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积极扩大进口 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
作者:张京宪
文 / 张京宪
2024年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进博会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宣示和行动。自2018年中国举办首届进博会以来,每年的11月初进博会都在上海如期举办,世界各地的企业纷纷带着新产品、新技术,共赴这场“东方之约”。自首届进博会举办的这7年来,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主动扩大进口,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中国作为全球“大买家”,是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
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2018年至2023年,中国进口规模由2.1万亿美元攀升至2.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5.6%,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全年进口规模,占全球进口市场的份额稳定在10%以上。2023年,中国有超过27万家企业在国际市场“下单”,购买的产品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中国自全球6大洲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实现增长,是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五大出口市场,是43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出口市场。作为全球“大买家”,中国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今年以来,中国进口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前10个月进口值超过2万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1.7%。从具体市场看,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自东盟、俄罗斯、非洲均实现稳步增长。根据最新国际数据测算显示,前8个月中国进口增速比全球进口高近2个百分点,占全球进口份额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10.5%,表现好于德国、荷兰、英国、日本等国家,稳居全球第二位。
消费者购买力提升,“购物车”装满了日益丰富的全球优质产品
中国有14多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个,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国消费升级的动能强劲,对商品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中国积极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消费者“购物清单”越来越长。2018年以来,中国消费品进口值累计突破1.5万亿美元,2023年达到2771亿美元,年均增长6.7%。其中,首饰、水果、肉类、箱包、化妆品进口分别年均增长33.5%、18.9%、18.7%、17.5%、16.7%。欧洲的箱包首饰,东南亚的水果,非洲的咖啡,南美的车厘子,北美的海产品,大洋洲的乳品等,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车”。今年以来,我国牛肉、干鲜瓜果及坚果、粮食、食糖进口均延续增加势头,前10个月进口量分别增加3.6%、1.3%、7.4%、12.6%。
同时,中国大力推动贸易创新,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国内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直接购买国外产品。2023年,中国通过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近800亿美元;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政策不断升级完善,年进口消费品规模近50亿美元。
制造业持续创新升级,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提供源源动力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每年大量进口能源、矿产等基础工业原料,以及零部件和设备等,源源不断的中国“大订单”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8年至2023年,中国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年均进口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2023年接近8000亿美元。其中,2023年中国进口铝矿、铁矿、铜矿、铜材、原油分别占全球同类产品进口的86.2%、71.7%、61.1%、29.6%、24.7%,比重较2018年分别提升16.6个、7.2个、9.2个、1.4个、4.3个百分点,稳居同类产品进口全球首位;消费电子类产品零部件及制造设备进口规模超过5400亿美元,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部件分别占全球的32.4%、41.6%、38.7%、24.9%,均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国。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电子类产品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前10个月集成电路、电脑及零部件、平板显示模组、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值分别增长11.3%、59.5%、12%、23.1%;大宗商品进口受价格下跌影响,前10个月进口值仅增长0.3%,但进口量仍增加5.1%,保持较快增势,其中铁矿砂、煤炭、粮食、天然气进口量分别增加4.9%、13.5%、7.4%、13.6%。
近年来,中国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2018年以来,中国鼓励进口的重大技术装备年均超过170亿美元;中国进口的碳酸锂、多晶硅占全球比重超四成,产出的锂电池、光伏产品、电动汽车远销世界各地,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有序扩大市场准入、主动降低关税,向更多国家敞开市场“大门”
近年来,中国多措并举促进同各国的贸易往来,有序扩大市场准入。2018年以来,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先后准许400多种优质农产品输华。如,马来西亚的榴梿,厄瓜多尔的白虾,西班牙的猪肉,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新西兰的猕猴桃,均端上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2018年至2023年,中国农产品进口连续6年保持增长态势,规模由1367亿美元升至2335亿美元,年均增长11%,202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18年以来,中国先后与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自贸协定,自贸伙伴达到29个,覆盖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近1/3、进口的四成多,有力促进了双边贸易发展。
2018年至2023年,中国自上述自贸伙伴国家和地区累计进口值5.8万亿美元,增长35.3%,今年前10个月进口8640.3亿美元,增长1.8%。同时,中国主动降低关税,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带动相关国家共同发展。前10个月,我国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增长10.3%。
可以看到,中国作为全球“大买家”,拥有超大规模、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通过主动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更加繁荣,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共赢的共识进一步凝聚。我们相信,随着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稳步推进,繁荣中国的发展红利将更多惠及世界各国,中国大市场也将为全球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济南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