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9-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中国海关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香辛料:加强源头管理 推广绿色包装
昆明海关所属天保海关关员开展出口辣椒干属地查检。
香辛料产业是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特色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出口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香辛料产品出口整体呈增长趋势,但由于国外主要贸易国家相继出台部分法律法规,相关标准趋于严苛,我国出口产品面临多重挑战。2024年,我国香辛料产品出口被国外预警或通报共计126批次,出口受阻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微生物、添加剂等多种因素。因此,对香辛料出口主要贸易国家的技贸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国香辛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 / 周家萍
出口现状
据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调味品及调味香料累计出口35.28亿美元,出口数量为182.69万吨。我国调味品及调味香料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美国、韩国、日本、西班牙、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荷兰、越南、阿联酋、泰国,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额的56.51%。美国是我国调味品及调味香料出口最主要的市场,出口额为4.21亿美元,同比增长7.00%。
技术风险
出口受阻情况分析
2024年,我国香辛料出口受阻的主要国家包括韩国、日本、美国、欧盟。韩国是通报次数最多的国家,达30批次,主要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问题通报我国香辛料产品,尤其是镉和二氧化硫超标问题较为突出。美国通报25批次,主要因标签不规范、微生物污染等问题拒绝进口,尤其是辣椒类产品的标签问题和沙门氏菌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欧盟对我国香辛料的通报主要集中在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物超标问题上,尤其是德国和意大利对农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的检测较为严格。日本则对黄曲霉毒素等生物毒素问题较为敏感,多次因黄曲霉毒素超标问题通报我国香辛料产品。
出口受阻主要产品分析
2024年,我国香辛料出口受阻的产品主要包括辣椒粉、花椒、八角茴香、五味子、当归等产品。辣椒粉是通报次数最多的产品,共计45批次,主要问题包括农药残留(如矮壮素等)。花椒和八角茴香也因农药残留(如苯醚甲环唑等)被通报,共计22批次。五味子和当归等中药材类香辛料则因二氧化硫超标和重金属(如镉)超标问题被通报。此外,孜然、姜粉等产品也因农药残留和污染物超标问题被通报。
主要不合格原因及其超标情况分析
我国香辛料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首先,农药残留是最主要的不合格原因,共计68批次,涉及的农药包括矮壮素、苯醚甲环唑等。其次是添加剂超标,共计18批次,主要见于中药材类香辛料中。再次是重金属污染12批次。此外,微生物污染(如沙门氏菌)也是导致出口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辣椒类产品的沙门氏菌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欧盟
欧盟对香辛料的贸易措施主要体现在农药残留和污染物方面。欧盟(EC) NO396/2005《动植物源性食品和饲料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了较严格的农药残留限量(MRLs)标准,部分农药残留限量甚至低于0.01mg/kg,如规定香辛料中毒死蜱的残留限量为0.01mg/kg,我国GB 2763—2021规定了干辣椒中毒死蜱中的残留限量为20 mg/kg。在污染物方面,欧盟也制定了较严格的限量标准,(EU)2023/915《欧盟发布新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法规》规定了香辛料中铅、多环芳烃的限量要求,其中规定干香辛料中苯并芘的残留限量低于10.0μg/kg,而中国并未制定苯并芘在香辛料中的残留限量。
美国
美国通过《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 Act)和《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对进口香辛料实施严格监管。农药残留与污染物限量需符合美国环保署(EPA)制定的农药残留标准,以及FDA对重金属(如铅、砷)、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的限量要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MRL),这些标准不仅数值低,而且更新频繁,要求出口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并确保产品符合最新要求。此外,FDA对进口香辛料的检测范围广泛,涵盖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多个方面,且检测技术先进,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污染物。一旦检测结果不合格,产品将面临自动扣留或拒绝入境的风险。美国还建立了进口预警系统,对违规产品及其供应商进行严格管控,后续进口的同类型产品可能会被自动扣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合规难度。这些措施虽然旨在保障食品安全,但也在客观上构筑了较高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除了检测标准和监管体系外,美国对香辛料进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还体现在严格的标签和包装要求上。美国要求进口香辛料的标签必须使用英文,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生产商或经销商信息等。标签的字体大小、排版和内容表述都有详细规定,以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楚地获取产品信息。此外,包装材料也必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并需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这些细致的标签和包装要求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也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日本
日本对香辛料进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体现在其“肯定列表制度”上。该制度自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旨在加强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管理。根据这一制度,所有进口食品中的农业化学品残留量必须符合以下几类标准:对于当前使用的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日本制定了暂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s);对于未制定具体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日本设定了“一律标准”,即最大残留限量不得超过0.01mg/kg;部分化学品被明确禁用,而另一些则被豁免。2024年,日本进一步收紧了部分农药的残留限量,尤其是对辣椒和花椒中的农药残留要求更为严格。此外,日本还对香辛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些措施使得日本的进口标准更加严格,对出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韩国
韩国对香辛料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标准和进口检验上。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对香辛料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污染有严格的规定。2024年,韩国加大了对进口香辛料的检验力度,尤其是对来自中国的香辛料产品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抽检制度,2024年3月21日,韩国发布中国产干辣椒进口检查指示,检查项目为矮壮素;2024年10月23日,韩国发布中国产辣椒进口检查指示,检查项目为毒死蜱。此外,韩国还要求香辛料产品的标签必须使用韩语,并标注详细的成分和原产地信息。
专家观点
加强源头管理,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为减少农药残留问题,建议加强对香辛料种植环节的监管,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政府应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确保农民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施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同时,推广有机种植技术,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农药残留风险。
完善加工和储存环节的质量控制。在加工和储存环节,应加强对香辛料产品的质量控制,避免微生物污染和添加剂超标问题。企业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加工和储存,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政府应加强对加工企业的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检,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此外,企业应加强对储存环境的控制,避免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
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检测和认证。为确保出口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标准,建议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检测和认证。企业应在产品出口前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食品安全标准。政府应加强对出口产品的抽检,确保产品符合标准。此外,企业应积极申请国际认证,如ISO、HACCP等,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企业对国际食品安全法规的认知。为提高企业对国际食品安全法规的认知,建议企业加强对国际食品安全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海关等部门应组织相关培训,帮助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企业应加强对国际食品安全法规的研究,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标准。此外,企业应加强与目标市场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推广绿色包装和标签规范化。为避免因标签不规范导致出口受阻,建议企业推广绿色包装和标签规范化。企业应严格按照目标市场的要求进行标签设计,确保标签信息准确、清晰。政府应加强对标签规范的监管,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标签设计。企业应推广绿色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提升产品的环保形象。
图 / 高瑞刚
青岛联盛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车间生产香辛料产品。
图 / 毛小龙
满洲里海关所属通辽海关关员对出口辣椒进行监管。
图 / 毛小龙
满洲里海关所属通辽海关关员在辣椒种植基地开展监管。