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智慧海关建设“内外兼修”
作者:陈宸
文 / 陈宸
近年来,虽然全球化遭遇逆风,但国际贸易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2024年12月发布的《全球贸易最新动态》显示,2024年全球贸易额预计将达到33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其中,服务贸易同比增长7%,货物贸易同比增长2%。而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为全球货物贸易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全球货物贸易额持续增长、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而国际海关监管模式相对落后、监管力量相对短缺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中寻求解决方案已成为国际海关的普遍共识。
世界海关组织2024年7月面向成员海关作了一项“智慧海关”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受访成员海关采用“IT工具和信息化管理”的占比达到92%;但在由低到高的“初始(意识)”“实验(试点)”“运营(已建立)”“高级(系统)”“转换(广泛应用)”等五个数字化等级中,仍处于“运营(已建立)”及以下水平的占比达66%,说明整体数字化水平仍偏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身处全球货物贸易第一位大国的中国海关正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智”重要理念,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其数字化水平毫无疑问已处于“转换(广泛应用)”的高水平层级,并已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2024年随着智慧海关项目的不断建成并投入应用,以及“智关强国”行动的持续推进,其效应已逐渐显现。
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关区为例,2024年,重庆海关通过落实智慧海关建设与“智关强国”行动,有力促进当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重庆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比如,围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装备体系,重庆海关为传统产业优势提供精准服务,助力产业互补提升。2024年1月至11月,笔记本电脑、手机、摩托车出口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发挥了传统产业的强劲活力。同时,多措并举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在“新三样”产品出口中,推动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25倍,“渝车出海”行动取得显著成果,出口总量增长32.2%。传统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再如,立足当地生态优势,重庆海关积极支持重庆特色农业产品拓展国际市场。2024年,积极推动潼南柠檬、石柱红辣椒等30余种特色农产品成功进入更多国际市场,出口规模创5年新高,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也为重庆生态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国际合作方面,重庆海关探索创新机制,通过与新加坡关税局合作,首创“两国四方”关系合作机制,成功推动新加坡航材保税分拨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形成了国际合作的标杆。在区域协作方面,重庆海关与成都海关围绕跨区域通关便利化、物流协同、数据共享等方面,不断完善工作。2024年前11月,成渝“双圈”外贸规模超1.56万亿元,占西部地区外贸比重超四成,充分凸显出区域经济协作的强大潜力。
重庆海关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中国海关智慧海关实践成果的呈现。类似的成绩,在全国各地海关也都在呈现。更令人骄傲的是,中国海关还同步加强智慧海关国际合作、向国际海关贡献智慧海关建设经验。中国海关与世界海关组织(WCO)合作开发的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智慧海关社区门户”网站已于2024年12月在世界海关组织官网上线。这是全球首个以智慧海关为主题、聚焦技术与创新交流合作的专题网站,将为广大成员海关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提供经验分享、论坛交流、技术咨询等服务。对进一步深化智慧海关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随着智慧海关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智慧海关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可以预见,其对内将助力海关“守国门”更安全、“促发展”更有力,进而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对外将弥合各国(地区)海关之间的数字鸿沟,为经济全球化、贸易便利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