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悄无声息的入侵者:宽叶酢浆草
作者:钟晓晓
文 / 钟晓晓
主要危害
宽叶酢浆草的传播和繁殖能力极强,定植后根除防治难,且排斥其他植物,易形成单一生长优势,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并会对多种作物产生严重危害,如玉米、木薯、陆稻、茶叶、马铃薯、甘蔗、棉花、大豆、苹果、萝卜等。例如,在玉米田中的宽叶酢浆草会通过与玉米植株竞争营养和水分而影响玉米生长,若不加以控制,会导致玉米减产50%以上。牲畜误食宽叶酢浆草,还会引起草酸盐中毒。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黄河以南地区多为宽叶酢浆草适生区。
形态特征
宽叶酢浆草与我国常见的园艺花卉——红花酢浆草和关节酢浆草在花型、花色方面相似,叶片形态略有差异,属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宽叶酢浆草为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叶数达10数枚,与花序均自顶芽长出。叶柄长20厘米至30厘米,小叶片3枚,呈宽倒三角形,两面无毛。花序为伞形,自叶腋生出,有6朵至10朵花,中间绿色、边缘白色,先端有2枚长圆形、橙红色的腺体。花冠漏斗状,直径1厘米至1.5厘米,紫色,筒内绿色,基部急尖,分离,向上合生成筒,裂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开展。蒴果未见。花期为每年的8月至10月。
地理分布
1996年,宽叶酢浆草被首次发现于我国昆明植物园。此后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在云南省调查范围内,75%以上的区域有宽叶酢浆草分布,其中在农田发生危害的占63%以上,并且呈现以昆明市为中心逐渐向周边州市传播的趋势,危害大豆、烟草、蔬菜、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宽叶酢浆草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中、华南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其中高度适生区包括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东部、重庆市、海南省、广东省等。
传播途径
宽叶酢浆草在夏季生长,冬季地上部分枯萎死亡。鳞茎是其最主要的繁殖和传播器官,生长点位于鳞茎的底部鳞茎盘中,可萌发产生大量子球进行无性繁殖,一年中一个鳞茎可以产生子球并繁殖多代,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鳞茎繁殖体,可随土壤、水流、苗木转运扩散传播,传播及繁殖能力极强。同时,宽叶酢浆草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对干旱和深埋的适应力较强,且尤其适应高度人为干扰的土壤环境。
海关防控措施
一是通过智慧海关建设进一步丰富监管手段,提升检疫成效。目前,宽叶酢浆草在云南省以园林绿化区分布较为普遍,须监督企业严格按照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装卸运输方案,在引种和苗木调运中,加强对苗木、包装材料及运输车辆的检查及清洁;进一步细化并规范进境检疫监管工作,推进检验检疫SOP标准流程可视化工作,规范进口检验检疫工作程序,方便一线关员掌握执行;充分发挥智慧动植检集成平台建设,建立技术法规平台,及时发布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性文件、操作规范、风险预警及检疫准入等信息,增强平台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是持续做好内部培训及疫情监测工作,提高现场人员鉴别能力。充实具备专业资质的海关工作人员到一线岗位,提高业务现场查验实力;充分利用“海关e课堂”等形式,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实操培训与演练,进一步提升一线关员履职把关能力。
三是建立联合疫情监测点。在建立海关系统自身疫情监测点的同时,联合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建立植物疫情监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根据口岸检疫和有害生物监测情况制定相适应的防控对策。
四是加强国门生物安全交流合作与科普宣传,进一步彰显共建共治效能。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制修订国际标准,组织评议国际标准草案,在国际会议上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深入推进海关动植检工作国际共治体系;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走进社会公众,积极利用各传播平台,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提升民众对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性的认识,有效防范非法引进外来物种。
(作者单位:广州海关)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业务的办理要求请询主管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