业务发展势头良好,15个主要业务指标中有12个稳居全国海关前十位,其中,监管邮递物品数量保持全国第一位,备案企业数量、立案走私案值列全国第二位。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如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协同防范风险,服务贸易强国建设?如何深化关地协作,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如何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深化协同共治,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如何助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度参与国际海关治理,丰富对外斗争工具箱?
要答好这6个思考题,具体来讲,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根据总署全面深化海关改革的总体思路和“1+1+4”格局,深化“三个海关建设”,严格对照年初全国海关工作会议“1+2+7”重点工作部署,落实年初杭州海关工作会议提出的8个坚定不移的工作任务以及10个改革发展标志性项目,持续推进署省合作备忘录、署省主要领导会谈事项等关地合作事项落地生效,深度融入浙江省三个“一号工程”,聚焦营商环境提能升级,支持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全力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深化“关长送政策上门”等长效机制,做好政策准备;发挥海关数据价值,做好分析研究,提升服务宏观决策水平等,绘制杭州海关忠诚、担当、实干、争先、奋斗的时代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