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坚持守正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海关建设中奋勇争先
——访厦门海关关长朱光耀
访谈 / 本刊记者 王国秀 本刊特约通讯员 / 朱文尧
在全国全党全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勉励福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并对厦门海关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厦门海关全体干部职工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海关总署党委工作部署,立足厦门“山、海、亚、侨、特、台”特点,以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总抓手,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中奋勇争先。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采访了厦门海关党委书记、关长朱光耀。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厦门海关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齐心协力抓好贯彻落实?
朱光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海关是政治机关,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海关改革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加强政治能力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闽特别是考察厦门海关综合服务大厅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 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封重要回信(即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重要回信、习近平总书记给厦航全体员工的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深化“理论溯源”,组织“三重”教育(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足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故事、重读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文章)。引导全关上下从党的创新理论“源头活水”中汲取精神养分和奋进力量。全力服务元首外交,实时跟进落实签署的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等双边协议,扎实推动中菲“两国双园”、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建设,坚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海关总署有要求,厦门海关见行动。深入研究共建“一带一路”措施,加快编制“中国—金砖贸易指数”,推进点对点跨境合作,做到关区航线、企业、产品走到哪里,海关服务就跟到哪里。
二是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国门卫士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办好厦关大讲堂,完善关区“二次培训”制度,确保资质获得人次年增长达5%。提升专业岗位招录比例,加强急需专业、优秀毕业生、高层次人员引进力度。持续优化关区业务实训点建设,分级分类建设关区智库,创建劳模工作室、移动站。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发挥“银发”智慧和力量。组织“百科攻坚、千人建功”活动,坚持在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援藏援边、扶贫挂职、比武练兵等大战大考、特战特考中发现、识别、评价、表彰、使用干部。改进优化考核工作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鼓励干部尽展其才。
三是加强清廉海关建设。始终牢记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历史教训,深入开展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链条。传承“古田光芒”,用好新建成的厦门海关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按照“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丢”要求,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抓实抓细总署严禁违规吃喝“七项禁令”,完善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外”监督管理。深化打私反腐“一案双查”,加强“组地关”协作、“纪巡审”联动,试点公职人员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管辖、监察措施使用改革,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重大改革部署。厦门海关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门监管能力现代化?
朱光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重大理论。国门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全要素风险,完善海关守护国门安全机制,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是筑牢对台工作安全防线。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创新安全风险联合防控机制,持续开展“阻源”“护旗”等跨部门联合行动。紧盯旅检、小额贸易、邮快寄递等重点渠道,建立重点防控风险目录,严密防范境外敌对势力渗透颠覆。
二是筑牢经济社会安全屏障。强化虚假贸易、骗税骗补综合治理,完善与商务、税务、外汇、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机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控。深化“稽侦税”联动,从严打击伪瞒报、骗退税、骗补贴等行为,有效管控国家税收流失风险。加强对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等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伴生风险的研究、甄别,建立重点行业、重点贸易业态、重点商品风险清单。推进危险品智能监控平台建设,紧盯重要敏感节点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提升全员“吹哨人”意识。扎实开展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专项整顿,严防不合格水产品绕道入境。
三是筑牢生物生态安全屏障。严把卫生检疫关,推动关区四地市健全市级联防联控机制,持续做好新冠病毒变异株、猴痘、登革热等专项监测。严把生物安全关,深入开展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三年专项行动,加快智能“异宠”活体检测仪研发应用,深化跨境电商寄递“异宠”综合治理。严把质量安全关,不断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规范再生金属现场检验作业,严防固体废物进境。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进服务开放能力现代化方面,厦门海关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朱光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海关处在对外开放最前沿,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以改革创新为引擎,完善服务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为开放发展强动力、添活力、拓潜力。
一是服务平台做大。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力度,研究在厦门自贸片区内设立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分销点。落实综保区改革23条和加强特殊区域监管9项措施,围绕建设“五大中心”“一区一策”制定服务举措,拓展综合保税区外保税维修范围,开展航空器燃料油保税监管模式改革。落实“五化”要求,深化中国(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项目建设,推进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联动建设。服务厦门新机场建设,支持厦门空港综合保税区建设,出台支持“丝路海运”、中欧班列铁海联运发展配套措施,促进海空港高质量发展。融入厦门综改试点,加快第二批授权清单承办项目落实,研提建设两岸(厦泉金)合作发展区政策建议,建设对台“三通”智慧旅检场景,服务两岸融合发展。
二是服务产业做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茶”统筹发展重要理念,制定服务茶叶出口措施,服务福建茶产品扩大出口。细化落实海关总署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措施。探索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服务福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生物医药企业“白名单”制度,为生物材料特殊物品通关提供制度化保障。实施航空维修“保税+ERP”联网监管改革,推动扩大航材免税范围。鼓励跨境电商监管仓、保税仓、海外仓“三仓”建设,服务外贸新业态发展。加强政银企、关港贸协作,合力推动外贸综服、易货贸易、转口贸易等加快发展。
三是服务环境做优。建好厦门海关经济研究所,坚持与省、市、县三级商务部门定期会商机制,通过外贸数据分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动“进千企、解千题”常态化、机制化,畅通“关企直通”渠道。深化信用管理,创新AEO“集团+”培育和“集中认证”模式,推动属地政府出台支持海关AEO企业扩容提质措施,激发外贸主体活力。扎实推进报关厅综合改革,优化整合关区对外服务窗口功能布局,打造厦门海关所属东渡海关综合服务大厅特色品牌。拓展厦门与香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改革成效,推动实现闽粤港澳“四地一锁”模式。完善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海关监管模式,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厦门海关关长朱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