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智慧旅检之邮轮应用场景
智慧电讯检疫
11月3日上午10点,在青岛邮轮母港35号泊位,通过智慧电讯检疫后的“新金桥5号”轮缓缓靠泊停稳,71名入境旅客正有序地走下舷梯。这也是“新金桥5号”轮成为首艘“智慧电讯检疫示范船舶”后,执行的第3班航行任务。
“靠泊后即下客、卸货,比以往快了近1个小时。”该轮船的运营公司威海威东航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林说。
据了解,船舶通关的再提速离不开交通运输工具智慧电讯检疫模式,青岛海关针对传统卫生检疫模式中存在的执法效果和检疫效率难以兼顾、通关成本高等问题,首创交通运输工具智慧电讯检疫模式,对布控且符合条件的进境交通运输工具,海关关员开展卫生检疫远程执法,无须登临检疫,实现了“智慧检疫不登轮、便捷通关零等待”。
“该模式突破了传统‘面对面’监管的空间限制,船舶检疫时长由70分钟缩短至15分钟。”青岛海关所属青岛大港海关查检五科科长孙成功介绍,应用该模式可与进境交通运输工具进行远程互联,便捷开展远程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未发现问题的进境船舶无须等待、靠港即可作业,实现了旅客快速下船办理通关手续、货物即时装卸。
“了解到青岛海关开展‘智慧电讯检疫示范船舶’创建试点后,我们就积极报名参与。”孙建林表示,企业体验到了智慧电讯检疫模式的方便快捷,希望能进一步享受到更大的便利化措施。
目前,“智慧电讯检疫”已覆盖全国31个水运口岸、6个空港口岸和3个陆路口岸,每年可缩短运输工具检疫时长11.2万小时,为航运企业节约非生产待时、燃油费等直接费用约6亿元,有效提升港口、码头等周转效率。
“一次过检”
在距离青岛邮轮母港240公里外的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内,搭乘着出境旅客的摆渡车正驶向靠泊在威海港客运码头3号泊位上的“新金桥7号”轮,这些旅客也感受到了快捷便利的通关体验。
“我们带的行李只检查了一次,这可真方便啊!”即将到韩国旅行的丛女士,登上摆渡车后忍不住地和同伴说。
托运行李“一次过检”是青岛海关所属威海海关在海运旅检现场启用的“智慧旅检”作业模式之一,旨在促进旅客出境通关更加顺畅、便利。海关加强同海港安检部门合作,把两道“关卡”合二为一,实现旅客“只提交一次行李、只接受一次检查”,最大限度上提升通关效能。
“这批303名旅客是我们启用该模式以来的第3批出境旅客。”威海海关驻海港办事处旅检科科长侯丽淑介绍。“一次过检”模式不仅让出境旅客携带的行李物品实现了“一次过检”,简化了查验流程,更是将行李查验用时缩短40%以上,有力提升了旅客的通关获得感。
“一码通关”
“今天人特别多,但是海关非常给力,通关很快,整个流程很顺畅。”
10月29日早上7点30分,搭载近5000名游客的“海洋光谱”号停靠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在海关入境大厅内,8个全新升级的智能卫生检疫通道全部开放,其中还有两个为了方便携带大件行李和乘坐轮椅旅客的加宽通道。入境旅客只需看向闸机摄像头,即可完成测温。体温正常,闸机便会自动放行。
今年以来,上海邮轮旅游市场呈现快速恢复和增长态势,邮轮经济呈现“勃勃生机”。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境邮轮347航次,出入境旅客109.11万人次。邮轮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的背后,海关也面临着瞬时大客流通关、物资供船等挑战。
为便捷邮轮旅客出入境通关,上海海关首建“智旅Max-C”邮轮旅客场景,给予守法旅客无接触、无打扰通关体验。看似平常的闸机采用了一机双系统的设计,依托“智旅Max-C”在邮轮场景的应用,集成海关自助健康申报和自助采样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互通,通过分类处理、智慧采样的方式,将单人闸机通行时长压缩至2秒以内。
《海关支持邮轮产业发展的措施》出台后,上海海关以实际行动推动支持措施落地见效,促进上海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便利邮轮及旅客入境通关方面,上海海关依托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相关运营主体的数据对接,优化升级邮轮监管模块功能,打通邮轮方与海关电子信息系统主干道,为邮轮提供通关流程全覆盖、要素全聚集的口岸应用场景支持,拓展“上海邮轮口岸通关码”应用,实现“一码通关”,最大限度提高通关效率。整合旅客及行李物品监管全链条信息,根据母港邮轮和访问港邮轮旅客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实现旅客无感通关、行李快放,让游客获得更加安全、便捷的邮轮旅行体验。建立与代理、船方、码头运营方的实时信息沟通网络,深化与口岸有关部门的联防联控,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在筑牢口岸疫情防线的基础上,加快邮轮及旅客入境检疫速度,便利邮轮及旅客入境通关。
精准拦截
在邮轮口岸有个特殊现象:领队、导游会频繁带队登邮轮进出境,而根据规定,频繁进出境人员无免税额度。出于侥幸心理,少部分领队会尝试少量多次购买烟酒、化妆品等免税商品,并混迹于普通旅客中试图通关。由于购买金额较低,未达到立案标准,海关并不能对其进行处罚,造成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监管倒挂局面。
4月10日,某旅行团领队小朱利用职务之便,前往免税店买烟,总数不超千元。完成交易后便混迹在旅客中,企图蒙混过关。他神色自若地经过海关行李监管区域,却没想到,上海海关所属宝山海关关员已经早有准备,提前布控,将他抓个现行。但小朱并不死心,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又尝试了2次,均被宝山海关关员拦截,至此才真正被震慑住,不敢再犯。
这次对小朱的成功拦截正是依靠宝山海关今年新推出的行李查验“神器”——4张风险清单:船旅联动建立高风险旅客清单,与风控分局共同探索全国海关风险清单,根据口岸特点,针对频繁进出境的领队、船员建立本地高风险清单,与口岸免税店信息对碰筛选多次购物人员清单。宝山海关在邮轮靠泊前一天对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导出的旅客舱单开展初步风险排查,依据排查结果开展预警式布控。利用大数据筛选、锁定拦截目标旅客,实现高效精准监管,保障旅客在海关行李查验区域快速通关的同时,也能高效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宝山海关共征行邮税711票,征收税款203.08万元,移送缉私4起。
应用拓展
与空港不同,邮轮旅客的回流率几乎接近百分之百,在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强大的数据支撑下,海关可以在旅客出境时即获取信息,运用于这一批旅客的入境监管环节。“牢牢把握旅客舱单和母港往返这两个邮轮的特点,就可以打造全新的海关信息高速公路。”宝山海关关长张炜说。
在找到新的思路以后,邮轮的“智旅Max-C”系统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在屡立新功的智能测温闸机上添加识别和追溯功能,即可精准追踪异常信息,避免一直以来后续追溯大海捞针的困扰。与此同时,这一环节与体温检测完美融合,不增加任何干扰,不延长任何时间。这一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主干道,后续还可以与旅客自主申报、历史出入境、风险布控、免税店监管等信息联通,发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届时卫生检疫+行李物品全链条数字监管,叠加“中心+现场”工作模式,可以彻底摆脱传统的守株待兔式的体温检测、X光机审图查验模式,让邮轮口岸成为旅客体验海关“无感通关、智能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通关服务的地标。
邮轮旅客瞬时通关流量大,传统通关模式下,申报、查验等环节多、旅客通关耗时长。怎样才能在高效精准监管的同时让旅客在通关时纵享“丝滑”,体验“秒过”?海关努力探索着如何打开“无感通关”常态化的模式。
图 / 孔令强
青岛海关所属青岛大港海关关员现场监管邮轮直供物资供船。
图 / 黎甲
南宁海关所属北海海关关员对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首航邮轮进行现场监管。
图 / 凌余洁
上海海关所属宝山海关运用智能闸机保障旅客安全顺畅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