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织“线”成“网”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体系不断健全
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一条纵横交错、贯穿南北的经济动脉正在蓬勃跳动——西部陆海新通道。
新春伊始,“海丰广西”号货轮停靠在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泊位上,蓝色吊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装卸作业,数百米旁的铁路中心站,火车缓缓启动,海与铁在这里相接。这条跨越山海的贸易通道以重庆、广西钦州为主要枢纽,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载着各式各样的货物南来北往、出山入海。
协同联动 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春节刚过,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已呈现一片忙碌景象。2月11日清晨,一辆辆满载着“重庆造”摩托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经过重庆海关关员快速验放后缓缓驶出,经云南磨憨、广西友谊关等口岸出境,3天到4天便可抵达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据悉,截至2025年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已开行689车次、运输货值达4.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倍和2.2倍,实现新年“开门红”。
为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高质量发展,重庆海关在优化审单、查验、放行等全流程监管方案,设置水果、农产品等鲜活易腐货物的出区“绿色通道”,落实“7×24小时”通关保障机制,确保通关“零延时”。同时,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海关协同联动,支持成渝合作共建跨境公路班车联盟,推动深化跨区域合作交流,搭建与地方部门、物流企业、出口企业的交流协作平台,推动形成了各方共同支持跨境公路班车发展的新局面。
得益于各项便利举措的加持,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自2016年4月正式首发,9年来贸易规模不断壮大,发车频率从每月几班到如今日均20班左右,年开行量从100车提升至超5000车,运输货物也由通用机械发展至汽摩、电子、原材料、日用、水果等更多品类。
“去年,我们累计发运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5502车次,货值超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9%。”重庆公运东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意介绍。凭借其时效性快、安全性高、灵活性强的独特优势,该班车正逐渐成为众多贸易商的首选物流方案,预计今年全年发运量有望突破6000车次。
2024年11月,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鸣笛声,满载锂辉石的货轮陆续抵达珞璜港。该批锂辉石共计222个集装箱,货重5994吨,货值约2664万元。货物从尼日利亚发货后在上海洋山港入境,经江海联运利用“水水中转”模式在珞璜港办理换装手续,最终前往长江上游的宜宾。
“相比陆运,‘水水中转’是最为经济的运输方式,但秋冬季节到来后,长江流域进入了典型枯水期,持续的低水位使大吨位船舶难以航行至上游的宜宾,所以我们选择深水良港珞璜港作为货物中转站。”重庆浩航船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宗全表示。在转关过程中,重庆海关在政策咨询、便捷通关等方面给予企业很多指导,进一步帮助其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
珞璜港是集“水公铁”多式联运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枢纽港口,是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9月,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珞璜港区,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成投用,珞璜港具备了外贸业务资质,进出口货物开始在珞璜港“一站式”办理报关、查验等手续。
当前,长江上游地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化工冶炼等产业快速发展,对大宗散货的运输需求持续加大,珞璜港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枢纽港,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正逐步显现,但随之而来的海关服务保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提升物流及通关速度、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上,我们建立关企联动沟通机制,深入物流企业开展业务调研,协调口岸海关,帮助属地企业解决物流运输、查验、转关等业务遇到的难点和堵点。”重庆海关所属西永海关监控二科科长姚阳介绍说。
无缝衔接 打通“铁”与“海”间物流堵点
2023年6月30日,随着钦州港码头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间的围网被拆除,两个港口经营场所被纳入同一海关监管区。一年多来,随着监管数据的互联互通、监管流程的优化创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货物从这里出发,越来越多的航线在这里开启,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超10000列。
走进位于重庆沙坪坝区的达丰(重庆)电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笔记本电脑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一台台电脑经过组装、测试、包装后下了流水线。这批电脑将通过火车运往广西钦州港,经海关验放后,搭乘货船出口至泰国。
“随着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打通,现在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至东南亚国家,通关手续更便捷,放行速度更快,物流成本更低。”达丰(重庆)电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吕小会介绍。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出海口,南宁海关所属钦州港海关立足区域优势,积极用好通道资源,主动联合地方商贸部门,围绕新能源汽车、笔记本电脑等重点出口产品,深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市开展东盟市场准入要求、加工贸易改革及海铁联运运费扣减等惠企措施政策宣讲,主动释放政策红利。同时,第一时间向企业推送国外最新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实施情况,及时掌握企业出口计划,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提前申报”“预约通关”等通关便利化措施,确保出口货物通关“零等待”。
钦州港海关物流监控科副科长黄尚超介绍:“我们服务海铁联运一体化建设,打通了‘铁’与‘海’间的物流堵点。随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钦州联运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运行,铁路与码头实现了无缝衔接,为外贸货物运输、仓储、监管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集疏运体系,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市经钦州港口岸进出口总值1438.5亿元、同比增长18.4%。”
2月5日,在距离钦州港300公里外的广西柳州,144辆五菱缤果汽车从柳州车站通过钦州港海铁联运,三天后即抵达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港。
“海关向我们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出口优惠政策,为我们量身打造了出口通关方案,再加上钦州港口岸便捷的海铁联运模式,我们可以更加顺畅地开展海外业务。”负责该批汽车出口的代理企业相关负责人黄翩介绍。
依托这条大通道,柳州的五菱,重庆的长城、小康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汽车产业链加速布局,与东盟国家间的供应链深度融合。以五菱为例,该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物流优势,与柳州形成资源互补,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近年来,钦州港口岸持续提升港口能级和集疏运能力,重点完善以钦州港为枢纽的物流体系建设,加大力度增开并加密至东盟航线,将东盟航线打造成钦州港的精品航线,有力吸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经钦州港口岸出口。钦州港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15条重点举措,结合口岸发展实际,实施“批量转关”“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为我国新能源产品快速通关提供有力支撑。
钦州港海关物流综合业务科科长常朋介绍:“我们主动梳理货物口岸通关全流程物流链,聚焦集装箱抵港、铁海衔接等关键环节,主动与铁路、港口等部门协同配合,量身定制海铁联运装卸、监管模式,持续推进‘提前申报’‘批量转关’等便利化措施,织密通道服务网络。2024年,得益于海铁联运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完善,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日均集装箱办理量达2025标箱,同比增长32%,单日最高办理量达到2736标箱。”
抢抓机遇 助力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开放也是钦州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带动下,2017年以来,钦州港吸引了上海华谊化工集团、中国石油集团、浙江恒逸集团、浙江桐昆集团、湖南中伟集团、金光集团、中船集团、国投集团、法国苏伊士、美国普莱克斯、荷兰孚宝等10多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进驻钦州或追加扩大在钦州的产业投资,布局重量级制造基地,将钦州作为开拓西南地区、东盟市场的战略支撑点。
位于钦州港的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事高端化学品生产加工,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2024年以来,海关服务关键原料进口通关,联合海事、码头等部门制定‘一货一策’‘一船一策’快速监管方案,提高货物整体通关效率30%以上,同时,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让我们的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更加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为了畅通货物进出口大通道,服务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钦州港海关立足海铁联运优势,推动完善现有物流基础设施及口岸泊位开放,持续提升口岸物流效能;叠加首单服务、疑难问题快速响应等四项创新机制,聚焦货物申报、口岸资质、国内外准入、贸易壁垒等“一对一”开展指导,量身打造进出口通关方案;同时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智慧湾”升级系统建设,依托联合指挥中心,“一张屏”实时了解货物通关进度,推动各方厘清职责边界,实现解决口岸通关堵点难点问题“一起干”。
随着国际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球对农业机械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坐落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是重庆江津区首家上市的本土民营企业,其生产的微耕机等产品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了解,2024年,重庆江津区出口农业机械4.71亿元,同比增长46.63%。
为助力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抢抓国际机遇,重庆海关梳理农机出口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指导企业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管控,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等便利措施,为重庆农业机械等产品加速“驶”向海外提供更多海关保障。2024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25.18万标箱、同比增长41%。
当前,重庆海关正全面融入重庆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建设规划,利用重庆通江达海的物流优势和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功能优势,不断完善口岸功能体系,支持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接下来,各地海关将落实好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海关改革等工作部署,发挥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海关协作机制作用,推动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等物流组织方式降本提质增效,打通服务外贸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图 / 渝关
新能源整车从重庆江津小南垭监管作业场所装箱发运。
图 / 渝关
重庆海关关员对首班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链班列开展监管作业。
图 / 董子越
南宁海关所属钦州港海关关员监管集装箱货物装船。
图 / 陆建长
钦州港海关关员对进口煤炭开展现场监管。
图 / 董子越
钦州港海关关员对出口汽车进行现场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