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线缆持续为世界“充电”
作者:钟雁明
文 / 钟雁明
电线电缆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配套产业,也是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机械电工产业。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漫长历程中,电线电缆作为输送能源和传递信息的关键载体,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且意义深远的变革之路,从最初的简单雏形逐步发展成为如今功能强大、种类繁多且高度适应现代化需求的重要产品,在推动全球经济与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线电缆行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电力、轨道交通、建筑工程、新能源、通信、舰船、智能装备、冶金、石化、汽车、家电、航空航天、港口机械及海洋工程、工矿等领域,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电线电缆产业向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转移,在大量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自主研发的基础上,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制造能力和工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巨大的生产能力,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并远销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电线电缆出口飞速增长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我国电线电缆产业快速成长,逐渐赶超世界水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发展更是按下了“快进”键,2011年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和消费国,并连续13年保持这一殊荣。电线电缆头部企业依托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亚太线缆产业协会和线缆信息研究院公布的《2023年全球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榜单》中,中国已有4家上榜。
在充分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我国电线电缆企业正努力铺设海外市场,不断为世界经济“充电”。根据全球海关贸易数据库(GTT)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出口电线电缆75.9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线电缆出口国,并连续17年独占榜首位置,占据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在2001年不足4%,2023年已经超过1/5。从最初的依赖进口到如今的自主研发与生产,我国线缆行业走过了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逐渐显示出不凡的实力。依托卓越的产品质量和高性价比,中国电线电缆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2001年的35.3亿元增至2023年的1625.7亿元,增速达到惊人的45.1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2024年前11个月出口已经超越2023年全年,达到1684.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继续增长14.2%,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随着国内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和技术突破,越来越多的高品质国产电线电缆被市场采纳,国产替代效应显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电线电缆进出口迅速由逆差转变为顺差。2005年我国电线电缆进出口实现贸易顺差32.9亿元,此后顺差迅速扩大,2021年起连续3年突破千亿元,2023年达到1309.5亿元,是2005年的39.8倍。2024年前11个月进一步提升到1411.8亿元,增长19.1%,再创历史新高。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增长潜力巨大的重要出口市场
伴随着发达国家电信电力设备的老化、新兴市场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电线电缆市场规模增长迅猛,带动了我国相关行业产品的出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电线电缆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香港、英国等传统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从2001年的21.2亿元增至2023年的694.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快速崛起,促使中国电线电缆企业积极拓宽海外销售版图,努力让世界用上“中国造”,助力全球一体化更好发展。
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754.1亿元,比2001年增长66.3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1%,比传统市场高出3.9个百分点,并首次超越对传统市场的出口,成为我国重要的潜力市场。同期,对东盟、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分别出口350.8亿元、119.1亿元、105.2亿元、93.1亿元,分别比2001年高速增长88倍、94.4倍、99.9倍、56.1倍。
2024年前11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电线电缆807亿元,继续保持18.4%的高速发展态势,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对东盟出口386.5亿元,增速达到22.4%;越南则是中国在东盟最大的单一市场,对越南出口127.2亿元,增速高达33.1%,占整个东盟市场份额已经接近1/3;对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出口均超百亿元,都超过2023年全年出口总额,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同期,对美国、欧盟、日本、英国和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出口691.8亿元,增速虽不及新兴市场,但仍实现9.2%的平稳增长。
广东电线电缆出口遥遥领先,江苏、浙江紧随其后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区域竞争格局较为明显,各区域依据自身的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发展出不同的细分市场和特色产品,线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产业集群日趋成熟,成为中国制造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以及产业链配套齐全等因素,成为电线电缆行业的主要集聚区,2006年东部地区出口电线电缆187.1亿元,所占全国份额达到峰值的95.2%。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更是聚集了大量电线电缆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
广东电线电缆企业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产品远销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广东电线电缆出口除2006年被浙江超越之外,其余年份均保持遥遥领先的发展态势,2023年出口496.3亿元,比2001年增长38.9倍。2024年前11个月出口494.6亿元,增长9.4%。
江苏、浙江两省则快马加鞭,奋力追赶,2023年分别出口307.6亿元、274.9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74.5倍、60.3倍,增速远高于广东;2024年前11个月分别出口329.5亿元、300.8亿元,分别增长18.6%、19.8%,亦明显快于广东,追赶势头强劲。
中西部地区虽然电线电缆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西部大开发、新疆、成渝经济圈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线电缆产品的需求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再加上这些地区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电线电缆企业前来投资,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电线电缆企业。2023年中西部地区出口电线电缆222.6亿元,比2001年迅猛增长180.9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比东部地区快7.9个百分点。2024年前11个月出口220.8亿元,增幅仍然超过一成,达到10.4%。
民营企业成为新的出口主力军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线缆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全球电线电缆巨头纷纷加码投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出口电线电缆的主力军,出口所占份额均超六成,2007年达到峰值的63.1%,之后随着民营企业的强势崛起,所占出口份额持续下滑,2023年已降至32.9%。
外资的进入带来资金和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引发“鲇鱼效应”,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市场变得更加活跃和多元,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内的经济成分也出现了重大转变,逐步转变为以民营企业为经营主体。2001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电线电缆1.8亿元,仅占同期我国电线电缆出口总额的5%;2004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电线电缆已经超过国有企业,2016年继续超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电线电缆出口的新科状元;2019年出口620.8亿元,已经占据出口的半壁江山;2023年出口976.7亿元,所占份额首次突破六成;2024年前11个月出口站上千亿元新台阶,达到1024.1亿元,增长15.9%,所占份额进一步提升至60.8%。
其中,广东民营企业自2013年出口超过浙江之后,已经连续11年占据电线电缆出口C位,2024年前11个月出口271亿元,已经超越上年全年出口水平,继续摘得出口冠军头衔。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多边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国内城镇化率稳步提高,“补短板”等宏观政策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电线电缆行业规模仍将不断扩大,国内和国际电线电缆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进一步向安全环保、低碳节能、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线缆行业作为机械工业领域重要组成部分,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成为主要发展方向。2024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具有自主品牌的电线电缆产品406.2亿元,占同期我国电线电缆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4,今后仍需继续凭借技术硬实力和高品质产品,才能让“中国品牌”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广州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