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山西:抢抓机遇 奋力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作者:徐靖
文 / 徐靖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抢抓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8个月,山西省外贸进出口1172.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2.2%,占全国外贸总值的0.4%,进出口总值居全国第25位,增速居全国第9位。其中,出口718.2亿元,增长11.5%;进口454.2亿元,增长13.3%。
前8个月外贸主要特点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均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
一般贸易是山西省外贸的传统优势,主要商品包括铁合金、金属矿砂、钢材等。同时,山西省积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助力其落地发展壮大。前8个月,山西省一般贸易进出口585.9亿元,增长11.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下同)50%;加工贸易进出口561.4亿元,增长8.5%,占47.9%。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4.5亿元,增长209.3%。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足
随着山西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外贸经营主体显著增多。前8个月,山西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755家,增加9.1%。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55.3亿元,增长8.2%,占38.8%,拉高山西省进出口增速3.3个百分点。同期,民营企业进出口376.7亿元,增长8.7%,占32.1%;国有企业进出口339.6亿元,增长22.5%,占29%。
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以增长为主
前8个月,山西省对前五大贸易伙伴美国、东盟、欧盟、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分别进出口216.6亿元、211.2亿元、120.4亿元、66.2亿元、54.5亿元,分别增长15.2%、增长15.3%、增长6%、下降7.8%、增长24.2%,合计占57.1%。同期,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543.1亿元,增长21%;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68.5亿元,增长10.8%。
手机及零部件、钢材、太阳能电池、煤炭和纺织织物等是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前8个月,山西省机电产品出口526.8亿元,增长9.5%,占全省出口总值的(下同)73.4%。其中,手机出口386.1亿元,增长6.4%,占53.8%;手机零部件(天线除外)出口36.3亿元,增长11.1%,占5.1%,二者合计拉高全省出口增速(下同)4.2个百分点。同期,钢材出口66.2亿元,增长26.8%,占9.2%,拉高增速2.2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煤炭、纺织织物出口大幅增长,分别出口14.9亿元、5.9亿元、5.5亿元,分别增长225.3%、213%、70.2%,合计拉高增速2.6个百分点。
金属矿砂、煤炭、农产品、纸浆、化妆品等是拉动进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前8个月,山西省各类金属矿砂进口1014万吨、货值158.5亿元,分别增加46%和增长69.7%,占全省进口总值的(下同)34.9%,拉高全省进口增速(下同)16.2个百分点;煤炭进口34.6亿元,增长78.6%,占7.6%,拉高增速3.8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口13.1亿元,增长12.8%,拉高增速0.4个百分点。纸浆、化妆品进口飙升,分别进口5亿元、3亿元,分别增长39.5倍、11.8倍,合计拉高增速1.9个百分点。同时,机电产品进口131.4亿元,占28.9%;铁合金进口95.3亿元,占21%。
太原市外贸占比超3/4
前8个月,太原市进出口885亿元,增长7.6%,占全省外贸总值的(下同)75.5%;运城市进出口109.6亿元,增长68.6%,占9.3%;两市合计占84.8%。11个地市中,运城、晋中、忻州、长治、吕梁、朔州、阳泉、太原、晋城9市进出口实现增长,分别增长68.6%、47.6%、29.8%、22.5%、18.7%、18.3%、16%、7.6%、6.8%。
外贸亮点
钢材出口国际竞争力日趋稳固
近年来,山西省钢材出口市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不仅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还与山西省钢铁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太钢集团作为山西省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依托技术和装备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其生产的镍基合金、液氢容器用不锈钢等品种能够满足高端装备制造需求,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前8个月,山西省出口钢材66.2亿元,增长26.8%,不仅出口到传统的东南亚、中亚等市场,还拓展到了非洲、南美、欧盟等新兴市场。钢材出口的增长推动了骨干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为山西省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钢铁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的持续投入,山西省钢材出口市场布局正朝着多元化和高端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光伏产品出口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山西省将光伏产业链列为省级重点产业链之一,依托《山西省光伏产业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逐步提升本地配套率,不断增强光伏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光伏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抓能源革命科技创新主动权,积极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跃升,光伏技术绿色动能持续释放。如晋能清洁能源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智能制造水平,满足国际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产品已出口至印度、西班牙、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了年产16GW的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该公司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N型TOPCon2.0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量产转化效率达到25%,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隆基绿能在太原市的BIPV项目,通过在钢铁企业屋顶安装的11.04兆瓦隆顶产品,实现了绿色电力的自发自用,为生产线提供了可靠的绿色能源。2024年前8个月,山西省出口光伏产品14.9亿元,增长207.8%。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山西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山西省外贸进出口月度走势
■进出口值 ━━同比增速
亿元
%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200
150
100
50
0
2024年前8个月山西省主要进出口商品
出口
进口
商品
机电产品
其中:手机
太阳能电池
钢材
劳动密集型产品
其中:纺织织物
塑料制品
医药材及药品
其中:抗 生 素(制剂除外)
农产品
基本有机化学品
煤及褐煤
商品
金属矿及矿砂
其中:铜矿砂及其精矿
铁矿砂及其精矿
机电产品
其中:集成电路
铁合金
煤及褐煤
农产品
金额(亿元) 526.8
386.1
14.9
66.2
14.4
5.5
2.2
12.3
6.9
10.6
9.5
5.9
金额(亿元) 158.5
53.3
44.0
131.4
83.5
95.3
34.6
13.1
同比(%)
9.5
6.4
225.3
26.8
24.6
70.2
22.9
-15.3
-32.6
32.7
-2.0
213.0
同比(%)
69.7
186.7
61.7
-4.9
-10.9
-23.9
78.6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