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长三角一体化:外贸发展蹄疾步稳 提质向新
作者:谈虹尾
文 / 谈虹尾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年来,长三角在国家赋予的“一极三区一高地”(即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及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战略定位引领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快进键,内生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2023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规模达15.17万亿元,同比增长0.9%,高于同期全国整体增速,占全国外贸比重(下同)较2018年提升0.1个百分点至36.3%。2024年前11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4.56万亿元,同比增长5%,占比进一步提升0.3个百分点至36.6%。
推进联动融合,逐步形成改革开放新高地
长三角拥有通江达海、联南接北、辐射中西部的区位优势。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在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迈进新时代新征程,长三角地区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把长三角一体化放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思考,联动融合能力不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一台“全长三角造”的机器人,轴承来自温州,谐波减速机来自苏州,伺服电机来自衢州。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了接近1/4的GDP,聚集了约三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促进我国高水平开放、外贸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重要支撑。2023年,长三角地区是拉动全国外贸增长的中坚力量,拉动增长0.3%(全国外贸整体增长0.2%)。2024年前11个月,长三角地区中江苏、浙江、安徽外贸增速均高于全国整体,合计拉动同期全国外贸增长1.8个百分点。
扩大竞争优势,国际市场开拓合力显著增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战略枢纽。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在发挥畅通经济大循环引擎功能中优势不断扩大,协同开拓国际市场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较2018年增长37.3%,增速高于全国整体0.4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对上述国家进出口0.4个、11.5个、2.4个百分点。此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有力推动长三角地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大幅增长,2023年较2018年增长62.5%,明显优于全国整体水平。
坚持创新引领,拉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引擎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以建设科创共同体为目标,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资源优势,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有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加速迈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优势更加突出,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沪苏浙皖区域创新能力均位列全国十强。在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占全国份额均在三成以上。一体化新优势对长三角地区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作用更加凸显。2023年,长三角地区出口集成电路、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离子电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较2018年分别增长51.6%、214.1倍、2.5倍、6.6倍、55.5%、46.2%。其中,锂离子电池、高端装备高于全国同类产品出口增速121.2个、14.8个百分点,电动汽车高出126.7倍,占我国同类产品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较2018年提升5.7个、4.7个、33.9个百分点至35.7%、49.4%、57.6%。2024年前11个月,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出口优势持续扩大,出口同比分别增长53.3%、8.1%,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占比提升至五成以上。
过去,长三角地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优势产业,呈现出不同的开放特色:上海着力提升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江苏注重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浙江侧重民营经济主体培育,活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趋势更趋明显;安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作用明显。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凝聚强大合力,不断推进各类要素高效自由流动,一体化发展效能显著增强,协同开放成效明显,与国际市场链接更加深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未来,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深植于产业发展的“沃土”,将在更大范围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同时,随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推动,长三角地区将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外向型经济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