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家用电器:强势出海 探索全球市场新机遇
作者:李雷如诗
文 / 李雷如诗
近年来,我国家用电器出口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从厨房小家电到节能空调,从静音洗衣机到智能照明系统,中国制造的家电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品质稳步提升、功能愈发多样化,迈着愈发稳健的步伐走向全球。家电企业积极巩固传统市场根基、开拓新兴市场蓝海、挖掘新生业态、升级品质技术,为中国电器阔步海外注入强劲动力。
我国出口家用电器20年间逐年攀升屡破新高,全球市场份额在2004年突破20%,2013年突破30%,2023年突破40%,全球市场份额保持10年一台阶的步伐,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从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我国家电出口已实现连续20个月同比增长。今年前10个月,我国出口家用电器5953.5亿元,同比增长16.1%,高出全国整体增速9.4个百分点。
欧美市场“红海”激战突围,新兴市场“蓝海”赢得先机
欧美家电市场规模庞大,是全球家电行业竞争的“红海”和必须抢占的“高地”。近年来,随着欧盟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高端、智能、环保已成为家电领域的新标准。为了争夺话语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始终弥散在我国出海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西门子、三星、LG、松下等之间。我国家电企业持续推进产品创新迭代和精益化转型,推出智能割草机器人、激光电视、洗烘一体机等高端产品满足欧美消费者对于优质、绿色、智能家电的新需求,铆足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越,彻底扭转了在欧美消费者心中“低端、落后、廉价”的固有印象,征服了“精致、保守”的欧美消费者,为中国制造赢得了美誉。
2014年我国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市场出口家电突破2000亿元大关,2023年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至3035.1亿元,其中,美国已多年蝉联我国第一大家电出口市场,2023年出口规模达1318.9亿元。对欧盟、日本、韩国出口保持增长,今年前10个月对上述三大经济体分别出口1189.9亿元、395.1亿元、155.8亿元,分别增长27.6%、6.8%、18.6%。尽管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周期性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挑战,我国对传统市场家电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品牌凭借过硬的产品将在这片“红海”上逐浪前行。
近年来,得益于新兴市场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各国居民收入增多、消费水平提高,为中国制造家电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我国家电企业主动把握机遇,加紧开拓“蓝海”市场,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比如TCL发布面向中东非的新品类产品;海尔拟收购伊莱克斯南非热水器业务,中国家电在新兴市场上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拉动我国对新兴市场家电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
2023年,我国对拉美、东盟、中东、非洲分别出口家用电器627.2亿元、561.2亿元、411.8亿元、295.6亿元,分别增长32.8%、10.4%、17.2%、21.3%,占我国家电出口总值逾三成。其中,我国分别占巴西、墨西哥、越南家电进口总值的81.5%、53.2%、39.9%。
多品类齐头并进,家电出口开启新篇章
在探索家电出口的征程中,见证了一系列产品跨越国界,走进全球家庭的客厅、餐厅、厨房,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家电企业通过精准的市场策略与持续的产品创新,已经从基础的“白电”出口,转向多品类、高端化、全链条为一体的出口新格局,中国家电正逐步开启出口新篇章。
大家电的全球征途
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大家电是我国家电出口的主力军,作为最先出海的探路石,经历了产品从粗放式到细分化,品牌从无到有的过程,打下了家电出口的坚实基础。30年来大家电出口步伐稳健,深耕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2023年我国分别出口液晶电视机、冰箱、空调、电扇964.1亿元、587.2亿元、517.9亿元、404.5亿元,分别增长16.7%、14%、2.6%、10.1%,合计占40.1%;今年前10个月分别出口931.9亿元、600.6亿元、552.4亿元、417.8亿元,均呈两位数增长,始终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今年前8个月,上述四者均稳居全球出口首位宝座,全球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3.1个、6.5个、5.1个、0.3个百分点至36.8%、37.3%、52.1%、82.1%。
小家电的异军突起
作为家电赛道中独树一帜的品类,小家电凭借小体积、高颜值、个性化的特点,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从厨房、个护到清洁,各类“小而美”的家电产品逐渐遍布消费者生活的每个角落。今年以来小家电再次“爆单”,前10个月我国出口厨房类小家电食品研磨机及搅拌器(HS编码85094090)、电咖啡机或茶壶(HS编码851671)232.5亿元、141.5亿元,分别增长19.5%、15.3%。同期,出口个人护理类小家电理发工具(HS编码851632)218.7亿元,增长21.1%。随着跨境电商渠道和社媒平台兴起,带来新的市场风口,晨北科技、小熊电器、飞科等品牌利用TikTok、亚马逊加速出海,实现海外业务倍增。2023年,小熊电器海外营收3.7亿元,实现同比倍增。
东部城市占据主导,产业链集群和规模优势明显
我国家电出口省市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性特征,以珠三角、长三角、胶州半岛为产业核心集聚区,各区域凭借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家电产业集群。广东拥有美的、格力、TCL、海信等传统龙头企业,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独占家电出口鳌头。
2023年广东出口家电3061.4亿元,增长8%,占我国家电出口总值的49.6%。浙江、江苏、山东紧随其后,分别出口1046.8亿元、572.8亿元、447.6亿元,分别增长16.5%、6%、20.6%。
江苏拥有科沃斯、追觅等“数智”融合企业,受环保意识增强、智能家居概念兴起等因素拉动,相关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成为细分领域王者。2023年江苏出口吸尘器146.1亿元,占全国出口吸尘器总值的38.1%,从基础款到扫拖一体再到全能基站,始终引领着清洁电器的升级之路。
浙江凭借义乌小商品市场带来的集群优势,成为全球小家电出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2023年浙江出口电炉电锅等加热器具(HS编码851660)、电熨斗193.9亿元、56.9亿元,增速超二成。
此外,西部地区崭露头角,2023年出口家电258.2亿元,增长24.1%,占我国家电出口总值的4.2%;今年前10个月,出口260.1亿元,增长32.2%,比重进一步提升,在电暖毯、投影仪等细分领域彩虹、极米等品牌快速成长。
“不出海,就出局”
“不出海,就出局”,早已成为国内家电企业的共识。在惊涛骇浪中搏击的中国家电企业,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这一征程已经走过30个年头。1991年海尔迈出国门第一次向德国出口冰箱;美的集团出海10年,以越南为生产基地设厂拓市,用更低成本撬开东南亚市场;海信2016年赞助法国欧洲杯打开渠道及市场,逐步深耕成为法国人熟知的品牌。
当前,面对越垒越高的“小院高墙”和愈发激烈的市场博弈,中国家电企业并未畏惧,石头、小米、萤石等越来越多的家电“新势力”们跃跃欲试,加快“试水”,走向全新舞台,中国家电出海已经进入新征程。部分企业聚焦中高端消费者需求变化,关注前沿科技和时代主题,融合AI、能源应用、适老经济等概念,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拓展升级。如海信布局激光全息投影方案,米家打造最全面的全屋智能系统。部分企业聚焦海外市场产业生态,重塑供应链,积极打造适应本土市场的品牌和产品,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如海尔智家2016年并购美国品牌GEA,海外营收大幅增长,后续收购并整合多个海外品牌;美的已形成东芝、美的、Comfee为核心的全品类海外品牌格局。
家用电器由“红海”向“蓝海”、由低端向高端、由出口向出海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也是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更多中国家电品牌的崛起和国际化步伐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制造在全球舞台上必将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作者单位:重庆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