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以高层次协同开放助推长三角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肩负着率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2020年、2024年,海关总署接连推出三轮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举措,指导长三角地区海关充分发挥区域直属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作用,助力区域重点产业新兴业态发展,促进区域物流降本增效,营造高水平口岸营商环境,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合力支持长三角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6余年来,乘着区域一体化的东风,连江通海的长三角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长三角地区海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海关业务改革和制度创新,助力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规模连创新高。据海关统计,2024年全年,长三角区域进出口总值16.01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6.5% ,较2023年的36.3%占比再度提升,长三角地区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作用愈发显著。
创新协同监管模式
春节期间,花卉市场迎来销售黄金期,其中不少来自海外的鲜花品种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1月21日,4.5万枝来自荷兰的东方百合种球经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查验无异常后放行。接下来这批种球将直接附条件提离至企业位于浙江海宁的专用存放场所中,在那里等待实验室检测结果。
支持进境种苗开展跨关区附条件提离是海关总署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创新协同监管模式,促进物流降本增效中的重要措施,指的是在口岸海关查验合格并完成取样送检后,符合条件的进口产品可运往企业专用存放场所,实现“即查即提”,企业在实验室检疫鉴定结果出具后再办理口岸通关手续。2024年6月,上海、杭州跨关区进境种苗协调监管方案获得海关总署批准后,洋山海关第一时间联系企业,指导企业完善存放场所管理、严格环节管控、加强应急处置,细化进境种苗跨直属关区附条件提离监管流程,开通进口农产品查检绿色通道,确保进境种苗即到即查。同时,洋山海关依托口岸初筛鉴定室,规范进境种苗查验送检全流程作业,从源头拦截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得益于上海、杭州跨关区附条件提离便利化措施,我们引进的种苗提离时间可提前15天左右,降低了货损风险,大幅提升进境种苗通关效率。”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黄祖奔表示。
据统计,2024年洋山海关实施跨直属关区附条件提离的种苗共计89批次,104自然箱,累计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近200万元。
2024年5月27日,一艘满载着近3万吨出口柴油的巨轮从嘉兴港区陈山码头缓缓驶离。这批由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品油,在上海海关所属金山海关完成检验后,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浙江嘉兴港区陈山码头储罐,在杭州海关所属嘉兴海关监管下进行装运,两地海关共享检验结果信息,顺利完成“金检嘉放”监管模式下的首次出口。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公司产能的持续增长和国际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储运及码头调度遇到瓶颈。金山海关、嘉兴海关联合推出“金检嘉放”监管模式,“在创新监管模式下,出口成品油流程效率大大加快,缓解了现有码头泊位和储罐的紧张状态,使得原料的引入和产品的输出更为灵活高效。”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中心业务科长汤磊表示。新模式可加快企业出口流程,缓解码头泊位和储罐的紧张,推动浙江嘉兴港区陈山码头成为上海石化出口成品油的重要储运地。
出口成品油“金检嘉放”监管模式是嘉兴海关和金山海关为践行“多关如一关”理念、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共建合作尝试。如今,该模式被正式列入海关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新一轮重点举措,从隶属海关之间的基层探索上升为长三角区域创新模式,充分体现了海关长三角工作机制中的“基层首创和探索作用”。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浙江省最大的空中门户口岸,春节假期进出境客流高峰期间,在入境行李提取处,不少旅客在提取完托运行李后便直接通过海关通道完成通关入境。旅客“无感通关”的背后,实际上是杭州海关推进隐性顺势监管、打造智慧旅检“通关样板”的成果之一。“我们在托运行李分拣区域,将数台X光机‘顺势’嵌入到港航班行李分拣线上,在分拣阶段对托运行李实施非侵入式查验。”杭州海关所属杭州萧山机场海关旅检二科科长张鹏介绍,“嵌入式机检模式不增加分拣环节,不占用分拣时间,绝大部分行李通过远程审像查验后予以正常放行,旅客得到了一个几乎‘无感’的通关体验。”
通关更加高效,监管也更加精准了。在杭州萧山机场海关指挥中心,根据“智旅沪杭”项目区域联合防控的风险情报,关员对一名风险旅客开展布控工作。“智旅沪杭”项目,是杭州海关与上海海关联合搭建的一项旅检监管项目,两关之间通过关区间风险共享、联合研判和合作查缉,推动建立一体化的协同作业机制。“在该项目中,我们与上海海关共享风险数据库,相互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同时以实际的查验结果有效反哺前期风险研判,实现长三角海关间旅检监管先进理念、优秀做法的相互借鉴学习。”杭州萧山机场海关副关长沈若川说。自2024年开始运作以来,杭州萧山机场海关已依托该项目成功查获多起旅客携带涉濒危动植物制品、超量物品入境案件。
在智慧海关建设赋能通关效率提升下,2024年杭州萧山机场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境航班3.27万架次,监管空港进出境人流量突破47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7.11%和76.47%,高质量保障杭州空港口岸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杭州空港口岸国际化发展。
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连日来,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车来车往,一派繁忙。从安徽芜湖港起运的1278辆国产汽车品牌从“民福”号内贸船卸下后,在上海海关所属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监管下缓缓驶入“格罗优胜者”号滚装轮 ,准备出口海外。
长三角区域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和多个重要生产基地,汽车生产量约占全国1/4。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位于长江入海口,依托物流时间更加确定、运输更加高效、成本更加经济的“江海联运”模式,越来越多长三角车企选择将这里作为汽车出口的主要口岸。“我们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安徽,‘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驳船装载量大,运抵时间准,装卸环节少,车辆质损率低,加之每辆车运输成本可节省20%,货损率降低39%,有效降低了成本。”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国际公司资源管理中心物流科长邹文表示。
为支持国产汽车开拓海外市场,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积极推动海关总署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举措落地见效,为汽车出口企业提供“预约查验”“随到随验”等服务,叠加“提前申报”“运抵验放”“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提升通关时效。此外,搭建物流、车企、港区三方纽带,推广“江海联运”模式,提升长三角港口间的汽车运输能力,内贸船到外贸船江海联运无缝隙作业,助力国产汽车出口降本增效再提速。2024年,该关共计监管水水中转出口汽车35.6万辆,占滚装出口汽车总量的27.4%。
九曲回旋,江阔水深,受益于长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联动接卸”监管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通过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整体监管,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拓宽了进出口物流通道。
欧亚瑟水艺(太仓)有限公司就是“联动接卸”模式受惠企业之一。“以前我们只能通过公路运输往返洋山港,需要到洋山港提还空箱。”该公司关务席丽倩介绍。现在通过“联动接卸”模式,货物在太仓申报放行,以“水水联运”的运输方式出口,相比陆路运输的时间节省了一半。“联动接卸”监管模式运行以来,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积极对意向企业开展双线指导,简化申报流程,同时积极推动“联动接卸+空箱中心”作业模式,建立多部门联络平台,不断提升“联动接卸”模式运行效能。
三十而立的苏州工业园区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持续发挥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以下简称“真空包装查验模式”)优势,并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成江苏省内首个海关无尘查验室。
近日,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一票价值30万美元的集成电路通过真空包装查验模式完成快速验放。从检查外包装,到进入无尘查验室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再到货物重新打包好,整个流程耗时不到半小时。无尘查验室建成之前,像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外地企业开展真空包装查验需要借用当地的集成电路企业无尘查验室,协调难度较大。而现在,进出园区综保区的真空包装货物实现随到随查,整体查验时间缩短50%,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0%。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并解决企业在试点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推动真空包装查验模式扩面增效,让更多的企业享受改革红利。”苏州工业园区海关驻唯亭办事处副主任薛泳军说。
支持新兴业态发展
在无锡,自进口药品“白名单”制度试点以来,生物医药产业“如鱼得水”。近日,在江苏无锡机场货站内,南京海关所属无锡海关关员正在对无锡合全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一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查验,随后该批物品将投入产线用于药品研发。
“这一制度使得信用良好、研发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免予提交单证,有利于打造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环境。”无锡海关综合业务处综合业务科科长邵元飞介绍道,“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白名单’制度的宣介推广,充分扩大政策的示范效应。”
在江苏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家Beeple(Mike Winkelmann)的全球首场个人大展“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火热展出,涵盖其艺术生涯中最受瞩目的作品,包括《每一天》《人类一号》《S.2122》以及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全新作品《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等,为南京市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本次参展的保税展品共有3件,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出区,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模式,抵达江苏南京,与广大艺术爱好者见面。”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嘉名表示,“艺术品展览通常展期短,展品价值高。如果通过传统模式,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费较高且需提前缴纳,我们要承担更高的成本。随着海关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政策落地,痛点难点得以有效解决。本次展品依托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业务,我们代理进境的保税展品可以进行异地展示,流程更加简洁高效,不但降低了我们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也拓宽了我们的业务范围。”2024年,该企业通过该措施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范围内开展保税文化艺术品出区展示业务59批次,货值42.5亿元。
“我们不断优化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模式,结合企业实际诉求,‘一对一’进行对接服务,有效提升该业务执行效率。目前,长三角海关间已相互建立了多个联系配合机制,通过加强直属海关间监管的联动协同,支持长三角区域内企业开展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可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保税监管一科副科长陈亮俊说。
2月7日,在浙江嘉善海关监管场站内,嘉兴海关的两名海关关员对当日监管的2.1万个包裹加施集卡车封箱锁,随后这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转关货物由嘉兴转至上海,经浦东机场海关办理现场货物核销手续后,搭乘当晚航班出口。
海关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新一轮重点举措对新业态发展提出了具体支持措施,其中就有“优化完善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模式”。浙江跨境电商业态发达,但杭州海关关区内缺乏国际枢纽型空港和集装箱港口,大量跨境电商货物需要到外关区转关出口,在长三角海关一体化机制下,杭州海关聚焦持续优化跨境电商转关出口,推动将“跨境电商协同监管工作机制”纳入沪苏浙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实现属地清关、转关运输、口岸出境的跨境电商跨关区“陆空联运”转关出口模式落地。
“2024年,我们公司跨境电商零售转关出口了650多万个包裹、货值近14亿元,在‘家门口’转关出口,为我们节省约300万元成本。”杭州佳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理王村说,“地方政府和海关的支持真正帮助企业在成本上做‘减法’,在获得感上做‘加法’。”依托跨境电商跨关区“陆空联运”转关出口模式,跨境电商商品在出口时实现了“本地查一次、跨域直登机”。海关提前摸排下一工作日货运量情况,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并提供预约通关、即时查验等便利化措施,压缩作业时间1/3,确保跨境电商出口货物验放“零延时”。“我们联合浦东机场海关优化业务流程,通过数字化传输、远程实时共享,建立数据前置、到场即验、即验即放智慧化工作机制,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安全高效的货物监管。”嘉兴海关驻嘉善办事处综保区B区管理科副科长钱家乐说。
目前,浙江嘉兴地区跨境电商出口已打通洋山海关海运转关通道,安徽芜宣机场转关通道实现常态化运行,并陆续开通了合肥新桥机场、湖北鄂州机场的跨关区跨境电商出口转关业务。
图 / 陈亮俊
上海海关所属上海保税区海关关员对“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模式展出艺术品开展监管。
图 / 王轶星
图 / 陈洁
由金山输送至嘉兴港区陈山码头的成品油储罐。
杭州海关所属嘉兴海关关员查看传送带上的跨境电商包裹。
图 / 李浩元
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关员对“联动接卸”货物开展现场监管。
图 / 李跃
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关员在海关无尘查验室对集成电路产品进行检查。
图 / 周雨亮
图 / 周雨亮
杭州海关所属杭州萧山机场海关关员引导旅客完成通关。
杭州萧山机场海关旅检一线关员利用“中心+现场”工作模式对旅客行李物品进行查验。
图 / 董周雨亮
图 / 王新乐
杭州萧山机场海关指挥中心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调度。
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关员对一批进口种球开展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